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静 独娟
[摘 要]面对瞬息万变的国际经济形势,过去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单向讲授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学生多元化的知识需求。该研究在此背景下将参与式教学法引入国际贸易类课程,通过剖析参与式教学法的内涵及特征,探讨其在国际贸易类课程中的模式选择与实践路径。教师要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理念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全程教学活动之中,加强师生互动,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与创造性思维能力,从而增强教学效果、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国际贸易类课程;参与式教学;教学方法改革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9)07-0130-03
国际贸易学作为应用经济学领域的一大分支,其课程涵盖了国际贸易理论、商务单证填制、贸易政策评估等众多内容,对体系构建、操作实践等应用技能具有较高要求。当前,我国正处于由高速发展到中速发展的增长速度转换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经济刺激政策消化期的“三重时期叠加”发展阶段,在外贸人才市场上仍存在着高校大学生实践能力与用人企业市场需求不匹配的问题。究其原因,已有学者指出目前高等院校国际贸易类课程中教师讲授、学生听课的传统单向固化教学模式已难以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及学生毕业后的工作需求[1-2]。面对国际化、信息化、多元化的新媒体出现以及教学方式改革呼声不断的现状,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亟待学生的参与创新。
一、参与式教学法的内涵与特征
(一)参与式教学法的内涵
“参与式”的概念最早起源于20世纪英国社会学家的相关理论,最初用于援助项目,随后被引入教育学领域并形成如今的参与式教学法[3]。使用该方法的目的在于通过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切实提高学生在教学中的学习积极性。在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模式中,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绝对主体,往往更注重基本知识的讲解与传授,而学生则作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自我理解、归纳、总结进而内化知识的过程被严重弱化,导致死记硬背、忽略思考、应用性差等问题的产生。参与式教学法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以及学生的主体功能,营造师生平等、和谐互促、情感共鸣的学习环境,以学生为本,激发学生独立思考、探索创新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与能力。究其实质,可将参与式教学法视为一种师生合作、学生协作的教学方式,它强调了教师与学生之间以及学生相互之间的知识交流与信息反馈,从而使学生能够自我建构知识模型、掌握操作技能并将其应用于实践。参与式教学法包括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师生互评、实践操作等具体方式。
(二)参与式教学法的特征
一是师生相互促进,教师主导学生主学。在参与式教学中,师生在教学活动中共同参与、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在互动中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此时,学生已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则需发挥其指导、演示、推动等组织策划作用,营造学生对知识体系构建的自我创造、整合、协作、融合的氛围,适时培养其创新能力、分析能力、认知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同时,也将教师从一味地填鸭式讲授过程中解脱出来,从讲授者转变为组织者,更关注学生自我学习意识及实践操作能力的综合素质培养。
二是强调师生间、学生间、小组间的通力合作。参与式教学法建立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基础之上,提倡学生对知识的创造与重构过程,教师需引导学生调动自我认知潜能以达到消化、理解、掌握并运用知识的目的,这是一个社会化的协作、合作活动。在合作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对自我认知过程的思考,通过组织学生独立思考、相互交流、小组讨论等渐进式合作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大学教育应注重对学生思考问题方式及寻找解决方案能力的培养,这与现代教育理念中发展学生个性、追求合作共性的目标相一致。
三是发挥外在及内在的激励作用,赢得师生情感共鸣。除了构建能力与思维方式的培养外,在参与式教学中情感上的认同与参与同样重要。参与式教学的内在激励来源于学生战胜困难获取新知识的满足感,而外在激励则来源于教师与其他学生对其称赞或鼓励而得到自信的满足感[4]。通过内外激励的相互促进,更益于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从而提高其学习质量与效率。
二、国际贸易类课程的参与式教学实践
(一)模式选择
在现实运用中,现有的参与式教学法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独立完备的参与式教学法,另一类则是参与式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模式的元素融合[5]。前一类主要采用学生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课程的学习,具有灵活多样的优点;后一类则在保留传统教学模式优势的基础上,适当融入参与式教学的方法,积极调动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热情、发现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国际贸易类课程的特点与发展现状,前一类模式更适用于实践课时安排,而后一类模式则更适用于理论课时安排,其相应的模式选择如图1所示:
比如国际贸易類课程中的国际贸易保险课程采用问题导入式的课堂讨论模式会使理论课更为生动。比如讲授海洋运输风险问题时,可于课前通过授课班级信息群告知学生课堂中将讨论海上风险议题,使其有充分的时间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资源查询何为海上风险及其分类,以获取书本之外的学习内容,对海上风险有一定的自我认知。正式上课时,通过简短的海上风险视频即可引入课程内容,让学生具有熟悉感与代入感,便于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通过参与式教学元素与传统教学模式的融合借鉴,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我认知的能力,还便于教师在课堂中结合讲授内容,引导、督促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之中,使学生形成较好的知识储备、独立辨析能力与自主知识构建体系。在其实践课时中,学生分组讨论后集中展示模式较为有效。如讲授到保险的索赔与理赔问题时,可让学生自由组合为4至6人的小组,根据兴趣选择诸如泰坦尼克号沉船、马航飞机失联事件、“9·11”恐怖袭击等事件,以小组为单位在课前开展赔偿问题的资料搜集与整理,教师组织各组以PPT形式进行10至15分钟的课堂报告,并组织学生开展5分钟左右的班级讨论,随后教师给予点评,最后各组提交修正完毕的纸质版案例分析报告。
(二)实践过程探讨
在国际贸易类课程教学安排上,需坚持知识讲授与案例讨论并重、教师“抛砖引玉”式主导与学生自主学习相融合的原则,将参与式教学法贯穿整个授课过程。让学生通过课前、课中与课后的参与,建立起国际贸易类课程高效、灵活、自主的参与式教学实践体系。这里,同样以国际贸易保险课程为例,其具体的课堂实践路径可如图2所示:
1.课前参与,自主构建知识
比如针对海洋运输保险中的除外责任章节,教师在课前可利用班级群提前发布保险除外责任的知识点,以便留足时间供学生查阅与此相关的案例资料;学生可根据其兴趣点及前期专业知识积累,利用互联网、图书馆等的资源查找相关信息,如恐怖主义袭击的除外责任、被保险人故意行为的除外责任等,并结合现实中的具体案例进行理解记忆,如“9·11”事件及众多骗保案件,让学生在课前就调动起学习积极性,以便更好地参与到课堂之中。上述课前参与式教学需要教师做到心中有数,对所授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任务有全面清晰的把控,做好点拨、启发、引导的作用。作为学生,需要具有课堂主体的主人翁意识,根据老师所发布的主题,独自或以小组形式在课前构建相应主题相关知识点体系。作为一个先学过程,让学生在教师讲授前拥有足够的自由扩展选择空间,便于通过课前的资料查找及思维锻炼来培养自主学习、自主构建知识的能力。这种课前参与,既将师生互动的环节从课堂提前到课前,延伸了学生的学习链,还将学生的自主创新、自我选择、自我学习的方法与意识成为习惯,从而提高教师的上课效率及学生的信息能力。
2.课中参与,自主构建课堂
参与式教学在课堂中将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讲授模式并克服学生被动听、被动记的弊端,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发挥空间,要求教师具有更强的课堂进度把控能力[6]。对于问题导入式的课堂讨论模式,如针对恐怖袭击的除外责任,教师可利用视频、网络新闻等方式引入典型的“9·11”事件,并让学生充分思考并积极讨论该事件可能涉及的保险种类范围及其可能赔偿等问题,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创新活力。教师应少提“是不是”及“对不对”之类的简单问题,而增加“为什么”“包括什么”之类的综合性问题。比如问“保险合同中已明确表明恐怖袭击属于除外责任,那为什么有些保险公司仍然会予以赔偿?”就比问“保险公司仍予以赔偿,对不对?”这样的问题更能提高学生的参与性。这样的参与式互动课堂更易于增强学生的自主探索精神、理论感知度、批判性思考意识以及敢于质疑与创新的勇气,使每个学生都能高效地发挥其主体作用,通过自主构建课堂将其变为师生共同学习的场所。对于学生分组讨论后集中展示模式,由于学生课前已查阅过相关讨论话题,比如理赔中的马航飞机失联事件、我国动车D302与D3115追尾事件、我国“东方之星”客轮沉船事故等的保险问题,其准备的内容更为翔实丰富,信息量远超过教师在45分钟课堂上所能提供的。通过小组的集中演示,从具体保险赔偿案例的发生背景、损失程度、理赔结果及事件启示等多个视角对知识点进行实践运用,学生的课堂参与感更强,更能让学生参与到国际贸易保险课程教学过程当中,从知识体系构建到实践运用环节,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作用,呈现出学生个体的特性与小组协同的共性。开放式的小组汇报与师生的自由讨论相互补充,能够得到多元性的观点分享、思维撞击;同时,各组间通过比学赶超、取长补短,既可获取大量的案例储备,又可活跃课堂氛围,一改教师单向式讲授时一潭死水般的情景。这里还值得注意的是,针对理论知识,教师应在下课前利用3至5分钟的时间,对课程知识点进行思维导图式的梳理;针对小组讨论,教师同样应在讨论后及时进行点评,以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既视感。
3.课后参与,自主构建应用
课堂的结束并不代表课程学习的结束,学生课后的参与同样重要,这是教师解疑、评价的辅导期与学生深化理解、运用实践的消化期。比如学生对运输保险案例中的赔偿问题存在异议,可通过网络平台向教师提问,教师需及时解答学生课后的疑问。针对学生的课上案例讨论,教师应以文字的形式对讨论结果进行总结,并对课堂表现突出的小组及个人予以鼓励。在期末成绩定量评价时,教师可将学生的案例分析报告作为期末成绩的一部分,该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动机、时间投入度等影响显著。具体地说,在期末成绩考评细则中,可將课程案例报告赋予20%左右的成绩占比,分数则视学生完成的质量与课堂表现而定。对于学生,课后应对课程理论知识点进行自我知识体系的再梳理,消化吸收为自己所用,并对案例分析中的逻辑过程进行思辨性回顾,对老师及同学提出的改进性意见进行思考,最终提交实验报告单,教师评阅后返还学生。
三、结语
作为典型的开放式教学方法,参与式教学法转变了传统讲授式方法中教师主讲、支配、占有课堂的单向授课行为,将学生从灌输式听众提升为课堂的参与主体,让学生全程参与到课前、课中及课后的完整教学环节中,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其自主构建学习能力、批判性思辨意识、理论联系实践的习惯。在国际贸易类对理论及实践要求均高的课程中,参与式教学不仅给学生提供自我发现、自我思考、自我实现的机会,还强调了让其寻找正确处理并解决问题的方法的重要性,这对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的学生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面对当前信息化技术普遍、知识获取来源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为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与完成人才培养任务,在国际贸易类课程中引入参与式教学法,教师需加强平日知识积累并做好充分备课,根据国家要求做好合理的培养计划与备课教案,引导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创造平等参与的教学环境,切实提升学生的国际贸易理论知识水平与实践能力。
[ 参 考 文 献 ]
[1] 徐辉,吴治成,高路.浅析大学“国际贸易”教学中的“参与型”课型教学模式[J].黑龙江对外经贸,2010(11):88-89.
[2] 刘婷.国际贸易学课程参与式教学探究[J].中外企业家,2013(35):122-123.
[3] 谢智娟.参与式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成人教育,2008(21):141-142.
[4] 蔺永诚,刘箴.参与式教学法:高校课堂教学中值得推行的教学方法[J].长沙铁道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1):107-108.
[5] 张明杨,章棋,袁媛.参与式课堂教学的实施路径探析:以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为例[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7(7):125-126.
[6] 刘金成,林怡.参与式教学法在《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0(20):192-193.
[责任编辑:庞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