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
目前,财政学课程是我国各独立学院经济管理学科各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在经济学和财政学专业,为专业核心课;在非财政学专业,如会计、国贸等专业,为专业选修课/专业基础课。总体而言,财政学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着重要作用,属承上启下、由浅入深的应用经济学课程。加强独立学院的财政学学科建设,因地制宜地改革财政学教学方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最终培养出各行业所需的合格财经人才,都具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
一、当前独立学院财政学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财政学应用型教材建设相对滞后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是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基本载体和依据,但独立学院的财政学教学又不能拘泥于教材,特别是我国各大公办院校通用的财政学教材,通篇文字论述过长,图表不多,案例也太少,课本知识节点铺垫不够、课后延展性也较为缺乏,导致课堂热不起来、活不起来,沉稳有余,活泼不足;加上学生整体缺乏对社会财政实际的具体感知,导致对教材重要难点、重点的理解不够深入、而往往使学生陷入考前死记硬背、考后过目就忘的怪圈。
2.财政学课堂教学氛围较为呆板
目前我国大多数独立学院受制于师生之比偏小、课堂人数较多等客观因素,导致很多教师在教授财政学时,多采用讲授法等传统教学法,主要体现为:教师满堂讲,学生满堂记,考试考笔记。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过于传统老旧,不能很好地启发学生思维、拓展学生眼界,不能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案例教学法、实践教学法、信息化教学法、翻转课堂等先进教学方式则用纸甚少,尽管绝大多数教师都渐渐采用多媒体方式教学,但传统的教学模式仍占主导地位,老师在台上灌输知识,学生在台下抄记,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未能充分调动起来。
3.课程考核评价体系失之偏颇
由于财政学就业更多偏向于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加上财政学本身高度强调宏观与微观、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使相当一部分学生难以准确把握好学习切入点、重点及难点。而独立学院往往因袭母校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三七开的模式,但由于平时成绩考核不标准、不规范,因此综合成绩仍主要取决于期末考试成绩。而期末考试主要采取闭卷的方式,考试内容又往往以死记硬背为主。这种考核方法,极易造成学生平时课前不预习、课中不认真、课后不复习,考试时“临时抱佛脚”的后果。学生虽然可以通过采取拷贝PPT、复印同学笔记、临时熬夜强记等办法力求高分,但体现不出对课程内容的掌握和理解程度,极易落入高分低能的窠臼。
二、改进独立学院财政学教学效果的主要方法和措施
1.编写适用于独立学院的应用型教材
教材的编写可以由独立学院财政学课程任课教师自行编写、自行教授的模式,吸引各独立学院财政学方面的一线教师加入到财政学教材的编写队伍当中;对于教材的使用情况,应经常听取使用单位的意见和建议,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实际,最少两年一次对教材进行修订和重编;教材在讲授重要知识点时,要更大胆地融入更多时代性强、时效性强的真实案例,加入古今中外对不同财政课题的对比,让学生自行比较、自行思考;知识点要侧重实践能力培养,多用设问和开放式议题,让学生能够各抒己见,在真实财政情境面前,多思考“我会怎么做”、“我该怎么办”,就能让教材更生活鲜活,课堂更气氛灵动;要更多地在教材知识点的在教学中,也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发挥其优势与专长,允许教师在讲授基本内容的前提下有所侧重。
2.多管齐下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独立学院往往合班上课,100人以上的课堂并不少见,如何调动学生积极性,是个非常严峻的问题。本人认为,采用案例教学法+课堂讨论法+课后调查法+翻转课堂,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积极性,试举本人关于政府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实践的课堂为例:首先,播放香港30人居住户均面積不足10平方的“劏房”的视频案例,提出香港政府解决民众住房问题的紧迫性;其次,用心设计每一个讨论点,比如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从投入产出比的角度考量,是提供租房补贴,还是建设公租房更能达到预期效果;再次,在课堂行将结束之时,布置课后调查作业,调查学生户籍所在地的政府公租房建设成绩;最后,在下节课时,让至少两组同学将调查结果形成的PPT,在课堂上公开讲述,教师进行点评和鼓励。这样,学生能够全程参与财政学课堂,既能习得理论知识,又能保持很高的学习热情。
3.大刀阔斧改革课程考核评价体系
通过上述的课堂效果建设,在课程考核时,要向平时成绩倾斜。本人将平时分与期末考的考核比例进行调整,将原先的3:7,调整为4:6,甚至5:5,使得所有学生都能积极观看案例,踊跃参与课堂讨论,努力开展课后调查并形成报告,并乐于分享给所有同学。在这种层层递进、环环相扣、一浪高过一浪的学习热情带动下,财政学课程取得了不出意料的绝好效果。除了平时成绩,本人也将期末考试由理论考查为主,改为案例分析为主(案例与理论比值为7:3),很多问题常常不设标准答案,主要考查学生的多向性思维能力、分析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写作表达能力等,使得死记硬背的学生彻底失去考高分的可能,而思维活跃、肯动脑筋、课堂参与度高的学生,往往能在期末考试中脱颖而出。
三、结论
财政学教学改革是个持之以恒的过程,而独立学院教师若能尽量做到理论联系实际,紧紧围绕提高课堂效果来做一些思考,在改革中不断创新,适当引入一些新型教学法,做到既能调动课堂课堂气氛、活跃学生思维,又能提高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和问题分析能力,是非常值得研究和总结的一项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