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教学机智,应对教学中的偶发突发事件

2019-07-08 03:38何小霞
教书育人·校长参考 2019年6期
关键词:教学机智课堂教学教师

何小霞

[摘 要] 课堂中经常出现各种偶发突发事件,需要教师及时、灵活、有效应对,这就需要教师有良好的教学机智,能处变不惊,临危不乱,当机立断,化被动为主动,根据具体情境采取不同的措施;同时也需要教师课前做好准备充分,课中察言观色,还要能言善辩,幽默风趣,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更有效地发挥自身的教学机智。

[关键词] 教师;课堂教学;教学机智;偶发突发事件

新课程要求的课堂是开放的、互动的、多维的、充满智慧和挑战,常出现各种不期而至、超出预设的偶发突发事件。此时,教师是束手无策,惊慌失措,还是强拉硬拽,强性正轨,是巧妙化解,不留痕迹,还是因势利导,顺势而为,非常考验教师的教学机智与应变能力。教师只有具备良好的教育机智与应变能力,面对偶发突发事件,才能临危不惧,处变不惊,当机立断,快速应对,化被动为主动,变“意外”为“精彩”。

一、准备充分,胸有成竹,是教师运用教学机智,应对教学中偶发突发事件的前提

偶发突发事件虽然事先难以预测,但教师的应对要想产生好的效果,仍然要以课前的扎实准备为基础。教师在课前应深入钻研教材,準确把握教学目标,精心设计教学预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要有准确把握,对学生的知识水平与个性特点要有全面的了解,对本课的教学目标以及为实现目标需要开发的课程资源要有清醒的认识,对课程如何推进、如何应变要有周密部署和详尽安排。只有准备充分,胸有成竹,上课时才能遇事不乱,处变不惊,才能对偶发突发事件的性质、影响、对策迅速做出判断,及时出手,因势利导,合理应对,才能一招制胜,产生“点石成金”“拨云见日”“拨乱反正”之效果,才能化险为夷,变“意外”为“精彩”。

二、察言观色,收集信息,是教师运用教学机智,应对教学中偶发突发事件的基础

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应变离不开学生的密切配合,教师的应变措施要产生好的效果,必须切合学生实际,符合本班学生的知识基础与个性特征。作为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只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教学中要察言观色,关注学生的语言、眼神、表情、手势与体态,据此分析判断学生的内心活动、学习态度、心理状态和思想变化。如学生对学习是否有兴趣,是否在积极思考,是否走神了,是否在孕育不良苗头等。据此调整自己的教学计划、内容、形式、方法、节奏等。教师只有全面获取信息,准确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才能尽量避免偶发突发事件的出现。即便出现,也能及时改变课前预案;才能知道什么措施更好,更易于操作;才能使教师教学机智的发挥适时适度,合理准确。

三、能言善辩,幽默风趣,是教师运用教学机智,应对教学中偶发突发事件的重要条件

偶发突发事件不期而至,教师重新设计活动往往来不及,因而应对的手段多是语言。幽默风趣的语言甚至能直接化解教师的尴尬,消除学生的不快,缓和课堂紧张氛围;充满悬念的发问更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启迪学生思维,将学生分散的心思聚拢,扭回正轨。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加强语言锻炼,不断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特别是应对不同情境的表达能力。要能言善辩,能精准、清晰地表达自己的要求,能与学生快速沟通;能做到简明扼要、恰如其分、切中要害,具有准确性;思路清晰、前后一贯,上下承接,具有逻辑性;情感充沛、抑扬顿挫,传情达意,富有教育性;生动活泼、引人入胜、富于感染力。这样的语言,学生才更能接受,易于理解,才能让教师如虎添翼,启迪点拨,引领诱导,更好地应对风云突变。

四、方式多样,因事而变,是教师运用教学机智,应对教学中偶发突发事件的关键

1.区分情况,灵活处理

偶发突发事件多种多样,教师应注意根据事件的不同性质和场合采取不同的对策。如学生趴在桌上睡觉,但无鼾声,这种内向性行为对课堂教学和其他同学的学习影响不大。教师就不宜中断教学进程,对其公开指责,可以采用走近警示、变换声调、轻敲课桌等“隐蔽”“温和”的“无痕”方式,既不影响教学进程,也易被学生所接受,更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暗示效果。对在课堂大声喧哗、相互争吵等外向性行为,就应当众警告批评,及时制止。又如学生在课堂上讲小话,搞小动作,有的是学生的原因,也有的是教师的原因,是因为教师准备不充分,教学方式呆板,教学水平低下,让学生反感而宣泄心中不满的表现。对前者,教师应批评教育学生,而对后者,教师应从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能把气撒在学生身上,动辄大怒,大发雷霆,大声指责,甚至滥用惩罚手段。这不仅不能让学生真正认识自己的错误,反而会激化矛盾,导致局面不好收拾。这时候就宜冷处理,以免产生不良后果

2.因势利导,借题发挥

积极开发课程资源,是新课程改革对每位教师提出的要求。教学中的偶发突发事件,如利用得好,也可转化为有效的课程资源,为教学服务。要实现这种转化,以及转化的程度与效果,就有赖于教师的教学机智。如一位身材矮小的教师,第一次走进教室,明显感受到学生的目光或脸上流露出不屑和嘲笑。但他没有表现出不快,而是因势利导,借题发挥,微笑着说:“同学们,今天是第一节课,我就能博得大家开心一笑,说明我们之间的感情交流已迈出可喜的一步。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取你们之长来弥补我之短,不断提高自己!”该教师幽默轻松的话语不仅化解了自己的尴尬,也让那些表现出不屑与嘲笑的同学深感自责,对教师充满敬意,在后续的教学活动中,都能较好地配合教师的教学。

因势利导,借题发挥,还可用到知识的学习上。例如,某教师在上课铃响后走进教室,一名学生正擦黑板,讲台前粉尘弥漫,而其他同学看到教师进来,仍有不少人继续讲话。他正要批评学生,忽然想到这节课讲环境保护,便借题发挥,幽默地说:“同学们,讲台前粉尘飘飘洒洒如瑞雪,教室里吵吵嚷嚷像闹市,这是什么样的学习环境?”学生听他这么一说,马上安静下来,面面相觑、默不作声。他继续问:“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能学好吗?”学生答道:“不能!”“那怎样才能创造好的环境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环境的保护。”通过教师的借题发挥,乱糟糟的场面成了有效的教学资源,转化为教师导入新课的话题,既教育了学生,维护了课堂教学秩序,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的兴趣。

3.顺水推舟,砌阶立点

有的偶发突发事件,教师可以顺水推舟,为学生理解知识搭桥铺路,成为学生思维中的支点、理解知识的台阶。如一位教师教《游园不值》这首诗时,“砰”的一声,一个学生破门而入。老师见此就顺水推舟,就诗句问学生:“‘小扣柴扉久不开,这里为何用‘小扣二字,而不用‘猛扣来表述呢?”有的学生答:“因为是去拜访朋友,用力敲朋友的门,会显得失礼。”也有的同学答:“因为诗人有教养、懂礼貌。”还有的同学答道:“在这里用‘小扣二字,与当时的情境,与这首诗所塑造的氛围是相适应、相协调的,若用‘猛扣一语,就显得不和谐,不协调了”。这时,教师再轻声问破门而入的学生:“你认为大家说得对吗?”该学生自知错了,羞愧地低下了头。该教师巧妙地借用该学生的失礼行为作为支点,铺路搭桥,为学生的思维引路,既教育了其本人,还让大家更好地理解了诗的内涵,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与效果。

4.灵机一动,反向发问

课堂教学是动态生成的过程,无论课前怎样精心设计,实施中总是充满变数,出现各种预想不到的“意外”。由于“意外”事先沒想到,一旦遇上,难免手忙脚乱,惊慌失措,想不出好的办法,反向发问这时就可能派上用场。如某教师讲《第一场雪》这篇课文,时逢下雪。他非常高兴,便利用下雪这一场景来设计教学导入,他的设计是:教师首先问:“同学们看到下雪高不高兴?”待学生回答:“高兴”后,再问学生:“为什么高兴?”由此导入课题。结果问后,许多学生都答:“不高兴。”,有的说:“下雪天冷,手脚易生冻疮,奇痒难忍。”有的说:“下雪结冰路滑,易摔倒。我奶奶就是因下雪摔伤了腿。”还有的说:“下雪结冰,容易发生交通事故。”这一下让该教师懵了,他完全没想到学生看到下雪还不高兴,一时竟不知该如何往下讲。幸亏他灵机一动,反过来问:“有没有看到下雪高兴的同学?”没想到也有不少同学答:“高兴”。这时他再问学生:“为什么高兴?”结果学生不仅回答了各自高兴的原因,一名同学还说,刚才有同学说不喜欢下雪是因为易生冻疮,我告诉你一个偏方:将雪装到密封的瓶子里,到第二年夏天再拿出来,倒在手上反复揉搓,手脚就不会生冻疮了。正是该教师的反向发问,不仅给那些喜欢下雪的同学也有说话的机会,顺利导入了课题,还使课中“生成”出“偏方”,将“意外”变成了“精彩”,让学生既学到了课本知识,还学到了生活知识,真正体现了新课程的要求。

5.借力打力,讨论争辩

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疑不仅是积极思维的表现,也是探索问题的动力。在教学中,教师通过设疑,能激发学生的兴趣,促使学生积极思考,探求知识的奥妙,迸发创新的火花。而有的偶发突发事件,如果巧妙利用,也可以用来设疑激趣,培养学生刨根问底,不迷信“书本”和权威,勇于追求真理的良好品质。如某教师教《金杯之光》这篇课文,他先要求学生弄清“天快亮了,袁伟民仍然坐在那里冥思苦想——中国女排为什么会惨败呢?”这句话中“冥思苦想”的含义。结果一个学生在《汉语成语词典》中查出“冥思苦想”的意思是:形容不做调查研究,关起门来凭主观想象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他喊了起来:“老师,《汉语成语词典》里说这个词是关起门来凭主观想象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不是贬义吗?这篇文章用这个词是不是用错了啊!”该教师听了这个学生提出的问题后,敏锐地捕捉时机,让学生就该问题进行探讨,究竟是作者在文章中把词用错了,还是《汉语成语词典》解释错了。学生于是一边翻看《汉语成语词典》,一边热烈讨论,最后终于得出结论,即“冥思苦想”的本义是“深沉的思索”,在某些特殊语境中,它含有“关起门来凭主观想象解决问题方法”的意思。在《金杯之光》这篇课文中,作者用这个词应是“深沉的思索”的意思,是对袁伟民彻夜不眠,长久沉思的肯定与赞赏。而《汉语成语词典》的解释是以其特殊含义替代本义,是不科学的。该教师针对学生的问题,借力打力,引导学生讨论争辩,不仅促使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入,区分了该词的本义与特殊义,还培养了学生不畏权威,不迷信工具书,大胆怀疑的探究精神。

6.暂时悬挂,淡化处理

出现偶发突发事件,教师不应回避,视若不见,置之不理,而应及时处理。但凡事不能“一刀切”。有的偶发突发事件就宜搁置,让其淡化,或暂时悬挂,待课后再处理。如课堂中学生争吵,互不相让,若教师立即处理,就可能会打断教学进程,导致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又如师生发生冲突,若学生不服,就可能导致矛盾激化;有的同学严重违纪,且个性倔强,一根筋,若教师当场处理,就可能让该学生难以接受,甚至产生严重的逆反情绪。对这样的情况,就宜冷处理,暂时搁置,留待课后处理。以避免课堂失控,矛盾激化等现象的出现。

7.将错就“错”,变“害”为利

教师在教学中或因课前准备不充分,或一时口误,或理解上出现偏差,或因疏忽,没看清内容等,有时出现错误,损害了教师的形象。如教师发现后,能将错就“错”,就可能变“害”为利,不仅无损教师形象,反而会赢得学生敬佩。例如,某政治教师在讲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时,一时口误,把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说成了主导地位。说完后,见一些学生面露疑惑,马上觉察到讲错了,但他不是马上去纠正自己的说法,而是问学生:老师刚才这一说法有问题吗?学生有的回答:“有”,也有的回答:“没有”。该教师再问“若有问题,是什么问题啊?”待学生指出,教师予以表扬后,他再问学生“老师说错了,为什么有的同学没察觉呢?这说明有的同学对这一易错点的理解也存在问题,故而没听出来。”于是,该教师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对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与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进行比较,让学生通过二者的区分,更准确、更深刻的理解知识。一次失误,却因教师将错就“错”,变“害”为利,成了帮助学生区分易混知识的良机。这样,既可以对学生能否区分易混知识予以当堂检验,及时发现,又可以立即引导学生进行分辨,消除学生的误区,因而有时教师可以故意将易错易混点说错,看学生能否发现,是否会分辨,若学生没有发现或不能分辨,就要引导学生讨论,帮助学生准确地把握知识。

8.吹风点火,顺势而为

常言道,真理越争越明。在教学中,有的內容学生的认识模糊,认识肤浅;甚至学生还存在不同的观点与看法,这时,教师若能抓住契机,吹风点火,让学生进行辩论,就有利于学生澄清认识,消除误区。如某教师讲《两块银元》一课时,一学生突然发问:“老师,茶壶不是刘司令和邓政委打破的,他们根本不用赔孙老汉两块银元,干嘛要赔啊。”此言一出,立刻打破了课堂的平静,一些学生表示认可,也有不少学生予以反驳。双方互不服气,强调各自的理由,争论得不可开交。该老师便抓住契机,吹风点火,让学生按赞成与反对分成两大阵营,看谁能说服对方。这一下就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他们纷纷到课文中去寻词析句,寻找根据。并分派角色,相互合作,唇枪舌剑地对阵辩论,这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也使学生更准确地理解了课文内容,消除了一些同学对刘司令和邓政委没打破碗,也要赔两块银元的疑虑,从而深刻地理解了作者这样写的目的与意图。

9.借“船”出海,无疑生疑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设置问题,促使学生不断思考。特别在学生的思维停歇,觉得无疑可探的时候,更需要无疑生疑,激活学生的思维。如某生物老师讲完“蒸腾作用”后,一位学生看到窗外的杨树自言自语地说:这些杨树冬天还在作蒸腾作用吗?教师听到后,立即接过话来问学生:“冬天的杨树还在作蒸腾作用吗?它的叶子在秋天为什么要落下,如果它的叶子不落,到了冬天会怎样?”教师的问题一出,学生的兴趣就来了,通过热烈讨论,他们认识到:杨树是阔叶树,树叶的蒸腾作用非常大,到了冬天,它的叶子落下,才能减少水分蒸腾,安全过冬。否则,天寒地冻,树根吸水困难,树叶的蒸腾作用照常进行,树木就会渴死。正是教师借助学生的一句话,无疑生疑,引导学生思考,促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入,让一堂课意犹未尽,余音袅袅,联想不断。

10.巧借台阶、步步追问

“思”以“疑”为先导,“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巧设疑问,让学生无疑生疑,还要巧借台阶,步步追问,引导学生的思维不断深入。如一名小学生在造句时,对“就义”一词认识模糊,理解不准,结果用错了。该教师不是直接告诉学生错在哪里,而是借此为台阶,不断置疑,穷根究底,步步追问,帮助该学生澄清认识,消除误区。该教师先问:“你在作业中用‘就义一词造句,它是什么意思啊?”学生回答:“是指人死了。”教师再问:“哦,那有人因病死亡也是‘就义啰?”学生一听,自己的回答有问题,赶忙改口:“‘就义是被人杀死的意思。”教师立即反问,“那有人因打架致死也是就义吗?”学生连忙说,“不是”,“为什么呢?”教师问。“因为‘就义是指被敌人杀死。”“噢,那解放军战士在战场上牺牲,可不可用‘就义这个词?”学生语塞,不知如何回答了。这时教师抓住时机点拨学生:“就义”与“死”“牺牲”有共同点,都说明人去世了,但它们又有区别,“死”是个中性词,没有褒贬色彩,而“牺牲”与“就义”都带有褒义,但“牺牲”使用的范围要大,“就义”使用的范围要小,它特指为了正义事业,在敌人面前坚贞不屈而被敌人杀害,所以战士在战场上牺牲用“就义”这个词就不妥,而像刘胡兰宁死不屈,方志敏勇赴刑场,就可用“就义”一词。通过教师借助台阶,步步追问,让学生的认识误区不断暴露,教师才能促使其认识步步深入,准确把握“就义”与“死”“牺牲”等相近词的联系区别,真正理解这一词语。

(责任编辑:朱福昌)

猜你喜欢
教学机智课堂教学教师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秋天在哪里
浅谈数学教学中错误资源的有效利用
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机智的研究
美育教师
浅谈非智力因素对教学机智的重要性
跨越式跳高课堂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