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蔚霞
【摘 要】目的:就血清尿酸水平与糖尿病肾病的相关性展开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其血尿酸水平将其分为正常组(22例)与高水平组(38例),又将高水平组分为对照组(19例)与观察组(19例),分别施以血糖常规控制治疗和嘌醇降尿酸治疗。结果:观察组血肌酐等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但相较于对照组患者则明显较低(P<0.05)。结论:高尿酸水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指标和正常患者,存在更高的糖尿病肾病发病风险。
【关键词】血清尿酸水平;糖尿病肾病;2型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3--02
近年来,糖尿病的发病率越来越高,从2008年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组织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可知,我国20岁以上的人群糖尿病发病率已达到了9.7%,患病人数已有9240万,高居全球榜首[1]。糖尿病的一项主要微血管并发症就是糖尿病肾病,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其发病率在20%左右,可直接导致患者残疾,甚至死亡。
相关研究发现,血尿酸水平升高和糖尿病肾病有密切关系。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就是对血尿酸和糖尿病肾病的关系进行探讨,现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8年收治的60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男女比例為38:22;年龄52-80岁,平均年龄(67.2±5.2)岁;病程6个月-11年,平均病程(7.2±0.8)年。根据其血尿酸水平将其分为正常组(22例)与高水平组(38例),又将高水平组分为对照组(19例)与观察组(19例),逐一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可进行临床对比。
1.2 方法
清晨取空腹血样与静止>6h的尿样,分别对患者的各项水平进行检测,包括血肌酚、血糖、糖化红蛋白、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等。
1.2.1 对照组
针对对照组患者施以单纯高血糖治疗,见合理饮食与规律休息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并严格按照医嘱对降血糖药物予以服用。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则接受嘌醇降尿酸治疗,50mg/次,2次/d。治疗时间为2周。叮嘱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不得再对其它保健药物与治疗药物予以服用,防止让治疗效果受到影响。
1.3 观察指标
分别对四组患者的各项指标的检测水平进行观察,包括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配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选用SPSS17.0这一统计学软件对所搜集的数据信息予以处理分析,统计结果采用()、%进行表示,检验时运用 ;如果所得数据P<0.05,这便证实了数据之间统计意义较大。
2 结果
2.1 高水平组和正常组患者检测值比较
两组患者各项检测值比较,高水平组明显比正常组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对照组和观察组治疗后各项指标比较 据统计,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近年来,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对人类生命健康安全造成了极大威胁,而随着临床不断深入研究2型糖尿病,进而愈加重视2型糖尿病的合并症[2]。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合并症就是糖尿病肾病,评估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糖尿病肾病的风险可对患者预后改善和临床疗效的提高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高水平组患者的尿素氮、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血肌配 ,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比正常水平患者明显要高(P<0.05),且经降糖联合降尿酸治疗后,高水平组患者的上述水平比单纯降糖治疗患者明显要低(P<0.05)。近年来,临床研究证明,糖尿病和糖尿病肾病的发展和高尿酸血症的关系密切。而病理学研究也证实,尿酸会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促进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和胰岛素抵抗,所以体内高尿酸水平会引发微血管病变,从而对血管内皮细胞造成损伤,让2型糖尿病合并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受到影响,借助降糖与降尿酸联合治疗能够使患者血管内皮损伤与微血管病变得到缓解,让其肾功能慢慢改善,对糖尿病患者肾脏损伤的进一步发展起到有效预防作用。
参考文献
刘柳,苗志敏,程晓宇,等.高尿酸血症与2型糖尿病[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2013,33(2):126-127.
朱文玲,高尿酸血症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专家共识解读[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0,15(6):412-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