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文三教育集团 高金娟
在对我校二年级某班全体学生进行阅读情况调查中显示:58%的学生选择了看书,53%的学生选择了玩ipad 游戏。这说明学生虽然对阅读有一定的兴趣,但游戏、网络、影视对他们的吸引力也很大。
在问及学生课外阅读时间的支配上,近50%的学生对于阅读的时间保持度只能在0.5 小时之内,只有10%的学生可以保持较长时间的阅读。
60%左右的孩子课外阅读需要老师布置,家长督促,而不是一种自发行为。学生对书本的选择中漫画书的比例居高不下。
从书中找到自己崇拜、敬仰的英雄人物,去学习,强化自己的道德、理想意识,会使他们的心灵更加的净化,从而养成优秀的品质与情操。
阅读不但增加学生的常识,开拓学生的视野,领会并熟悉天下事物。再者小学生的记忆力强,大量的阅读为此后的学习奠定了根本。
学生在阅读中,各类多元的信息、文化在头脑里会聚、碰撞、渗透、重组,慢慢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1)“规定”主餐强课内
在甄选“规定”主餐时,古诗词与我们的语文教材相呼应,课外阅读书目推荐中一年级以绘本为主,配合一些注音童谣、故事读物,二年级在绘本的基础上配以童话、寓言、成语读物和浅显的小说。
(2)“自选”加餐拓课外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课外阅读的书目以教师推荐,学生自主选择的形式拟定,同时把课内学习到的阅读方法迁移到课外,又在不断增加阅读面的过程中,巩固和提高阅读能力。
(3)争章枚目设立促进步
按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程度,把阅读争章章别分为两个章别:能人章,达人章,同时根据学生的年级,各个章别再分等级:一级和二级。为了鼓励每个学生都积极参与阅读活动中来,充分有效地发挥团队的力量,还设立了阅读的团队章目。
(1)优读——时间+空间促积累
①时间——生活无时在阅读
晨诵:利用短短的10 分钟进行晨间诵读活动,内容是争章中的古诗词。在晨诵时间教与学生诗词诵读的技巧,“先诵诗律规则,再读今日之诗,后丝竹配以吟诵”的模式,让晨诵成为学生每日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学习。
微读课:要进一步引导学生在爱好阅读的基础上,另学会阅读,让阅读读得更好、更有成效。每周20 分钟的微读课就应运而生。在微读课上,老师通过方法的渗入与指点,教会学生如何阅读,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中提升朗读、观察、理解、创作等能力。
②空间——校园到处有阅读
在阅读争章活动中,要给学生充分阅读的空间,培养他们广泛阅读的兴趣,增加阅读的广度。除了课堂导读课的指导,联系各类自行设计的读书活动,我们开设了年级的“悦读”社团,以走班的形式,经由导读课的以“篇”带“类”的形式展开群文阅读,拓展阅读面。
(2)优能——指导+运用讲能力
在20 分钟的微导读课上,老师通过方法的渗透与指导,教会学生怎样阅读,从而让学生在阅读中培养观察、理解、提取信息、创新等能力。
例如:信息提取能力的指导:
导读课上,教会学生在没有借助图片的情况下,借助目录、梗概中获取对读物最初的感知信息,从而让学生了解如何在阅读中搜集信息的途径和方法,将课内学到的技能也应用到课外。
(3)优活——多元+创新靓成效
阅读争章仅仅限制于课堂上的推广是远远不够的,要让孩子保持阅读持久的兴趣,保持阅读的热情,必须给孩子提供更广阔的空间,搭建创设各种平台,结合各种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争章的活动中来,使阅读争章的魅力尽显绽放。
创新的诗词鉴赏活动。在古诗月主题活动中,开展给古诗配画的活动,低段学生对古诗的鉴赏不能逐字逐句地讲解,“不可言传只能意会”,美术的形式让孩子们乐于表现,摆脱了古诗沉闷的教学形式。如学生把王之涣的《凉州词》的鉴赏做成连环画的形式,故事情节突出,颇有创意,把孟浩然的《春晓》画成现代风格,在学生的绘画里,画出他们对古诗独特的理解。
(1)全面评价“能人章”
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成果,坚定自身是不是已经达到或超过“争章”的要求,便可申报争章。争章的评级遵守“全面+个性”的尺度,“全面”指学生按照自己的阅读习惯,确定自身的阅读时间,应用自己的阅读方法,开展阅读活动,边阅读,边写下阅读记载。
(2)个性彰显“达人章”
达人章是学生在获得能人章的基础上,再次申报争取。因此达人章的评价内容更倾向于学生的个性阅读的感悟。
以求通过“争章”这样的形式,贯穿整个学段的学习中,每天、每月、每年中,逐步完成课外阅读的预期目标。
(3)激励分享“成长章”
小组成长章是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每次阅读活动,愿意在小组或同伴中交流、分享自己的阅读知识、感受而设。
推动课外阅读是项持久工程,它的见效必须需要时间的累计,因此必须拓宽学生阅读的途径,“阅读要走向社会”“阅读要与学生的生活”联系势必是发展趋势。
在实践中,要减少课外阅读的功利目的,不能以会背几首古诗、以数量的多少来衡量阅读的成功与否。是否能形成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也是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的。
完善的评价方案,将更有力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评价不能依照课内阅读那种识记知识点、语感、语素等要素进行评价,而更需要采取过程性的评价体系,淡化对阅读成果的注重,也是我们再次钻研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