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霞
摘 要:银川都市圈建设一年来,46个重点项目有序推进,高端装备制造、现代纺织等产业加快发展,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突破,教育医疗等领域惠民合作进一步拓展。但不容忽视的是,银川都市圈建设还面临着经济总量偏小、一体化政策支撑体系尚未完善等严峻挑战。增强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以大数据为支撑,建立都市圈考核评价机制等,无疑是加快银川都市圈发展的着力点。
关键词:银川都市圈;严峻挑战;路径选择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9)16-0116-02
都市圈是城市群内以超大特大城市或辐射带动功能强的大城市为中心、以1小时通勤圈为基本范围的城镇化空间形态。建设以“银川为核心、辐射带动石嘴山、吴忠、宁东基地协同发展的银川都市圈”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破解发展难题、提升区域综合实力和竞争力做出的科学决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银川都市圈包括银川市、石嘴山市、吴忠市和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三市一地,面积3.5万平方公里,人口近500万。银川都市圈自2017年底开始建设以来,围绕“推进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推进产业发展集群集聚、推进生态环境共保共治、推进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的要求,“三市一地”以规划为引领,以项目为抓手,共建共享、融合发展,着力打造创新、绿色、智慧、宜居的銀川都市圈。2018年,银川都市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 678.1亿元,占宁夏地区生产总值的77.5%,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区的68.5%,发明专利占全区的83.4%以上,城镇化率达到73.1%,成为宁夏经济新的增长点。
一、银川都市圈发展现状审视
1.推动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共享共建步伐。围绕基础设施、交通、产业发展、环境保护等方面,银川都市圈积极实施跨地域重大项目建设。2018年,银川都市圈46个重点项目有序推进,项目开(复)工率达91.3%。银西高铁、银川国际航空港综合交通枢纽等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完成投资73.1亿元,都市圈东部环线旅游风景道16座驿站全部建成,西线城乡供水水源替代工程加快实施。现代葡萄与葡萄酒、现代纺织职业技能公共实训中心项目、省院合作远程医疗政策试点信息化项目加快建设。电信普遍服务工程建设顺利实施,5G基站基础建设已完成1 300多处,开通NB-IoT基站1 073个,移动大数据中心(IDC)机房正在建设中。
2.实现优势互补,集聚效应日益显现。都市圈内城市之间协调发展的重点是区域产业的协调发展。“三市一地”在明确都市圈定位的基础上,实现优势互补,产生了集聚效应。银川市率先制定了都市圈产业发展限制目录及低端产业退出计划,设立了产业发展引导基金,打造新能源汽车、葡萄酒、装备制造、新材料等十大优势产业集群,增强核心引领能力;石嘴山市以提升城市产业和人口集聚能力为重点,以建设“新型工业之城、创新创业之城、生态美丽之城、和谐宜居之城”为突破口,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和循环化改造,着力推进城市转型发展;宁东能源基地以推进产业聚集、产城融合为重点,着力打造国内乃至世界一流的现代化能源化工基地;吴忠市以完善城市综合配套服务功能为重点,加快推进利青产业聚集区、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建设。
3.都市圈中心城市带动作用日益增强。作为都市圈的核心城市,银川市紧紧围绕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这一目标,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注重发挥核心城市在金融、信息、物流、会展、贸易和高端制造业等方面的集聚、辐射和带动作用,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培育壮大优势产业、推进园区转型、深化产业分工,推动新旧动能加速转换,着力推进创新发展、集约发展、集群发展、融合发展。2018年,银川市获得“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全球首批国际湿地城市”“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被列为全国“互联网+教育”和“互联网+医疗健康”示范区核心区。借力“一带一路”国际葡萄酒大赛、全球智慧城市峰会,银川市影响力持续攀升。2018年,银川市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2%,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4.8%,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口径增长8%,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7.9%和8.2%。
4.都市圈生态环境建设取得新突破。2018年,银川市投入61亿元,全部完成了中央环保督察交办整改任务,严肃查处了泰瑞制药违规违法生产等问题,有效解决了“异味扰民”问题。全部拆除集中供热覆盖区域燃煤锅炉,城市黑臭水体基本消除,黄河银川段水质实现“Ⅱ进Ⅱ出”。石嘴山市持续打好贺兰山清理整治攻坚战,完成生态修复8万亩,整治工作得到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督察组肯定。同时,严格落实河湖长制,沙湖水质好转为Ⅳ类,黄河石嘴山段出境断面稳定保持Ⅱ类水质。开展“散乱污”企业专项整治行动,截至2018年底,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215家,停产整治59家,搬迁3家。吴忠市加快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完成营造林35.6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16.5%。
二、银川都市圈建设面临的严峻挑战
1.经济总量偏小,结构有待优化。银川都市圈经济总量只有2 678.1亿元,总体发展不足。产业结构趋同,银川、石嘴山、吴忠三市都是二三一结构,第三产业发展不快,特别是科技服务、法律服务、会计审计、咨询服务、广告服务等高端服务业发展严重不足。
2.合作共建动力不足,相互争夺资源。都市圈城市间融合度不够,主动性不强,且协作联动也不紧密,“三市一地”只选择符合自身利益的合作。企业竞争中强烈渗透着地方政府行为,特别是在基础设施、产业配套、要素市场等方面相互争夺资源,严重制约了都市圈的发展。
3.公共基础设施互联互通程度较低。由于行政区划的分割,银川、石嘴山、吴忠和宁东能源化工基地交通、通讯布局各自为政,互联互通程度较低,短期难以实现共建共享。
三、加快银川都市圈发展的路径选择
1.切实形成都市圈的整体合力。一是银川、石嘴山、吴忠和宁东能源基地要树立“一盘棋”思想,强化大局意识,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克服“我的地盘我做主”等不良倾向,做到既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又主动衔接、通力合作,切实形成都市圈的整体合力;二是制定都市圈招商引资行动计划,实行统一招商引资,减少同质化竞争。
2.增强都市圈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一是有步骤地扩大银川市辖区范围。银川市作为都市圈的中心城市,应有步骤地扩大银川市辖区范围:第一步,将贺兰、永宁两县撤县设区;第二步,将灵武市撤市设区;第三步,在条件成熟时,将吴忠市的青铜峡市、利通区划归银川市,作为两个市辖区。到那时,银川市的范围将大致相当于银川都市圈的地域,银川将成为西北地区一个拥有8 个市辖区的大城市和一中心、多组团的大都市圈。二是推动形成产业集聚区。要集聚高端人才、现代金融、先进技术等核心要素,发展高端产业,推动形成产业集聚区。按照“一县一园、一园多区、各具特色”思路,加快园区优化整合,打造先进装备制造、现代纺织、新能源汽车等引领都市圈产业发展的优势产业集群,形成对都市圈强有力的产业支撑。三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围绕打造全域旅游核心区、西部信息服务业基地,加快构建以银川为核心,以贺兰山东麓、黄河金岸、古城历史文化旅游产业带为支撑的“一核三带”总体格局。依托滨河新区智慧产业园、银川iBi育成中心、西北地理信息产业园、宁东创享智造科技孵化园、吴忠城市数据运营中心建设,着力打造西部信息服务业基地,使服务业成为引领银川都市圈发展的重要动力。四是培育都市圈现代农业新业态。以特色、高质、高效为引领,实施“互联网+现代农业”行动,加快推动与吴忠、石嘴山共同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特色农业生产基地和精深加工示范区,推进都市圈农业与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培育都市圈现代农业新业态。
3.以大数据为支撑,为都市圈建设提供数据驱动力。银川都市圈的正常运转,必然产生天量的各类数据。要整合运用这些大数据,并挖掘其中蕴含的巨大价值。所以,建设银川都市圈,必须要以大数据为支撑,通过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应用,将都市圈内三市一地的经济、社会、文化等各方面的内容串联起来,为都市圈建设提供个性化、多样化的数据驱动力。
4.建立生态环境统一管理制度。一是推动银川都市圈建立环境污染预警机制。按照统一标准,实行环境统一监测,加快构建水污染联防联控物联网。二是完善以生态红线为核心的管控体系。加快完成都市圈生态保护红线勘界定标,强化生态红线的落地和管控,完善生态保護红线的差异化管控政策制度。按照宜林则林、宜草则草的原则,持续推进贺兰山、白芨滩等核心生态资源的修复工作。三是加强统筹,提升都市圈生态资源的综合效益。都市圈生态建设要统一定位、统一规划、统一开发,重点打造贺兰山、黄河、典农河至沙湖三条生态文化旅游景观带。
5.着力打造都市圈 5G 技术应用示范基地。在银川都市圈网络建设中,一是要加强顶层设计。制定《银川都市圈5G 网络建设规划》,鼓励三大通信运营商在宁夏开展 5G 网络建设。二是协同推进5G 网络建设与产业应用。聚焦产业链“基站系统”和“应用”两个环节,布局移动医疗、智能工厂、网络安全、大视频、智慧城市等领域,着力打造 5G 技术应用示范基地。
6.设立银川都市圈建设基金。采取宁夏财政转移支付的方式,设立银川都市圈建设基金,解决部分地市出资难问题,并充分利用本级财政、政府融资平台、区内外企业以及境外资本,多渠道募集项目建设资金。
参考文献:
[1] 汪一鸣.建设银川都市圈的几个问题[J].宁夏社会科学,2004,(4).
[2]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银川都市圈建设2018年工作计划的通知[Z].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2018,(8).
[3] 马晓芳,苏峰,等.银川都市圈:扬帆起航正当时[N].宁夏日报,2017-12-22.
[4] 赵革文.加快银川都市圈发展的几点思考[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