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教融合、双元育人”现代学徒制的实践与思考

2019-07-09 10:40伊逊智姜有奇王建国谢宝成
陕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学徒导师校企

伊逊智 姜有奇 王建国 张 琼 高 赋 谢宝成

(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陕西西安 710032)

现代学徒制是“学校与企业合作共同培养人才的职业教育制度”,是以校企合作为基础,以专业课程为纽带,使学校和企业深度融合,以培养学生(学徒)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目标,以学校导师、企业导师共同教授和指导为支撑的人才培养模式。我院从2010年开始在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开展现代学徒制的探索,进行了学校层面的顶层设计,出台文件、制定制度,推动现代学徒制探索工作在我校的顺利实施;2013年12月学校受教育部职成司的委托开展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开始实践与探索专项工作;2014年学校“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探索与实践”的实施方案,被教育部评为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2015年经专家评议,我校被教育部列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2016年完成了中华职教社项目“校厂一体,二元合一”的职业教育现代学徒制探索与实践。前期的先行先试,为我校开展“产教融合,双元育人”现代学徒制的探索与实践奠定了基础。

一、现代学徒制在陕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的实践

(一)建设多方联动的运行平台

以“产教融合、双元育人”为核心指导思想,依托校办产业集团、陕西电子职教集团和宝鸡市装备制造职教集团,联合行业协会、政府机构和试点企业建立了由政府职能部门、行业协会、企业和学校多方联动的现代学徒制工作委员会。在现代学徒制工作委会的指导下,校企共同制定了《现代学徒制工作委员会章程》、签订了《现代学徒制人才联合培养协议》、完善了《现代学徒制学徒培养方案》,健全了学徒培养管理机制。为了进一步明确职责,成立了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小组,通过制定《现代学徒制工作委员会管理制度》、细化《现代学徒制工作委员会成员职责》,构建校企联合招生、分段育人、多方参与的“双主体”育人机制。学院依托校办产业集团、陕西电子职教集团和宝鸡市装备制造职教集团,和试点企业签订《校企现代学徒制试点合作协议》,共同搭建了双元育人运行平台,在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招生招工制度改革、教学资源建设、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以及技术研发等方面开展了紧密的、深层次的合作。

(二)完善校企联合的招生招工制度

学院招生处牵头组建了由学院招生处和试点企业人力资源负责人组成的招生工作小组。在政府职能部门的指导下,工作小组依据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升级对人力资源需求,共同制定联合招生制度、招生计划和招工方案,规范自主招生过程,完善招生招工制度。在招生期间,企业到学校宣讲订单班政策、企业状况等,学生报考试点班,学院招生处依据校企联合招生招工制度和考评组面试结果录取学生成立试点班。同时学生、企业、学校签订三方协议,积极实践“先招生后招工、入班即入职、校企协同培养”的招生方式,完善招生招工制度。

(三)探索“产教融合、双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1、建立“产教融合、双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结合行业发展趋势、企业岗位需求和人才培养质量反馈调查表,把产业与教学密切结合,相互支持,相互促进,以专业对接产业、学校人才培养对接企业用工需求、专业课程对接操作岗位、教材对接技能为切入结合点;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职业素养、创新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为核心,按照“学生、学徒、准员工、员工” 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总思路,建立学习、轮岗、顶岗“三段递进式”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构建“产教融合、双元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

表1 “三段递进式”育人机制核心内容分解

2、构建产教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

校企双方以学校德育与企业管理为切入点,依据专业教学计划、创新创业教育和企业的人才需求,根据学徒成长及认知规律,将学历教育与岗位培训教育相融合、教学过程同生产过程相结合,同时将国家职业标准和行业企业标准融入课程标准,开设职业能力课程、职业拓展课程、创新创业课程和顶岗实习等课程,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构建产教融合的专业课程体系。

3、改革授课方式

传统授课方式主要为讲授和学校实习,在现代学徒制的教学中要融入企业元素。为了适应现代学徒制的教学需求,学院在传统授课方式的基础上将企业授课分为集中讲授、岗前培训和跟岗培训。集中讲授主要是在企业教学点对学徒进行企业文化、管理制度和岗位理论知识教学;岗前培训主要是在企业生产岗位或实训场所对学徒进行岗前教育,培养学徒独立完成岗位工作任务能力,主要形式有实操演示和专题讲座;跟岗培训主要是在企业岗位进行的“师带徒”教学方式,是以学生为主体、企业导师为指导的实践教学。

4、优化教学过程

按照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要求,优化教学过程。即学生在第一学年,每学期除了在校内学习基础文化和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所需的基本技能外,还需到签约企业进行1-2周的见习或实习,围绕专业文化或基本职业技能开展训练;第二学年,每学期组织学生去企业参加2-4周的专项技能训练;第三学年,第一学期安排学生到企业进行主要岗位轮岗实训;最后一学期,学生到签约企业进行“顶岗实习”。

(四)构建校企互聘共用的“双导师”队伍

在现代学徒制的模式下,“双导师”团队具有双重职责,不仅承担了人才培养任务,而且还承担了企业技术服务与科研创新工作。结合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需求,可采取多种措施并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建设一支“明师德、会教学、能科研、懂行业、精市场、通技术”的校企共培互聘、双向服务的现代学徒制“双导师”队伍。由学校教学名师、专业骨干教师、企业技术能手、企业技术大师以及行业专家等组成,校企共同完善 “双元育人”机制,主要形式有:“双向挂职”、“双带头人”、“双导师”等。进一步建立、健全“双导师”的选拔、培养、考核、激励制度;签订《“双导师”互聘共培协议》;制定并不断完善“双导师”师资队伍建设标准。

(五)健全过程共管的教学运行机制

1、建立校企互认学分的管理制度

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将学校学历教育与企业技能培训相融合,这就需要解决两种教育方式间的相互融通和学分互认问题。结合现代学徒制试点班的教学特点,学校分别制订了学分制和弹性学制管理办法,并建立了校企互认学分的管理制度,完善了现代学徒制教学管理体系。

2、校企共同制定现代学徒制相关标准

现代学徒制专业教学标准是校企双方共同开展现代学徒专业教学的基本文件,也是评估教育教学质量和专业人才培养水平的主要标尺。该标准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为专业建设、课程体系建构、教学组织实施、教学管理的进一步规范、专业教学资料和学习资源的开发等提供了基本依据。在现代学徒制专业教学标准的制定与建设中,必须体现现代学徒双重身份、双元育人、在岗培养、岗位成才的重要特征。结合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特点,校企双方共同制定《现代学徒制试点企业遴选标准》、《现代学徒制试点专业课程标准》、《现代学徒制双导师配备标准》、《现代学徒制企业轮训岗位标准》等标准,优化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

3、完善校企双主体的现代学徒制约束机制

为保证学徒的合法权益,校企双方共同制订现代学徒制学徒管理办法,并合理、科学地安排学徒岗位、分配工作任务。学校和企业共同协商,建立并完善“过程共管”的实训管理制度,使学生实习实训的过程管理制度化、规范化。完善校企双主体的现代学徒制约束机制,建立“责任共担”的运行约束制度,校企双方共同负责学生(学徒)的培养质量和就业质量。

4、健全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为保证试点班的教学质量及质量监控、评价工作的正常进行,对教学质量进行全方位监控,健全了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体系。使质量监控成为工作机制,由学校和企业共同制定与“现代学徒制”教学质量监控相适应的配套制度,使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过程有了明确的规范。建立校企“多元参与”的考核评价机制,将教师评价、师傅评价、学生自评、互评与企业评价相结合,制订学生实习实训考核评价标准,并进行定期检查和反馈,及时听取来自学生、家长、用人单位、行业专家、政府部门及媒体等各方面的反馈信息,不断提高校企合作育人质量。

二、现代学徒制实践的成效与问题

(一)实践取得的成效

我院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与积累,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无论从招生(招工)、专业建设与发展、人才培养质量还是社会各界的认可度、满意度等方面与试点前相比都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1、招收学生(学徒)数量稳步增长

学生招收模式主要采用“先招生、后招工”形式,在试点初期,大部分学生和家长缺乏对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认识,认为与企业签订相关协议为变相就业,参与积极性不高。通过广泛的、多渠道宣传动员,以及试点班级在竞赛、就业等方面的良好效果,逐步打消了学生和家长的疑虑。近年学徒制试点招生数量有了较大增长,试点规模逐步扩大。

表2 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专业学生近年参加现代学徒

2、专业建设与行业匹配度更高

在现代学徒制工作委员会的指导下,依托陕西电子职教集团和宝鸡现代装备制造集团,开展了广泛、深入的校企合作,合作企业从最初的一家逐步拓展到目前七家企业。通过对合作企业典型岗位的调研与分析,提炼出专业人才培养所需的知识、技能与职业素养要求,重新构建了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岗位技能+综合技能+职业素养”为主线的人才培养方案。为适应人才培养模式的改变,我们对实训条件进行了整合、优化,校企合作共建校内轮岗实训基地4个(见表3)。按照新的培养模式优化了课程体系,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模块主要通过校内教学完成;岗位技能模块主要在校内模拟的企业环境和企业轮岗训练中开展;综合技能模块旨在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通过顶岗实习和毕业设计完成。通过改革与实践,夯实了专业发展基础,优化了专业内涵建设,更加贴近了企业需求。

表3 轮岗实训基地概况

3、培养质量提升显著

(1)试点班级学生在近年各级各类技能比赛中成绩突出

通过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开展,试点班级学生在课程成绩、学校评优、奖学金和技能大赛获奖人数逐步提升(见表4、5),在近三年共获得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培养质量有了明显的提升。

表4 近三年试点班级和普通班级学生教学质量对比表

表5 近三年试点班级和教学质量对比表

(2)就业质量较高

截至目前,试点班毕业生就业率97.2%,专业对口率86.5%。学生主要在试点企业的产品制造、调试、测试、检验等岗位从事相关技术工作。通过毕业生3个月后的就业调研反馈,74.3%的学生认为试点班的学习对岗位的适应有较大帮助,所学的课程和岗位结合较好;85.6%的学生认为试点班的学习使他们的职业素养有较大提升,缩短了企业环境的适应时间;69.4%的学生对个人职业发展有较为全面的认识。

从企业调查反馈看,48.7%的企业对学生十分满意,认为学生基本功扎实、做事态度端正、踏实认真、操作规范;83.5%的企业对学生的职业素养认可度较高。正如西安三星对试点学生评价所说,招聘的这批学生能吃苦、对工作认真负责,只要踏实肯干,很快能成为一线的骨干。

(二)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在取得一定成效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学徒身份不确定。目前国家没有对学徒制身份界定的相关文件和政策,尤其是在学生企业轮岗实训中,相关权益缺乏保障,企业重视程度不够,容易导致校、企、生三方出现一些矛盾。

2、试点工作学校热,企业冷。企业的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企业接收学徒不能很快创造效益,还要带来额外的责任监管、人员和资金的付出,而国家在相关政策方面并未有适度的倾斜,使企业参与联合培养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

3、现代教学运行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现代学徒制学习环境变化较多,校企学时比例分配、企业教学过程中的岗位轮转、过程管理、考核评价、质量监控、学分管理还不够完善,需要校企双方进一步细化和完善。

4、社会对现代学徒制认可度不高。当前,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认可度不高,加之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等因素使部分学生乃至家长对职业教育信心不足,对学徒制宣传的不足也使学生和家长的认识存在片面性。

三、现代学徒制实践的思考与建议

对职业教育而言,现代学徒制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办学模式。学校根据企业的工作任务、工艺流程及工作过程要求,安排学生全程参与到企业生产实践中,使学生在掌握工作技能的同时,职业素养也得到了大幅提升。该模式下,企业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这对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开展校企合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实施“产教融合,双元育人”现代学徒制的内涵要求,在实践中应考虑做好以下几点:

(一)明确主导权,构建多部门合作机制

在现阶段高等职业教育大环境下,要树立“高等职业教育不应只是教育部门的事情”的观念。众所周知,现代学徒制的发展不是孤立的,必然会涉及其它相关利益群体。我们要尽快明确现代学徒制推进主导权,建立由教育部门主导,劳动、经济和行业等部门协同管理的新型的、规范化的运作机制。为现代学徒制的深化创造持续、广阔的发展空间,必须积极吸收高校、企业及社会等多方力量,还要综合协调职业教育发展与改革,统筹职业教育资源,让现代学徒制的种子,在我国辽阔的土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

(二)构建多方面制度保障,顺利推进学徒制

为了使职业教育从制度形式上真正做到有法必依,有制可依,必须建立依法治教制度体系,完善职业教育运行和管理机制,这是现代学徒制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在现代学徒制运行过程中,要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先确立院校与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并制订一系列相关配套制度及实施细则。在制订制度时,应考虑经费支持、税收优惠、社会荣誉等多方面因素,明确院校、企业、政府、社会及学生各方的权利和义务,鼓励企业积极参与职业教育,强化行业协会的职能与作用,确保现代学徒制在我国的顺利推进。

(三)加强过程控制,提高校企合作效率

校企合作是现代学徒制持续推进的基础和保障,主要包括学徒培训标准、教师资质两个因素。一方面,制订明晰的培训标准,不仅能提高学徒培训质量和用工一致性,而且还可避免有些不良企业对学生提供低劣培训,把学生变为他们的“廉价劳动力”。另一方面,规范任职教师和企业指导师傅的任职资格,则能为学徒在培训过程中得到专业的指导提供充分、可靠的保证。另外,为促使企业真正自愿地参加到现代学徒制建设中,就必须将职业教育与企业发展紧密联系起来,保障企业合法权益。要让企业真正认识到,专业人才的培育也需要社会、企业的共同支撑。要换位思考,不断加强过程控制,并适当采取激励机制,提高企业参与现代学徒制建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避免形成“学校热、企业冷”的尴尬局面,进而不断提高校企合作效率。

(四)加强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为了促进校企双方密切合作,就必须打破现有教师管理制度的束缚,加大校企之间的人员互聘共用、双向挂职锻炼、专业建设和横向联合技术研发力度,探索建立教师流动编制或设立兼职教师岗位。由学校教师和企业导师共同承担,形成校企双导师制,完成现代学徒制的教学任务。因此,建设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是现代学徒制一项重要任务。学校、企业选派出优秀的教师和高技能人才,共同担任导师,指导、培训学生(学徒)的专业技能。另外,要采取奖励机制,保证教师与企业导师的福利待遇,将他们对学生的指导进行量化,并与绩效挂钩。学院要将教师的企业实践和技术服务纳入考核,并将此作为教师晋升专业技术职务的重要凭证;也要将企业导师承担的指导任务纳入考核,根据考核结果,企业导师可享受相应的带徒津贴。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设不仅保证了现代学徒制的顺利开展,而且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总之,行业格局是选择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据,企业需求是选择实现方式的依据。在实践现代学徒制的过程中,我们应当充分考虑区域经济结构、专业特点,准确把握试点企业的核心利益,争取地方政府的政策扶持,在认真总结现代学徒制实践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深化现代学徒制内涵建设,努力将现代学徒制建设落到实处,培养出受企业、行业青睐的优秀技术技能型人才,为区域经济及行业发展培养人才。

猜你喜欢
学徒导师校企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魔术师的学徒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V eraW an g
导师榜
冯鑫:一个乐视学徒的生死困局
芬兰大多数学徒是成人学习者
现代学徒式教育教学分析
爱情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