“回归到人”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2019-07-10 02:14
福建建筑 2019年6期
关键词:课题建筑设计环境

史 维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福建漳州 363105)

0 引言

一年级建筑设计基础课程历来是建筑学教学探索和改革的重要阵地,旗帜鲜明的教学理念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观,循序渐进的教学内容与生动丰富的教学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专业热情、启迪学生设计智慧和高效地传授设计方法。嘉庚学院建筑学专业在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中,从学生、教师以及设计行业现状出发,针对之前课程理念较模糊且贯彻不佳,部分教学内容陈旧,教学方法较单一等问题,明确了“回归到人”的课程理念,并调整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也“回归到人”。

1 “回归到人”的教学理念

在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建筑现象纷繁复杂的今天,作为建筑教育者,不免时常困惑茫然。究其根本,是面对诸如“建筑是什么?”以及“人为何营建?”这类追问时,动摇或迷失了方向。

在《广义建筑学》中,吴良镛先生提出营建活动应该以人为中心,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在“美好宜人的环境创造”[1]上。若认可此观点,则建筑学教育就应该向学生传递以人为中心的设计观,并传授美好宜人环境的设计方法。

现有的嘉庚学院《建筑设计基础》课程理念是“建筑是艺术与技术的完美结合”,这种提法虽然正确,但没有揭示艺术和技术的本质应该是为了人。脱离了人,技术、艺术、建筑也许可以酷炫,但却有可能带来混乱与伤害。在教学改革中,新的课程理念是让建筑启蒙教育“回归到人”,使学生树立“营建为人”的价值观,由此出发,去认知人及其所栖居的环境,并逐步获得营建宜人环境的知识和技能。

2 “回归到人”的教学内容

为贯彻“回归到人”的教学理念,在教学内容设计上以人作为中心纽带,遵循观察-模仿-创作的思维规律,在环境与人、形式与人、设计与人三个层次上,相应设置环境认知、形态操作,设计初步共三个教学单元、八个课题。

2.1 三个单元

2.1.1内容安排——环境、形式、功能

建筑学的基础在于场地应答,形式建构和使用功能[2]。基于此,课程设置了“环境认知”“形态操作”“设计初步”三个教学单元,分别重点对应于“环境”、“形式”与“功能”这三个涉及人居环境营造的基本课题。其中“环境认知”旨在通过对周围真实环境的调研,培养和训练学生认识环境的意识和基本方法;“形态操作”旨在使学生掌握经营人居环境形态要素的基本方法;“设计初步”旨在使学生认识营建活动背后的功能需求并获得对方案设计的初步经验。

2.1.2核心纽带——人

本着从人出发、回归到人的宗旨,教学希望对“环境”“形式”与“功能”的学习都不仅仅就事论事,而是始终围绕“人”这一核心来展开。在“环境认知”单元,教学重点关注环境作为人的各种行为活动之容器及催化剂的意义,进而使学生调研环境要素的同时,更要发现环境与行为和事件的关联;在“形态操作”单元,通过向大自然和其他艺术门类借鉴学习,强调学生从自身体验出发,认识形态的张力与性格,主动探索形式美的规律,甚至是造型背后的文化意义;在“设计初步”单元,教学希望学生能不囿于任务书、功能框图以及面积指标,去关注到人,作为人的各种层次的需求,并探索满足各种需求的适宜营建方式。

2.1.3实现次第——循序渐进

三大模块看似相对独立,其实有密切的内在联系,这不仅体现在前后课题任务书中相同的场地或将前次课题的成果作为之后课题的设计条件,更体现在模块的排列顺序遵循课“观察——模仿——创作”以及“感性——理性——诗性”的认知规律。

2.2 八个课题

在三个单元下,共设置有八个课题,分别是:

第一课题——“我的高中校园”(2周)

设置该课题旨在实现与中学时代“无缝对接”和向大学专业“天然转换”,通过凭借回忆和推理来制作高中校园模型(图1)以及绘制与高中校园环境有关的连环画,引发学生关注建筑环境以及环境中的事件,同时通过回忆这一行为自然地为学习注入情感动力,消解了新生的畏难情绪、引发了学习的兴趣。

图1 课题一 “我的高中校园”

第二课题——“嘉庚校园环境调研”(4周)

课题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身边校园环境的实地调研,学习作为建筑设计技能学习起点的“提出问题”或者“发现问题”的意识和方法。教学内容包括对分区、边界、路径、节点四种环境意象要素的认知调研,以及对几何空间、物质环境、心理场所的观察和分析。为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反思能力,课题引导学生尽可能结合参考书目与自己的生活经验去批判性地分析品评校园环境的“好坏”,并鼓励学生将调研结果进行多元化表达。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调研范围也将逐步扩大到校园以外,使学生更好地认识社会。

第三课题——“小建筑测绘”(4周)

在第二个课题基础上,为进一步培养学生对小尺度人居环境的认知与表达能力设置本课题。调研对象为校内月亮桥公共卫生间,该建筑与周边环境关系紧密、空间丰富、造型优美、结构关系新颖,有助于学生打破厕所 “脏乱差”刻板印象,发现建筑美,全方位了解建筑的环境、功能、材料、建造议题并训练尺规制图。

环境认知单元的三个课题,从回忆到观察调研,从大尺度到小尺度,从徒手到尺规制图,通过十周的时间,基本使学生接触到建筑学常用的现场调研、模型制作、绘图等基本工作方式,更重要的是,在本科学习刚开始就为学生树立了对人与人居环境的关注与关怀意识。

第四课题——“平面构成”(6周)

图2 课题四 “平面构成”

考虑到工科学生普遍缺乏造型艺术训练,本课题持续时间较长,训练强度较大。课题分成两大部分——色彩构成与平面构成,设置了色彩递进、色彩调和、色彩重构、发现形态、向康定斯基(蒙德里安)致敬、向密斯致敬、发现形式组织、大师平面重构等一系列课堂课外小习作,让学生循序渐进地培养形式感并积累形态操作方法,如图2所示。

第五课题——“空间构成:再造‘艺圃’”(5周)

作为形态操作模块的第二个课题,在上一课题的基础上继续向三维拓展空间操作的方法。课题引导新同学通过对现代主义建筑大师柯布西耶的名作“舒德汉别墅”与中国古典园林经典名作苏州“艺圃”两种文化、两个时代、两类空间结构及行为体验的分别、交叉、叠加、解构、重组式研究,动员全方位感知(视知觉、听知觉、触知觉、空间知觉)与表达方式(撰文、画图、做模型)进行“游观、体验、品赏”,创作出属于自己的“创造性”“现代性”新“艺圃”,如图3所示。

图3 课题五“空间构成:再造‘艺圃’”

在“全球化趋势导致建筑的文化特质比任何时期更加受到重视”的背景下[3],形态操作单元培养学生以文化为主导的“研究型”学习方法和以大师典范为榜样的创造性设计思维。在传授基本形态操作技能的同时,更注重引导学生对形式背后人文内涵的关注。

第六课题——“概念设计”(3周)

关爱、家庭、游戏是人类的重要需求。本课题通过让学生从三个备选题目——“爱的发生器”“未来之家”“游戏现实”选择其一的研究式设计,使学生在掌握概念设计方法、积累设计语汇的同时,关注和反思人性,建立营建为人的设计观。

第七课题——“嘉庚龙舟基地设计”(5周)

本课题是一年级唯一的建筑设计课题,学生在此课题中需要运用之前所学的调研分析、形态操作、概念提炼与推演等方法,深化设计方案,绘制图纸并制作模型,以获得一个相对完整的方案创作流程体验。由于选址于校内,学生可以方便地对场地与使用者进行调研。并通过之前概念设计所学习的对人需求的关注使得学生可以提炼出一些关于建筑功能定位的颇有深度的设计概念。同时,通过再造“艺圃”的训练,学生能够较为自如地操作空间并赋予空间形式以人文意义。这样,学生不再像以往那样片面地追求外部造型或功能框图平面化,而是去更多地关注环境、体验校园生活。

第八课题——“名作解析”(3周)

作为一年级最后一个训练,本课题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运用之前所学的知识对建筑名作进行分析,并接续暑期建筑认知实践以及二年级《类型建筑设计》课程的学习。名作解析不止于建筑设计手法的解读,更是引导学生学习挖掘影响建筑现象背后的人与社会,通过对建筑师所处时代以及建筑师和业主的调研,去发现设计师、作品、社会、时代的关系,从而逐步树立设计的历史观和社会观。

在设计初步教学单元,学生通过对不同使用者多层次需求的调研,认识到“宜人环境”营造的意义,通过设计方案的探索,体会到“宜人环境”营造所面临的挑战。至此,学生在一年级从精神、情感、理智以及技能方面获得了建筑设计的启蒙,如表1所示。

表1 建筑设计基础教学内容安排

3 “回归到人”的特色教学方式

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唤醒创造活力,培育创造能力[4],在教学方式上,除了常规的理论讲授、评图改图等,更增添了若干富有特色的教学方式,包括走出教室向自然学习、探察人性,以及艺术、宗教体验等。学生通过身体、头脑、心灵的全方位投入,从大自然和人类文明宝库中汲取养分。

3.1 向自然学习

建筑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提高艺术素养对建筑学习意义重大。模仿论的观点认为艺术源于自然,向自然学习能够提高艺术素养。然而在今天,人与自然的关系越来越疏离甚至对立,很多学生面对形态丰富、功能有机的自然,却无动于衷、视而不见。因此,在建筑设计的启蒙教学中,要重建学生与自然的联系,使学生学会观察自然、体验自然、审美自然。

例如,在平面构成课题的第一个练习——发现形态中,教学要求学生观察并细致刻画自然界中的各种形态(例如树叶的轮廓、云的质感等),并分析其内在张力,进而形成第二个练习“向康定斯基致敬”的素材。在该课题第三个练习——发现形态组织方法中,同样要求学生走出教室,按讲义中列举的各种形态组织方式去寻找自然界中的实际案例,并分析组织的内在功能以及理想形态受外力作用下的变形方式与结果,这也是对二年级进一步的建筑形态生成训练的先导铺垫。

通过走出教室向自然学习的方式,教学气氛得到了活跃,学生在天地间与光影、流云、山水、草木、飞禽走兽为伴的时候,感觉渐渐敏锐,眼界逐渐开阔,心灵渐渐敞开。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也渐渐从客观形象的层次上,上升为一种作为审美源泉、生命依托,甚至精神敬畏的存在。由此,向自然学习也完成了从艺术造型出发,最终超越艺术造型走向生命呼唤的蜕变。

3.2 探察人性

营建活动的本质是为人服务,建筑设计不应只停留在功能分区、流线合理的层次,好的建筑应该能回应人的多层面诉求。了解人性,关怀人的诉求,对设计师来说尤为重要。教学号召学生走出教室、走进社会生活,或通过阅览书籍、电影等了解人性,再通过设计满足人性所需。例如概念设计课题“爱的发生器”,要求学生基于现实生活中的环境,通过构筑物或装置的设计,使原本冷漠的环境变得温暖有爱,有些学生选择了24小时书店,通过观察书店内各种人的行为,研究人的需求,探索满足需求的设计方案。学生通过蹲点,拍摄、访谈、记录,查阅相关书籍影视资料寻找解决方法,而设计结果也并不拘泥于看起来必须像个“建筑”。

在饶有兴趣地探察人性的过程中,学生不仅认识了别人,也重新审视了自己;了解到人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好的设计应该能包容不同的人并满足多样的需要,也了解到无论是自己,还是他人,总有一些共通的诸如关怀与被关怀的需求,因而“美好宜人”就变得既多样又有共性。有了这样的认识,学生在日后就不再把设计仅仅视为平面功能排布平面加立面造型美化,而是主动地尽力实践“营建为人”,重视设计过程、享受设计过程。

3.3 体验艺术与宗教

艺术和宗教反映了人的最本质需求。对艺术与宗教的体验学习也是一种认知人及其栖居环境的方式。在嘉庚建筑学院,教师的学科背景及个人兴趣非常丰富。为充分发挥这些教师在美术、书法、音乐、舞蹈、瑜伽甚至宗教、灵性领域的特长,在课堂教学上,鼓励教师在保证核心知识与技能传授完整的基础上,充分发挥各自特点,灵活使用教学方法。例如有老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通过分析音乐来认识康定斯基热抽象画,有老师带领学生通过欣赏和模仿舞蹈动作来体会古典园林中的气韵刚柔与人文情怀等。这些灵活智慧的教学既激发了学习兴趣,也让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了更深的体会。

4 结语

“回归到人”最终是为了落实“营建为人”,这要求建筑学教育要传递以人为中心的设计观,传授以人为中心的设计方法。再回到“建筑是什么?”这个问题,《建筑诗学》告诉我们“建筑是生活的容器”,而好的建筑诗学(创作)精神是 “着眼于创造在实践上和精神上满足人类多种需要和期望的作品”[5],这也是对“美好宜人的环境创造”的一个注解。嘉庚学院建筑学基础教育,正是希望培养学生这样的建筑创作观念与能力。通过“回归到人”来学习建筑设计,让建筑教育离人更近,让学生的建筑之路走得更远。

猜你喜欢
课题建筑设计环境
小型商业建筑设计
长期锻炼创造体内抑癌环境
一种用于自主学习的虚拟仿真环境
孕期远离容易致畸的环境
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
第一次写课题
绿色建筑设计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思考
环境
建筑设计的困惑
“十三五”医改的新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