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珍
摘要: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是该专业人才培养的宗旨,体现了高校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的层次,决定着支撑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课程群建设方向。不同办学层次的财政学人才培养目标应有所差别,地方性院校财政学类专业大多比较“年轻”,办学历史较短,财政学专业建设和学科发展中还存在许多问题,亟须采取措施进行克服,以提高此类层次院校财政学专业本科教育质量,实现地方性院校开办财政学专业的目的。
关键词:地方性院校;财政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一、地方性院校财政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思路
截至2013年,我国开设财政学类专业本科的普通高等院校有121所。从高校的办学层次来看,目前我国开设财政学类本科专业的普通高等院校可分为研究型、研究教学型、教学研究型、教学型四个类型。其中,研究型大学多为特色“211工程”大学、部分“985工程”大学,如设有财政学专业的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等属于此列。这类大学属于国家级综合性重点大学,办学历史悠久,师资雄厚,生源质量优秀,该类院校的财政学专业本科教育致力于培养在财税领域具有创新能力的研究型人才。研究教学型大學稍偏科研,教学并重,多为非具特色的“211工程”大学、研究型以外的其他“985工程”大学,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上海财经大学等设有财政学专业的院校,也有个别省部级重点院校如河南大学等。这些大学的办学时间较长,办学条件好,师资力量强,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培养具有研究潜力的创新应用型人才。教学研究型大学多属于省部级重点院校,其财政学专业办学时间至少在20年以上,如天津财经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等,这些学校的办学条件较好,师资力量较高,一般拥有财政学类本科、硕士两个办学层次,但财政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招生资格取得较晚,或者目前仍然依托于应用经济学或其他一级学科。这类学校培养的财政学类专业本科生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但在一定程度上偏重实际应用能力的培养。教学型大学一般属于省级或省部共管院校,其财政学类专业办学时间不足20年,或财政学类专业相对于校内其他专业较为年轻,办学层次多为培养财政学类本科生,硕士研究生教育处于起步阶段,甚至没有独立招收财政学类专业研究生的资格,财政学类本科专业发展的相关支撑及配套正在推进中,师资力量较为一般或者薄弱。这类学校多为地方综合性高等院校或专升本之后合并而来的财经类院校,如河南工业大学、山东工商学院等,这类学校的财政学类专业本科教育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笔者认为,财政学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应考虑所属学校的整体办学层次与该校财政学专业的办学史。不同办学层次的大学,其财政学类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应该有所差异,这样才能适应整个社会和市场经济对财税专业人才的差别化需求。下面以河南工业大学为例,研究该校财政学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设定及其实现路径。
二、地方性院校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
(一)河南省内高校财政学专业开设情况
目前,河南省开设财政学类本科专业的高等院校共有4所,即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工业大学和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其中,河南财经政法大学财政学类专业目前设在财政税务学院,包括财政学和税收学两个本科专业。该校自1984年开始招收财政学专业本科生,财政学专业于2008年被评为省级特色专业,2002年获批财政学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2010年增设税务学本科专业,后来根据教育部专业目录调整方案调整为税收学专业。目前该校财政学类专业有专任教师33名,副教授以上职称10人,博士(包括在读博士)占比82%。相比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河南大学仅设有财政学专业且发展起步较晚,但由于该校整体办学层次属于偏向研究教学型,这种由科研能力带动财政学学科建设发展的态势迅猛。河南大学自2002年开始招生财政学专业本科生,2005年即获批财政学专业硕士点授予权,2012年获得应用经济学及统计学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财政学和财政统计学博士研究生招生资格。河南大学财政系设在经济学院,现有专任教师16人,副教授以上职称11人,博士(含在读博士)11人,师资力量较强,由于该校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一定程度上吸引了一批优秀生源,有利于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河南财政金融学院没有开设财政学专业,但设有税收本科专业,除此之外,还开设有财政学、税务、税务(税收筹划方向)、资产评估与管理、政府采购管理等5个专科专业(或方向)。由于该校本专科并存,每年的招生人数较多,相应地财政学类专业的专任教师也较多。目前,该校拥有财政学类专任教师43人,其中副教授以上职称30人,博士(含在读博士)6人。据该校官网公布的消息,该校已于2017年5月向教育部正式提出设置财政学本科专业的申请。河南工业大学的财政学专业是2002年批准招生的本科专业,自2003年开始正式招生。财政系现有专任教师10人,副教授以上职称4人,博士(含在读博士)5人,师资力量一般。截至2017年6月,河南工业大学已为社会培养了500余名财税专业人才,成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财税专业人才输出的重要培养基地,在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2017年该校财政学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考研率达到21.54%,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该校财政学专业的办学水平得到了社会的肯定和认可。
相对于省内其他三所设有财政学类专业,河南工业大学财政学专业无论是师资力量,还是招生生源质量以及学生就业去向等,均处于弱势地位,这对学校财政学专业的长远发展非常不利,亟须学校各级领导及全体专任教师共同努力,集思广益,在理清国内和省内兄弟院校财政学本科专业发展情况的基础上,明确学校的办学特色及学校开设财政学专业的优势,通过不断修订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凝练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强优化课程体系、改革课程考核方式、优化师资队伍、打造仿真实验室和实习实训基地等措施,提升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的整体质量。
(二)河南工业大学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endprint
由上可知,河南工业大学的财政学专业无论是与省内外其他兄弟院校来比,还是与河南工业大学校内其他老牌专业如粮油食品、土建等专业相比,均处于“夹缝里求生存”的状态,即便如此,学校财政学专业仍然表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连续五年该专业毕业生考研率(含出国深造)和就业率居于校内文科专业前列。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合理定位学校财政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调整课程体系、改革课程考试模式、优化师资队伍以及打造实习实训校内外实验基地等,财政学专业一定会越来越好。相对于河南大学、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的财政学专业培养偏重研究教学型或教学研究型,河南财政金融学院和河南工业大学的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偏重应用型技能的培养。因此,河南工业大学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应依托专业培养方向——税收筹划方向,着力培养适应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的财税专业应用型人才。
三、促进地方性院校财政学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的建议
(一)注重财政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与优化
财政学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是该专业人才培养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环节,人才培养目标需要依托规范化的基础课程、研究化的理论课程、实验化的实务课程来实现。而目前不少学校财政学专业现有课程之间的协调性不足,课程设置存在重复和缺失问题,实操性课程课时较少。学校为节约教学成本,保证学生选课的集中性,规定学生选课人数不足20人不能开课,这一制度变相削弱了学生自主选课的权利,使原本门数不多的选修课更加缩水,致使一些专业选修课在实际执行中变成了必修课或空置课。针对以上问题,学校亟须修订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新增、简化合并现行财政学专业培养方案中一些课程,建立财税专业课程群,重新调整各课程之间讲课内容衔接与重难点界定、课程考试方式、具体课程讲课学时与实验学时等,推动财税专业各门课程一体化联合改革。
(二)优化专业教师队伍提升师资队伍质量
师资力量是决定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能否实现的关键因素,课程体系设置再完美,如果没有专业的师资,也是空谈一场。目前不少高校财政学专业任课教师师资结构处于专业学术带头人和正高级职称缺失、副高级占比小、中级职称占比过大的状态,不利于整个财税专业教学团队和科研团队的组建和发展,急需引进财税专业高层次人才来改善。但目前国内每年培养的财政学专业博士研究生毕业人数不多,加上人才引进机制滞后,导致“年年设财政学专业人才引进指标,年年落空”的现象。鉴于此,笔者建议学校改革财政学专业高级人才引进制度,考虑增聘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财税实践经验丰富的专家或技术人员为学生授课,也可以鼓励专业教师到政府相关部门或企事业单位进行挂职锻炼,弥补校内现有实务课程授课经验师资不足的缺陷;同时,学校或学院应根据专业建设进度,调整职称晋升和绩效考核等相关制度,培育具有教学、科研专长的师资,让专业教师寓研于教,带动财政专业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支撑地方性院校财政学专业的长远发展。
(三)创新专业课程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
财政学专业现有课程授课仍然存在严重的“填鸭式”和“满堂灌”现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高。实地调查结果显示,财政学专业课堂学生到课率呈现随着年级升高而下降的现象。创新课程讲授及考核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显得极为重要。比如,当由两名以上任课教师同上一门课时,实行任课教师集体备课制度。财政学专业每门课程指定具体的课程负责人,安排至少2名以上任课教师讲授。每学期开课前由课程负责人召集各课程组所有任课教师进行教学研讨,按照培养方案设置的先后讲授课程内容,理顺财政学专业各门课程之间的逻辑关系及内容安排,尤其是不同课程内容安排有重复时采取何种讲授方式及知识讲授等情况进行交流沟通,避免“烫剩饭”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鼓励专业任课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制作“微课”和“慕课”,通过多种形式提升教学效果。在课程考试中引入“互聯网+”技术,考试方式可以参考社会上一些资格考试的方法进行机考尝试,也可考虑通过调研报告、口试、课程论文等形式结课。
此外,要积极打造校内外有效对接的实习实训实验平台,改变财政学专业实践课程课时较少及实验室建设比较滞后的状况。积极拓展财政学专业校外实习基地,保证学生有实习机会和实习场所。出台针对校外实践教学质量的监督机制和考核机制,提升学生实践课程的整体效果,以利于财政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升学校财政学专业的特色。
参考文献:
[1]张锦华,郑春荣.我国财政学类本科专业建设状况分析报告——基于56个专业点的问卷调查[J].中国大学教学,2014,(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