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超 崔世君
(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宁波 315012)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全国教育大会讲话精神,坚持“健康第一,体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理念,参照教育部、 国家体育总局于2006年12月下发的《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标准》及其实施办法,浙江省教育厅从2014年起对全省高校开展在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抽测评价制度,旨在探索高校体育课程改革,增强学生体育锻炼的自觉性和有效性,把体育锻炼融入大学教育的全过程。本文主要对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2018、2019 两年浙江省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抽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目的在于了解大学生体质健康现状与发展趋势。
参与2018、2019 浙江省抽测的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学生都是200 人,其中男、女生均各是100 人。
研究主要采用文献资料法、 数理统计法和归类分析法。文献资料法是通过中国知网、宁波市图书馆查阅收集有关高校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相关文献资料,对学生体质健康的发展现状和趋势提供文献支撑。数理统计法是运用SPSS17.0 软件统计系统,采用两组数据比较法,进行独立样本T 检验,得出两年体质测试结果数据的差异。归类分析法是将2018、2019年体测数据按照体测项目、 测试时间进行归类分析对比,寻找两年体质健康抽测结果的差异性。
表1 入校体测成绩总分统计表
为了保证抽测结果分析的可靠性,将2016 级、2017 级入校体测成绩总分作为初始水平测试成绩,对比两届学生在入校时身体素质方面是否有明显差异,通过独立样本T 检验对比2016 级与2017 级入校体测成绩(如表1)。2016 级与2017 级成绩总分均值分别为72.96 与71.91 分,标准差为6.287 和8.531,可知2016 级学生较2017 级学生入学体测成绩略优于2017 级学生,且整体成绩更为均衡个体差异小。由P=0.324>0.05,可知两组成绩不具有极显著性差异,保证抽测结果分析的有效性。
2.2.1 男子1000 米与女子800 米。在男生1000米抽测成绩统计中,通过独立样本T 检验对比两年抽测成绩(如表2)。2019年抽测较2018年男生完成1000 米平均用时缩短了20 秒,跑完1000 米速度最慢的为4 分43 秒,最快的3 分17 秒。2018年抽测成绩速度最慢的为6 分,最快的3 分14 秒。2018年与2019年抽测成绩的标准差分别为0.524与0.335,表明参与2019年1000 米测试的个体成绩差异较小,分数相对集中。由P=0.001<0.05,可知两组具有极显著性差异,2019年男生1000 米抽测成绩要优于2018年,且有大幅度的提高。
表2 男子1000 米抽测成绩统计表
表3 女子800 米抽测成绩统计表
在女生800 米抽测成绩统计中,通过独立样本T 检验对比两年抽测成绩(如表3)。2019年抽测较2018年女生完成800 米平均用时缩短了7 秒,跑完800 米速度最慢的为4 分25 秒,最快的3 分22 秒。2018年抽测成绩速度最慢的为4 分26 秒,最快的3 分25 秒。2018年与2019年抽测成绩的标准差分别为0.296 与0.285,表明参与2019年1000 米测试的个体成绩差异较小,分数相对集中。由P=0.095>0.05,可知两组成绩不具有显著性差异,2019年女生800 米抽测成绩要略优于2018年。
长跑项目主要考察学生的肌肉耐力素质以及心肺功能,成绩的提升主要归因于2018年下半年引入了信息化阳光长跑系统,改变了传统的长跑方式,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参加长跑的锻炼热情。在系统的监测下,学生保质保量地完成了近一学年的阳光长跑后,抽测成绩在长跑这一项对比前一年有明显提高。
2.2.2 男子引体向上。该项抽测成绩统计中,通过独立样本T 检验对比两年抽测成绩 (如表4)。2019年抽测较2018年男生引体向上均值减少了2.46 个,个数最多为17 个,最少为0 个。2018年抽测最多为30 个,最少为0 个。2018年与2019年抽测成绩的标准差分别为6.046 与4.601。由P=0.001<0.05,可知两组成绩具有极显著性差异,2019年男生引体向上较2018年有明显下降。
表4 男子引体向上抽测成绩统计表
引体向上主要考察学生上肢肌肉力量的发展水平,腰腹肌及臂力作为辅助。2019年抽测成绩较上一年下降明显。为了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应在平时的体育课程中增加身体素质练习,强调学生上肢力量与背部骨骼肌的训练,培养学生自主通过引体向上锻炼上肢肌肉力量的意识乃至终身体育的精神。
2.2.3 女子仰卧起坐。在该项抽测成绩统计中,通过独立样本T 检验对比两年抽测成绩(如表5)。2019年抽测较2018年女生仰卧起坐均值减少了1.76 个,个数最多为49 个,最少为13 个。2018年抽测最多为49 个,最少为10 个。2018年与2019年抽测成绩的标准差分别为8.556 与8.395。由P=0.144>0.05,可知两组成绩不具有极显著性差异,2019年女生仰卧起坐成绩较2018年略有下降。
表5 女子仰卧起坐抽测成绩统计表
仰卧起坐主要考察学生腹部力量的发展水平,经常参与此项运动可以有效增进腹部肌肉的弹性,保护背部及修正体态,对消除腹部脂肪也有一定的作用。因此,帮助学生提升腹部力量的前提是加强学生对技术动作的认识,引导培养学生参与锻炼的习惯。
2.2.4 50 米跑。在50 米抽测成绩统计中,通过独立样本T 检验对比两年抽测成绩(如表6)。2019年抽测较2018年学生完成50 米平均用时增加了0.14 秒,跑完50 米速度最慢的为10 秒,最快的6.3秒。2018年抽测成绩速度最慢的为9.7 秒,最快的6.1 秒。2018年与2019年抽测成绩的标准差分别为0.898 与0.959。由P=0.151>0.05,可知两组成绩不具有极显著性差异,2018年50 米抽测成绩要略优于2019年。
表6 50 米抽测成绩统计表
该项测试主要考察学生肌肉爆发力的速度素质和身体协调性。在短时间内提升肌肉爆发力难度较大,所以在新生入校的体育普通课教学中以起跑反应训练和起跑技术作为重点,减少起跑反应时间快速摆脱静止状态,以提升学生体质测试成绩。
2.2.5 坐位体前屈。在该项抽测成绩统计中,通过独立样本T 检验对比两年抽测成绩 (如表7)。2019年抽测较2018年坐位体前屈均值增加2.05厘米,成绩最高为32 厘米,最低为-4 厘米。2018年抽测最高为28.7 厘米,最低为-6 厘米。2018年与2019年 抽 测 成 绩 的 标 准 差 分 别 为5.956 与6.533。由P=0.001<0.05,可知两组成绩具有极显著性差异,2019年成绩较2018年有显著性提高。
表7 坐位体前屈抽测成绩统计表
坐位体前屈主要考察学生韧带及肌肉的柔韧素质。柔韧素质训练既可以在运动中使韧带及肌肉最大限度地完成舒张,也可以在运动后放松舒缓肌肉。因此,体育教学中的柔韧素质训练应贯穿始终。在学生抽测集训中重视柔韧训练且采用了科学的训练手段,使学生在该项测试的成绩取得了显著提升。
2.2.6 立定跳远。在该项抽测成绩统计中,通过独立样本T 检验对比两年抽测成绩(如表8)。2019年抽测较2018年立定跳远均值增加0.04 米,成绩最高为2.72 米,最低为1.42 米。2018年抽测最高为2.74 米,最低为1.48 米。2018年与2019年抽测成绩的标准差分别为0.338 与0.350。由P=0.263>0.05,可知两组成绩不具有显著性差异,2019年立定跳远成绩较2018年略有提高。
表8 立定跳远抽测成绩统计表
该项目主要考察学生的下肢爆发力和弹跳力。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规范学生的技术动作,上下肢摆臂和蹬地协调配合。其次可适当安排跳跃性练习,发展腿部爆发力。
2.3.1 两年抽测成绩对比分析2018年与2019年成绩总分均值分别为71.41 与72.55 分,标准差为8.604 和7.046,可知2019年抽测成绩略优于2018年,且整体成绩更为均衡个体差异小。由P=0.149>0.05,可知两组成绩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2.3.2 入校及抽测对比分析。为了进一步了解学生大一到大二体测成绩发展趋势,通过对比学生大一入学和大二抽测成绩情况,验证是否有明显差异。2016 级学生大一入学与大二抽测成绩总分均值分别为72.96 与71.41 分,标准差为6.287 和8.604,可知大一入学成绩略优于大二抽测成绩,且整体成绩更为均衡个体差异小。由P=0.112>0.05,可知两组成绩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2017 级学生大一入学和大二抽测成绩总分均值分别为71.91 与72.55 分,标准差为8.531 和7.046,可知大二抽测成绩略优于大一入学成绩,且整体成绩更为均衡个体差异小。由P=0.491>0.05,可知两组成绩不具有显著性差异。
学校对此高度重视,成立了体质健康领导小组,分层管理,步步落实。体育职能部门一方面调整教学大纲与计划,增加基本身体素质内容,另一方面积极配合各个分院进行丰富多彩的体育锻炼与体育活动,定期开展全校性的田径运动会和体测专项运动会。
笔者所在的学校自2016年4月陆续与杭州某科技公司联合开发了《甬商智体》智能化管理系统,探索互联网的新教学模式,重构教学流程并运用人工智能进行学情监测、学情分析和体质水平诊断[1]。建立基于大数据的多维度综合性智能评价,为学生自主学习、自主锻炼、自主评价创造了良好的终身体育的平台。
为了适应学生职业化需求,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身体发展和人格形成的教学观,学校在注重体育课程专项技能教学的同时,对部分教学大纲、计划进行科学的调整与整合。加大对学生基本身体素质的培养,全方位立体化利用课内课外、校内校外、线上线下进行教学与锻炼,使学生勤于锻炼、乐于锻炼。在校内树立了“健康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理念。
体育部门分派专职体育教师与各分院进行对口指导,协助各分院开展各项体育比赛、体育活动、体育社团的指导工作。学校、分院每年设立体育活动专项经费,为学生体育锻炼及比赛提供强有力的经费保障。各分院还想方设法抽调具有一定体育技能的教师和退伍军人共同组建体育工作指导小组,利用各自的项目特长手把手对学生进行体育技能指导和帮助。学校在不影响正常教学的前提下全方位、全天候开放体育场馆服务,为学生全面参与体育锻炼、体育活动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本研究调查数据显示,当代大学生呈整体体质健康弱化趋势,运动能力渐趋薄弱,肺活量、爆发力及肌肉耐力素质较以往成绩有明显的下降走势,上肢力量已经下降到历史低点,身体柔软性也未见好转,营养不良、近视、肥胖率逐年攀升。近几年国家以及各高校加强了对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重视程度,加大了体育经费的投入,也开发引进了信息化体育系统,学生体质健康成绩有止跌现象,但个别学校和部分学生还没有真正认识到健康对人生的重要性。有些学校对体质健康测试流于形式、疏于管理,部分学生沉迷网络、缺乏锻炼,在根本上没有意识到“健康第一,体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核心理念[2]。
首先要完善体质健康测试评价与考核机制。教学行政部门应进一步加强对学校体育工作条例的复查与监管力度,督促学校按国家要求执行《大学体育工作条例》,把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作为各高校办学能力、办学水平、办学成效的重要指标。加大体育工作在学校评估中的权重,建立健全学生体质健康第三方评估机制,有效采取奖罚分明、公平公正的评价与考核机制。建立完善的大学生体质健康评价与激励机制,全面挖掘学生内在运动能力,把学生体育表现和健康水平作为学生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3]。
其次要加大体育经费投入。地方政府和学校应在原有基础上,加大体育经费的投入,从政策上、制度上保证体育经费的专项、专款、专用。体育部门也需本着“增源节支”的原则科学合理地规划体育器材的采购、维护与保养。合理调配体育经费支出,重点保证群众性体育项目的开展。把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作为重中之重,进行扶持与保障。同时也要改善体育场馆设施。近年来随着高职院校大规模的扩招,体育器材和体育场馆不足的问题日趋突出。而已有的体育设施、体育场馆及传统的体育锻炼方式也无法满足当代大学生的体育需求。因此,各高校应在努力改革体育课程的基础上积极争取增设、增建体育场馆,合理、科学安排体育场地的使用。积极开展传统体育与阳光体育项目相结合,使不同体质的学生在有限的体育场地内进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富有情趣的体育活动和体育锻炼,从而全面推动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再次要加大宣传力度。校园体育文化是体现校园文化的重要因素之一,各校在组织学生进行体质健康锻炼和测试阶段时,要多途径、全方位、立体化地利用现有的网络、电视、广播、展板等方式进行宣传。
最后要提高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当代大学生普遍对新型体育项目具有浓厚的兴趣,因此,体育教师要在加强自身专项技能的基础上,不断拓展新项目的认知能力。各级学校应积极开展走出去、请进来的人才培养方式,加大对教师的短期培训、业务进修、出国访学的力度。加强体育教师自我学习能力,扩大拓展一专多能、一技多能的能力,主动适应现代体育教学方法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