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语文《三顾茅庐》(第一课时)教学实录与评析

2019-07-08 03:48王萍吴红明
教育界·下旬 2019年5期

王萍 吴红明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词和多音字“塞”,重点指导“恭”的书写。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学会抓住关键词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3.初步感知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设计理念】

于永正教授说过:“书不读熟不开讲。”第一课时在整篇课文的教学中有着奠基作用,它是引导学生走进文本,接受熏陶的第一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整体感知课文的关键点,也是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提高语文素养的起始点。可以这样说,没有第一课时的扎实教学,就没有第二课时的精彩纷呈。合理划分课时,是教者必须考虑的问题。

所以本人设计第一课时教学,就是让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聚焦生字词及课文脉络,让学生初步感悟刘备的求贤若渴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并借助课外阅读丰富课文情节,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而深入语言文字,真切感受刘备对贤才的尊重,则在第二课时教学中完成。

【课前谈话】

赏邮票,猜故事。

1.桃园三结义

师:“三结义”中的“三”指哪三个人呢?

2.草船借箭

师:这个故事体现谁的智慧?能具体讲讲吗?

3.空城计

师:诸葛亮采用空城计对付司马懿,利用了司马懿什么弱点?

4.三顾茅庐

师:刘备“三顾茅庐”,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情怀?

【评析:欣赏三国邮票,猜邮票故事,引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四张邮票是精挑细选的,如“桃园三结义”邮票,涉及课文里配角张飞、关羽。“空城计”“草船借箭”邮票暗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谈话环节设计不是仅仅为了缓解师生紧张的心理,更重要的是要成为本篇课文的引子,自然而然引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一、理解课题,引发质疑

1.《三顾茅庐》取材于《三国演义》第三十七回“司马徽再荐名士,刘玄德三顾草庐”。(揭示并齐读课题,指导生字“顾”和“茅”)

2.“三顾茅庐”中的“顾”是什么意思?

3.“茅庐”是什么意思?

师:在文学作品中茅庐里通常住的都是隐居的人,也就是隐士。这里茅庐中住的是谁?(板书:诸葛亮)

师:所以茅庐代指诸葛亮。

4.谁拜访诸葛亮?(板书:刘备)

5.谁来说说“三顾茅庐”的意思?

6.师:围绕“顾”,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生:刘备为什么要拜访诸葛亮?

生:刘备是怎样拜访诸葛亮的?

生:刘备拜访诸葛亮结果如何?

……

【评析:要学好故事,厘清故事脉络是关键。这篇故事的情节相对比较简单,“顾”(拜访)是一条非常明晰的主线,让学生紧扣“顾”来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完成学习任务

(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2)边读边思考前面提出的问题。

2.交流

(1)出示词语:草堂  讨论  策略  尊重  半晌工夫 一个时辰

重点指导:时辰是轻声词 晌的读音

(2)出示词语:蜿蜒起伏 疏疏朗朗 清澈见底 青翠欲滴

诚心诚意 恭恭敬敬 茅塞顿开 如鱼得水

重点指导:

①多音字“塞”。

②指导生字“恭”。

师:大家猜猜看,这是什么字?

师:牛头摆放到供桌上;双手高举,祭拜神灵;怀着

一颗虔诚的心,心变成部。(课件演示:“恭”篆体变成楷体)

师:“恭”怎么写美观?

生:撇捺舒展如同鸟的翅膀。

生:整个字不能掉下来,长横在横中线上方。

……

师:老师送给大家两句口诀——横画往上抬一抬,竖钩偏左腾地方。(课件演示:相应笔画移动)

(师范写,学生描红、临帖。评析。)

【评析:字源识字法不仅帮助学生从汉字本源理解汉字的构造和意义,还帮助学生辨明字形写法的合理、准确,引领学生吸收汉字文化的丰富营养,实现了汉字教学的多重功能。】

3.给四字词语分类:写景、写人

(1)出示词语:蜿蜒起伏 疏疏朗朗 清澈见底 青翠欲滴

①我来读词,你来说景物:

蜿蜒起伏的——巨龙、长城、山冈……

疏疏朗朗的——松林、行人、星光……

清澈见底的——溪流、小河、池塘……

青翠欲滴的——竹林、荷叶、小草……

②我来说景物,大家来读词:

巨龙、长城、山冈——蜿蜒起伏

行人、星光、松林——疏疏朗朗

小河、池塘、溪流——清澈见底

荷叶、小草、竹林——青翠欲滴

③把这些写景的词再带入课文中的句子里读一读,一定可以读得更好。(课件出示文中的一段话)

(2)出示词语:诚心诚意 恭恭敬敬 茅塞顿开 如鱼得水

①(跟读)刘备——诚心诚意 刘备——恭恭敬敬 刘备——茅塞顿开 刘备——如鱼得水

②请你们快速浏览课文,用横线画出这几个词。

師:“如鱼得水”这个词找到了吗?真的找到了?

生:没有这个词,但文中有这个词的解释。

③大家推选几名学生分节朗读课文,最后一小节大家齐读。

④刚才我们整体感知了这篇课文,课文主要讲什么?用上这四个词讲讲,就更了不起了。大家可以跟同桌交流交流。(指导学生说)

师:抓住这四个关键词,我们不仅概括了主要内容,还解决了刚才所提的问题。现在就让我们走进故事中

【评析:对于中年级学生,《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了阅读方面的要求:“能归纳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因此,教学中引导学生抓住四个关键词梳理故事情节,这样既帮助学生较为完整地概括了故事的主要内容,又轻松解决了学生开始的疑问,真是一举两得。】

三、精读品悟,初识人物

1.品读第一节,初识刘备形象

(1)刘备为什么要拜访诸葛亮?课文的第一小节告诉了我们原因。谁来读?(课件出示:第一小节内容)

(2)师:刘备拜访诸葛亮的目的是——

生:统一中国。

师:那当时的中国是什么状况呢?东汉末年,群雄纷争,狼烟四起,中国四分五裂。大家看,北方被曹操占据,张鲁占据汉中,刘璋占据益州,刘表占据荆州,孙权占据江东。(课件演示:地图1)咦,刘备在哪里呢?

生:刘备占据的地方最小。

师:可是他很有抱负,他想——

生:统一中国,兴复汉室。(课件演示:地图2)

(3)师:此时刘备最缺什么?

生:人才。

生:军师。

师:谋士徐庶、名士司马徽都向他推荐了诸葛亮。所以,刘备是诚心诚意地邀请诸葛亮出山辅助。请你再来读第一小节。

(4)师:从哪里看出刘备的诚心诚意?

生:两次。

师:前两次拜访,课文一笔带过,而只详写了第三次。有谁知道第一次拜访的经过,简单说一说。

生:(略)

师:第一次拜访没见着,刘备没有灰心。那第二次拜访谁来讲?

生:(略)

师:是呀,刘备一而再、再而三地去拜访诸葛亮,这就是——

生:(齊)诚心诚意。

(5)齐读第一小节。

【评析:《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应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开展综合性阅读,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因此,让学生联系自己之前的课外阅读来补充课文的情节,既激发了他们的兴趣,又充分肯定了他们的阅读成绩。】

6.师:你感受到刘备是怎样的人?

生1:渴望人才。

生2:求贤若渴。

师:请你把这个词写到黑板上。(板书:求贤若渴)

2.品读第五节,初识诸葛亮形象

(1)刘备两次拜访诸葛亮都没有见着,第三次如愿以偿了吗?(课件出示:第五小节内容)谁来读?

(2)师:诸葛亮出山后,他们的关系如何?

生:亲密无间。

生:刘备对诸葛亮言听计从。

生:刘备把诸葛亮当作良师益友、重用有加。

生:形影不离。

生:情同手足。

师:刘备把诸葛亮当作——,两人——,一起——(学生跟读)

(3)师:他们俩这么亲密,连刘备的两个好兄弟关羽、张飞都“吃醋”了,刘备却说:“孤之有孔明,犹鱼之有水也。”(课件出示句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生: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互相配合读:老师读古文,学生读现代文;老师读现代文,学生读古文)

(4)师:在诸葛亮的扶持下,刘备夺取了荆州,他高兴地说——(课件出地图3)

生:(指名)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师:在诸葛亮的扶持下,刘备攻占了益州,他兴奋地说——(课件出地图4)

生: (女生齐读)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师:在诸葛亮的扶持下,刘备夺得了汉中,他激动地说——(课件出地图5)

生:(男生齐读)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师:在诸葛亮的扶持下,刘备终于建立了蜀汉政权,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他感慨地说——(课件出地图6)

生:(齐读)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

【评析:历史距离学生很遥远,大段的旁白讲解,收效只会微乎其微。怎样才能使学生产生共鸣呢?借助地图的变化,可以让学生对一些地理位置的概况及其历史嬗变形成直观印象,情感也在不知不觉中逐步升华,再通过反复朗读文中的关键语句表达出自己内心感受。】

(5)师:诸葛亮果真非同寻常,你想送给他哪些成语?

生:才华横溢、料事如神、胆大心细、神机妙算……

师:请你们把词板书到黑板上。(板书:才华横溢、料事如神、胆大心细、神机妙算……)

四、延伸拓展,留下悬念

1.诸葛亮为感谢刘备的知遇之恩,他一生追随刘备,为匡扶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课件配乐朗读,出示《出师表》片段)

2.那刘备到底是怎么请动这样一位旷世奇才出山辅助他的呢?我们下节课再来分解。

【评析:在引领学生厘清文章脉络之后,再适时切入重点,设置疑问,抛下话题,引导学生读悟。然后在高潮处、疑难处、矛盾处戛然而止,留下悬念,这样既能激起学生探究的欲望,又为第二课时教学做好铺垫。】

【总评】

一、理清脉络,让初读课文有条有理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注重让学生感悟、体验,忽视对学生概括能力的训练,导致学生在概括时无重点,用读课文替代和概括太简约,不涉及课文要点的现象比比皆是。而概括能力是一项基本能力,直接影响学生对文本的解读,也关系到阅读的质量。中年级正是训练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阶段,这一训练就是培养学生把文章由厚读薄,即培养学生高度的概括能力。王老师依托文章特点,把握文章脉络,形成步步深究的探索过程,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方法指导,设置梯度,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概括能力,这是帮助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有效手段。《三顾茅庐》是一篇历史故事,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果等六大基本因素。因此,概括这些文章的主要内容时,学生只要把这几个要素弄清了,再根据老师给予的几个关键词语串联起要素,就是该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小学生概况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学生的学习能力也是参差不齐的。只要我们在课堂上坚持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一定会得到提高。只有帮助学生理清了文章脉络,学生初读课文时才会有条有理,抓住重点。

二、多元组合,让字词教学有滋有味

小学中年段是培养学生生字书写、积累和运用词语等综合能力的主要阶段。而事实却是进入中高年级后,不少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渐渐淡化了字词教学,只是让学生进行自学,教师仅仅是蜻蜓点水式地检查一下就算了事。其实,中高年级阅读教学不再以识字教学作为重点,并不意味着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缺席,而是教师的主导作用与低年级比较而言发生了变化。中高年级的学生仍然需要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识字任务,指导典型的、难写的字,同时在识字过程中积淀语感,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培养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王老师在学生课前预习和初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的双重前提下,在第一课时的教学中抓住重点易错的字、音进行重点指导。如字形记忆与书写指导的重点是容易出现笔画错误的生字“恭”;认读指导的重点是易读错的“晌”和轻声词“时辰”,还有多音字“塞”。另外,采用多种识字方法,“恭”采用字源识字法,“顾”“茅”采用重要笔画识记法。其他的易记易写的生字完全交给学生自己来完成。

根据中年段衔接过渡的特点,教者应将生字词与教学目标相结合,根据文本特点按音形义、中心、人物、事件发展等方面进行巧妙的归类识记,既为文本阅读扫清字词障碍,夯实基础,又凸显了文章内容和中心,更在潜移默化中逐步培养了学生主动识字、积累探究的能力,让生字词教学在课堂上有滋有味起来。王老师把零散在课文中的8个四字词语有规律地整合在一起,分為写景、写人的两组词。有了语境的支撑,学生的识字过程成了有意义的识记,更容易在相应的语境中复苏。再利用它们在文中的意义联系,可以牵一带二,相互增益。识字教学不宜零打碎敲,应注重整合,编写词串也好,编写语段也好,目的都是给学生提供具体的语境。

三、巧妙剪取,让品读课文有张有弛

一直以来,大家都有困惑:第一课时的公开课上什么内容?解决生字词读写,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梳理文章脉络,这都是毋庸置疑的。但如果仅仅就这么多内容,那第一课时与第二课时的容量肯定严重不均衡。所以大家普遍都选择精讲一小部分内容。很多人认为开头、结果没有太多可挖掘的价值,为了公开课的精彩,大都选择了描写过程的精彩片段。而王老师在让学生进行有效初读后,再进行对话交流,述说感受,形成整体印象。在此基础上再巧妙剪取课文的开头与结尾,设置疑问,抛下话题,留下悬念,成功激起了学生对第二课时的阅读期待。所以,教者要紧扣各学段的教学目标,灵活地采用教学模式,“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不同对象不同法,不同文体不同法,不同文章不同法,只有巧妙剪取,才能让学生品读课文时有张有弛。

四、品味语言,让人物形象有血有肉

文本语言干净凝练,人物个性鲜明。刘备尊重人才、诚心诚意的品质,渗透在字里行间;也体现了诸葛亮洞悉天下大事,胸中早有应对之策的雄才大略。从写作手法看,《三顾茅庐》一文善于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往往借助人物自身的言行和通过周围的环境把人物的思想性格加以体现。因此“抓住人物言行,分析人物个性”成为主要学法,贯穿全文。文中对于刘备、诸葛亮两个人物形象的塑造,不是一蹴而就,而是通过伏笔、照应、渲染、铺垫等手法,像工笔国画的皴皱技法一样,一层一层有条而不紊来完成的。所以,精读课文的起因与结果,也可以形成对人物的初步印象。比如品味“两次”一词,通过人物的行动——刘备一而再,再而三地前去拜访,我们可以感受到刘备对贤才的渴望。又如多次创设诸葛亮辅助刘备取得成功的几个情境,让学生设身处地反复品味刘备的语言:“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从而可以让我们真切感受到诸葛亮的雄才大略。尽管只有简短的两小节,但通过品读关键词句,刘备、诸葛亮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照样显得有血有肉。

五、适度拓展,让文本内容有本有源

拓展阅读是文本阅读的自然延伸和加深。较理想的拓展性阅读是选择与文本内容有机联系的文字材料。名著进入教材,它的任务绝对不是简单的学字、学句,改编后的课文只是一个诱饵,是一个引子,或者说是一个路径。所以,我们要做的,就是引领孩子通过这条小径,看到一个“光亮的世界”——走进“三国”的异彩纷呈之中。如谈话环节,不仅仅是激趣导入的前戏,也是对学生阅读名著方法的指点。又如补充前两次拜访故事,既对人物形象的把握有帮助,又能激发学生对原著探究的兴趣。再如诸葛亮的《出师表》对于学生来说似懂非懂,但同样可以引起其阅读兴趣,这对加深理解文本意义和开阔视野也不无裨益。打开文本这扇窗,引导学生感悟名著的精彩,从而主动走向名著,才是课堂价值最充分的体现。

【作者简介】

王萍,大学本科学历,小学高级教师,多次在校、市开展观摩课,获得第十五届蓝天杯赛课一等奖,参与省级课题一次、市级课题两次,多篇论文在国家、省、市发表或获奖,多次指导学生作文发表。

吴红明,大学本科学历,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工程培养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