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开放化的教学内容价值选择与实践

2019-07-08 02:54张炳亮
文理导航 2019年23期
关键词:感悟

张炳亮

【摘 要】数学的学习来自孩子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生活经验。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数学就在身边。让生活场景融入课堂,让身边的数学会说话,让体验实践已成为数学学习的有效途径。生活走进数学课堂,让感知、领悟、创新不断前行。

【关键词】数学开放化;价值选择与实践;生活场景;身边的数学;感悟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必须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并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即数学教学要生活化。的确,生活经验是儿童学习数学的重要资源。尊重和承认“生活经验是儿童数学学习的重要资源”,可以有效帮助教师改变自己的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在教学中还有不小差距,常常困扰我们的是“生活中的数学,你在哪里?”其实,新理念下的数学教材应当使学生看到: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教学中,老师应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所熟悉的生活基础,较好地感知和理解所学的内容,同时再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走进生活,大胆实践,解决身边实际问题,真正实现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一、课堂上的“数学知识”需要生活场景的介入

数学家华罗庚说过:人们对数学产生了枯燥乏味、神秘难懂的印象,成因之一便是脱离实际。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关键是老师是否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数学事例,为课堂教学服务,从而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进入数学的学习。因此,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数学发展进程中人类活动的轨迹,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不断沟通生活中的数学和教材中的数学的联系,使生活与数学融为一体,这样有益于学生理解数学、热爱数学。

例如:苏教版一年级“人民币的认识”教学中,大多数学生己经认识了人民币,教学中仅仅局限于“认一认”己滿足不了学生的学习需要,可设计“购物活动”和生活情景,让学生轮流做售货员和顾客,在活动中体验“元”“角”“分”的关系。

又如:学完“比例尺”这一内容后,可以带领学生对自己的学校进行实际测量,并整理测量的数据,要求学生用一定比例尺把自己的校园画在图纸上。

通过这样的情景式教学,可使学生深切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及运用数学的意识。

二、“身边的数学”需要在课堂教学中引入

生活中随时用到、看到的,经过收集都可以成为学生探究数学的宝贵材料,而这些材料不但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利用己有的生活经验学习。利用购物发票不仅可以探讨统计表有关知识,还可以研究商品交换中“单价、数量、总价”之间的数量关系;利用电话号码可以复习质数、合数、偶数、奇数等概念;利用牙膏盒、易拉罐进行几何形体教学;让学生数一数客厅的瓷砖等数量、比一比身高、体重,认一认周围的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而购物发票、电话缴费单、牙膏盒、易拉罐……这些从数学角度研究和解决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形成良好的数感,有利于学生从己有的认知水平和客观事实出发,通过对问题情境的分析、感悟,提出数学问题并进行思考、探讨,从而获得对数学的真正理解。

三、在实践活动中需要数学感悟

教师若能创造性地将数学知识融于生活,使数学知识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便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生活中的数学常识、经验的建立必须依赖实践活动,架设数学知识与生活画面联结的桥梁,就能加深学生对新知的理解。

例如:一个数加减,整百、整千数的速算,可以利用学生买东西的生活经验发现和理解算法,教师可创设这样的生活画面:妈妈到商店买球鞋,身上有123元,每双球鞋99元,妈妈可以怎样付钱,还剩多少元?学生想出了多种方法,其中有的借鉴买东西时“付整找零”的经验,得出付出100元,再用23元加上1元的方法,在此基础上抽象出123-100+1的算式,他们便从生活经验中悟到了问题的实质,掌握了其中的规律。

又如,学了“按比例分配”的知识后,让学生帮助算一算学校260株葡萄按人数比分给五六年级4个班栽培,每班应栽的株数;学了“利息”的知识后,帮爸爸妈妈算一算在银行存储的钱,到期后可以拿到多少本息;学了“统计图表”的知识后,让学生各自统计全校各班的人数,并根据统计的数据制成统计表或条形统计图后送给喜爱的人等。

通过把数学的思维过程与认识生活的感知过程沟通,有意识地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中,在生活中感悟数学,数学就能成为一种人人能学的生活数学。

四、在数学学习中需要生活感受

在数学教学生活化的过程中,教师要提供有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生活问题,引导学生领悟数学源于生活又用于生活的道理。

例如:我在教授圆的知识时,遇到了这样一题:小明的妈妈买来一张长50厘米,宽30厘米的彩色纸,想用这张纸剪出一些半径为8厘米的圆,最多可以剪几个?根据以往的教学经验,如果直接就让学生解答的话,相当一部分学生会用大长方形的面积除以小圆片的面积,把求出的商当作答案,而生活中的剪纸是有相当一部分废料,从纯数学的角度去理解这题时,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状态:可充分利用每一块边角料,但是,这种理想的状态不符合生活实际。考虑到这一点,而我又不想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于是做出如下设计:

(1)请先读题,说说这一题讲了一件什么事,生活中你们遇到过类似的事情吗?

(2)请你们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假设这就是题目中的那张彩纸,你准备怎么办?

(3)小组内交流你们刚才的想法,看看哪一种方案切实可行,并在组内试一试,动手剪剪看。

(4)如何剪才能省时高效?如何用算式体现你的解答方法?通过学生的讨论,动手试一试,使每一个学生都经历了解决实际问题时面临的问题,并通过大家的讨论,得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我想这种方法并非教师强加,而是他们辛辛苦苦实践得到的,一定会让他们印象非常深刻。因此,只有学生亲身感受到了生活中的问题,数学知识才有用。

又如,学过“平均数问题”之后,可设计“隐藏的危险”生活问题:暑假里同学去游泳,游泳池的平均深度为1.2米,小红的身高为1.4米,请问这对不会游泳的小红会有危险吗?学生会凭借自己的生活经验及对平均数的理解,认为小红可能会有危险,因为平均水深1.2米并不是指每个地方的水深都是1.2米,有的地方可能会超过1.2米,甚至超过1.4米,这对不会游泳的小红来说就会有危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进一步理解“平均数”的本质是一种“数学期望值”,而非某一具体数据的特定情况,从而深化了对平均数的认识,感受到探索成功的喜悦及学习数学的价值。

总之,让数学与生活陪伴而行,数学即生活,联系生活数学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也是数学教学的重要途径,小学数学教学只有走生活化的道路,让学生的生活走进课堂,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综合实践能力以及个性品质,才能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我们应该致力于使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使生活走进数学,让数学贴近生活,使数学教学因生活而精彩。

猜你喜欢
感悟
散文阅读教学中如何把握作品的思想倾向
做教育的聆听者
在班级细节管理中绽放智慧之花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初探
小学课堂教学中运用“参与研究型”模式的反思
加强数学思想渗透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