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转课堂”在高职《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19-07-09 02:20徐婧毛述劼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9年16期
关键词:基础会计会计科目基础

徐婧,毛述劼

(武汉软件工程职业学院,武汉430205)

1 “翻转课堂”概述

“翻转课堂”源于美国,盛行于2011年的可汗学院。主要是利用网络环境,通过软件技术平台制作短小教学视频,在课前发布给学生进行预习,课堂中则强调互助学习,内化知识。打破传统课堂中的课上知识传递,课下知识内化的模式,翻转成为课前知识传递,课上知识内化,其特点在于将知识传递这一难度较小的环节交于学生在课前自学完成,课堂重点则是解决学生自学时的疑问和深化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运用,节约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翻转课堂”既融合了个人自主学习和团队合作学习的不同学习模式,也引入信息化技术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支撑,提高学生兴趣和课堂效率[1]。

2 《基础会计》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

《基础会计》传统教学模式主要体现为以老师课堂教授为主,学生主要聆听老师的讲授和回答问题,课后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其弊端主要在于:①无法准确地反馈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的课后作业是否自己独立完成,还是借鉴参考了网络资料均不得而知。②学生主动性不高、参与教学活动较少。老师无法在课堂上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无法依照学生掌握情况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度拓展。③考核方式单一且频次过低:一是传统考核方式以期末书面闭卷考试为主,主要针对理论部分。即使对学生进行了实训考核,大多也以平时训练的方式进行,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二是因出题和阅卷工作烦琐,每学期不可能进行多次考试,只能在期末“一考定终身”。而考试频次过低,使得学生在平时学习过程中并无紧迫感。部分学生沉陷于应试教育模式,平时不认真学习,仅在期末考试前临时抱佛脚、死记硬背,只要不挂科,考完就忘记所学知识。

3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基础会计》教学设计

《基础会计》课程开设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学生基本从未接触过会计知识,而课程本身具有专业术语多、知识点抽象、强调逻辑思维等特点,加之高职学生缺少良好的学习习惯,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所以,《基础会计》课程对于零基础的学生而言学习难度很大。结合本课程的特点以及上述不足,笔者依照“翻转课堂”的教学理念,对《基础会计》课程进行了教学模式设计,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3.1 录制微课,课前传递

在课前资源的建设过程中,我们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分析总结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痛处,精心选择了具备代表性的10个知识点,包括会计的概念与目标、会计的职能与对象、会计的基本前提与会计方法等。针对每个知识点,制作微课。微课视频一般不超过15 分钟,突出“小而精”,目的在于吸引学生学习的兴趣。当然,10 个知识点无法完整地涵盖《基础会计》课程的全部重难点,因此,课题组成员也精心选取了部分网络视频资源,作为补充。我们将这些微课视频在课前通过平台(包括班级QQ 群、“掌上高校”APP 等)发布给学生,要求学生认真学习视频内容,并回答相关问题,完成课前知识传递环节。

3.2 课堂互动、深化知识

基于学生在课前已经通过视频学习对知识点有所了解,我们将课堂任务分解为:①检验课前效果。检验课前自学效果是“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不可或缺的一步,如果不检验学生们是否认真完成课前视频资源的学习,就无法判断学生的真实水平,后续的深化知识教学活动也无法顺利开展。加之高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较差,如果不设定检验课前学习效果这一步,部分学生根本不会认真对待课前资源的学习,“翻转课堂”也就无从谈起。检验课前效果主要通过“特殊提问法”展开,“特殊提问法”是指当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让同学们将自己的答案写在纸上,不允许相互参考。然后老师点名A 同学进行回答,A 同学不必说出自己的答案,而是读出其同桌的答案。该方法既可以获得学生的真实反馈,也可以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显著提高学生课堂回答问题的积极性。②答疑解惑:通过上一步“检验课前效果”,总结出学生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难点,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解答,比如在企业生产过程的核算这一节,学生们对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的划分标准比较模糊,这就需要重点讲解。同时,也需要对个别学生提出的个性问题进行针对性辅导。③深化知识:对重难点进行深入剖析,旁征博引、举一反三、前后贯通。比如,在学完“会计科目”这节的内容后,组织学生开展“科目蹲”游戏。随机抽取5 个学生,分别对应5 类会计科目(共同类除外),然后对照常用会计科目表,完成科目接龙,每个会计科目对应的分类人员需要在听到会计科目时,迅速反应,及时下蹲,犯错最多的同学会得到相应的惩罚。④小组汇报:在学完知识点后,随机抽取小组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汇报,组间相互点评,同时进行师生互评。

3.3 课堂检测、量化考核

传统授课方式下,课堂的时间主要用于老师讲授知识,学生的练习大多都需要在课下完成,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验主要靠期末闭卷考试。但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将知识传递环节移至课前,为课堂测验留出了一定的时间。在本次“翻转课堂”教学设计中,我们引入了“掌上高校”APP,该APP 里将《基础会计》的所有课程划分为每个知识点,并配有相关练习。每堂课的最后,老师将本堂课所学知识点的相关习题推送给学生,并当场限时完成,APP 详细记录了学生的答题情况、班级错误率等。课堂测验将考核模式从传统的期末一次考核转变为每堂课的阶段性考核,其优点在于:①限时提交答案,保障学生独立完成测验,真实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水平,体现了考核的准确性。②APP 自动阅卷,即刻反馈学生的答题情况和错误率,使得老师能够及时了解本次课的教学效果,并迅速做出相应改进。③高频次的课堂测验给予学生适当的压力,促使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重视每堂课的学习,而不是期末临时抱佛脚,60 分万岁。

3.4 课后练习、巩固知识

针对学生在课堂的表现,布置相应的课后作业,以巩固所学知识。针对每个学生在课堂测验中没有回答正确的题目,“掌上高校”APP 会自动生成个性化的错题集,错题集准确指出了学习过程中的难点和教师教学中的盲点,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有的放矢地进行改进,也提高了学生课后复习的效率。

4 教学效果对比

在教授《基础会计》课程时,某校2017 级会计专业的学生均采用传统教学模式,对2018 级会计专业的学生,则采用了“翻转课堂”模式。为了检验“翻转课堂”模式的教学效果。笔者用2017 级会计专业期末考试试卷对2018 级会计专业的学生进行了一次模拟测试,抽取1702 班和1802 班的考试成绩进行对比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会计1702 班与1802 班成绩对比表(满分:100 分)

如上表所示,“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能显著提高学生的平均成绩,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

5 结语

在《基础会计》课程中采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有利于增强课堂互动,提升课堂效率。但“翻转课堂”不能仅限于课前在网络平台上发布微课资源,课堂上教学安排也非常重要。“检验课前效果”保证了学生们能按时完成课前预习内容,各类教学活动促进了学生在课堂上的知识内化,课堂测验则准确量化了学生的掌握情况。本学期《基础会计》“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仍有不足之处。比如,微课资源主要集中在理论讲授部分,针对实践环节的素材搜集的还不够,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将逐步加以改进。

猜你喜欢
基础会计会计科目基础
“不等式”基础巩固
“整式”基础巩固
基于会计科目演变的银行同业业务发展模式与风险分析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轻松编制现金流量表
新旧高校会计制度科目对比浅析
项目教学法在《基础会计》教学中的应用
高职高专基础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企业环境资源管理与环境报表设计:环境社会学视角
“五抓五促”夯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