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雪梅 余红君 唐小凤
【摘 要】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与护理一直是临床的难题,受到普遍关注。本文报道了本科室收治1例院外2期压力性损伤患者护理措施。
【关键词】压力性损伤;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3783(2019)12-03--01
压力性损伤是指由于强烈和(或)长期存在的压力或压力联合剪切力导致骨隆突处、医疗或其他器械下的皮肤和(或)软组织的局限性损伤。它是活动障碍、慢性病及老年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可能导致患者疾病恢复的延期、严重感染甚至死亡。[1]压力性损伤的预防与护理一直是临床的难题,受到普遍关注。2019年3月30日,本科室收治1例院外2期压力性损伤患者,经过积极处理,患者压力性损伤处顺利愈合,现将护理措施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52岁,因“发现腹部包块20+天,自觉腹胀、乏力、纳差1周”于2019年3月30日9:30急诊入院,轮椅送入病房,入院时查体:T36.7℃,P98次/分,R20次/分,Bp121/74mmHg,神志清楚,精神差,四肢消瘦,腹部膨隆,强迫端坐位,骶尾部可见一3cm×2cm破溃水泡,伤口床为100%红色,有少量黄色渗液,无异味,有轻度疼痛,[2]周围皮肤颜色发红,压之褪色,无明显压痛,阴道无流血,双下肢皮肤有轻度凹陷性水肿。患者自诉入院前1周腹胀明显加重,强迫端坐位,未翻身活动,进食量较前减少75%-100%,近2天完全未进食;有28年吸烟史,20支/天,有30年饮酒史,约200ml/天,近一周未饮酒。院外查血红蛋白92g/L,白细胞5.1×109/L,白蛋白27.2g/L,B超提示腹腔包块大小约17cm×15cm,有腹水。经过积极处理后,患者精神好转,腹胀减轻,食欲增加,骶尾部2期压力性损伤愈合,双下肢水肿消退,2019年4月6日确诊为卵巢恶性肿瘤,遵医嘱转肿瘤科继续治疗。
2 护理
2.1 全身护理
2.1.1 活动指导
考虑患者为强迫端坐位,选用泡沫床垫安置患者,两侧床沿予床栏保护,膝下垫软枕,督促并协助患者定时(1.5-2小时)活动肢体,变换受压部位。在病情允许患者进行床旁活动时,鼓励患者定时进行床旁活动,每次活动的时间以患者自觉不累为宜。
2.1.2 饮食指导
遵医嘱为患者提供胃肠外营养,每日静脉输入18AA氨基酸250ml+20%脂肪乳100ml+白蛋白20g。在患者愿意经口进食时,鼓励患者进食高蛋白、高能量、易消化饮食。住院第四天,患者查白蛋白32g/L,精神较前明显好转;住院第八天,患者查白蛋白35g/L,双下肢未见水肿。
2.1.3 心理护理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科室环境、病房设备、主管医生及护士,消除患者及家属的陌生感;鼓励患者配合医生完成各项检查,检查项目尽量集中安排,并有工作人员以轮椅护送,保证安全;向患者讲解疾病相关知识,鼓励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鼓励患者收听曲调优美的音乐,支持家属关心患者;发现患者情绪低落时,主动予以安慰和帮助。
2.1.4 健康宣教
(1)向患者及家属讲解压力性损伤的相关因素,使患者和家属理解并配合治疗。
(2)解释避免继续受压,伤口才有长好的机会,翻身、下床活动有利于伤口愈合。
(3)说明即使伤口长好以后,如果继续长期受压,还会有可能发展成为压力性损伤。
(4)强调营养物质在伤口愈合过程中的重要作用,鼓励患者加强营养。
(5)强调吸烟饮酒的危害,要求患者戒烟戒酒。
2.2 伤口护理
2.2.1 2019年3月30日,患者骶尾部破溃水泡大小为3cm×2cm,伤口床为100%红色,有少量黄色渗液,无异味,有轻度疼痛,周围皮肤颜色发红,压之褪色,无明显压痛。用0.9%生理盐水清洁伤口后,碘伏消毒周围皮肤,待干,予水胶体敷料粘贴患处,水胶体敷料的大小以超过创缘1cm为宜,外层予泡沫敷料保護,泡沫敷料的大小应完全覆盖水胶体敷料。
2.2.2 2019年4月1日,患者骶尾部伤口床大小为2.3cm×1.7cm,100%红色,有少量黄色渗液,无异味,无疼痛,周围皮肤颜色正常,无浸渍。换药方法同前面。
2.2.3 2019年4月3日,患者骶尾部伤口床大小为1.7cm×1.1cm,100%红色,无渗液,无疼痛,周围皮肤颜色正常,无浸渍。换药方法同前面。
2.2.4 2019年4月6日,患者骶尾部伤口基本愈合。用0.9%生理盐水清洁骶尾部皮肤后,予泡沫敷料保护骶尾部皮肤。
3 小结
护理压力性损伤患者,护士不仅要针对伤口局部正确进行处理,还要综合考虑患者的全身状况,比如营养、活动力、移动力等,重视健康宣教,在治愈已有压力性损伤的同时,避免发生新的压力性损伤,促进患者舒适、安全。
参考文献
王泠,胡爱玲等.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31
王泠,胡爱玲等.伤口造口失禁专科护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8: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