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照在养猪生产中的合理应用

2019-07-08 03:42李晓云
农家科技 2019年5期
关键词:合理应用光照

李晓云

摘 要:光照是自然界中对人类及动植物都非常重要的生命因素。世界万物生存都必须光照的影响,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迅猛发展,养猪生产中也越来越重视光照的作用,但是因为饲养者的管理能力及专业技术存在差异性,导致饲养场的经济效益都不太一样。本文主要分析光照的作用,以及将光照合理应用在养猪生产中,供参考。

关键词:光照;养猪生产;合理应用

光作为自然界中重要的生态因子,对动物行为的影响极为明显,对于光照的变化,动物能调节自身做出适当的行为反应。在畜禽饲养管理中,光照对母鸡产蛋性能有着较显著的影响,已引起广泛的重视。但光照在养猪生产中的作用,没有得到充分的认识;光照对猪的健康与生产力的影响,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因此,猪场的光照管理被多数养猪管理者和饲养者所忽视。

一、光照的作用

光是对猪的生存、行为和生产具有直接作用的重要因素之一。红外线和可见光具有光热效应,其中红外线和可见光的长波部分,可调节猪机体的热机能。由于红外线可穿透皮肤达几厘米,使深部组织升温,促进皮肤血液循环,加速新陈代谢和细胞再生过程,因此具有镇痛、消炎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适当接受太阳热辐射、阳光的沐浴不仅让猪感觉到舒爽,同时又有一定杀菌和促进细胞成熟的作用,对某些喜阴性寄生虫也有一定的杀灭或抑制作用,减少皮肤病的发生率。但长时间的阳光直接照射,600纳米~1000纳米的红光可穿透颅骨,使颅内温度升高,导致脑部损伤的“日射病”,猪表现焦躁不安、昏厥、痉挛等中暑症状,严重时会因呼吸和循环障碍而死。眼睛接受过量的太阳辐射,可使水晶体及眼内液升温引起视力障碍、白内障及视网膜脱离等症状。由此可见,酷暑高温时强烈的太阳辐射对猪的体热调节、生产力和健康均不利。相反在寒冷季节则应注意猪场和猪舍的向阳和采光,对于减缓冷应激,促进猪只健康,改善猪舍小气候都有重要意义。

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较强的生物学效应。适当的紫外线照射,可使皮肤中7—脱氢胆固醇变成VD3,从而促进肠道对钙的吸收,促进骨骼生长发育,预防佝偻病;紫外线还具有促进体内代谢作用,从而可以提高猪的生产力和饲料转化率;紫外线还具有杀死细菌、病毒真菌的作用,增强免疫力。但紫外线过量照射会造成猪的皮炎等。

增加夜间光照,便于猪采食,增加营养,促进生长。较充足的光照可促进猪性成熟,有利于猪的发情、配种、妊娠和生长发育。阳光可促进种猪体内VE的吸收及性功能的正常发挥,较长的光照时间可促进性腺系统发育,性成熟较早;短光照,特别是持续黑暗,抑制性系统发育,性成熟延迟。在实际生产中,我们都知道对于个别长期乏情的母猪放到外边晒一段时间太阳后就能正常发情。

强光对猪体脂肪的沉积有减慢作用,暗光可使猪体脂肪沉积加快。光照强度的变化对猪性成熟的影响也十分显著,实践证明,在开放猪舍饲养的猪性成熟显著早于封闭舍内饲养的猪。光照显著影响猪(特别是仔猪)的免疫功能和机体物质代谢。适当延长光照时间或提高光照强度,可增强肾上腺皮质的功能,提高免疫力,促进食欲,增强仔猪消化机能,提高增重速度与成活率。但强光也会引起猪兴奋、烦躁,增加猪的活动时间,减少休息睡眠时间,影响猪的生长发育,甚至出现吃仔和哺乳不良等现象,幼仔的死亡率会增加。弱光使猪镇静,反应迟缓,繁殖率降低,体质下降。

二、光在养猪生产中的应用

光照时间、光照度、光照制度等光环境参数是影响生猪生产的重要环境因素之一,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猪的生产性能。国外学者就光照时间、光强度等对猪的生产性能的影响研究较多,发现不同的光环境对不同类型的猪只有不同的影响。

1.公猪。在一定范围内,延长光照时间可提高公猪的XY,增加光照强度可提高公猪的精液品质。据测定,小公猪从20周龄开始延长光照,26周龄时有73%的公猪能采出精液,而自然光照的小公猪只有26%。种公猪延长光照时间到15小时,XY活动显著增加;在8小时~10小时的光照条件下,光照强度从8勒克斯~10勒克斯提高到100勒克斯~150勒克斯,公猪射精量、精子浓度都显著增加。

2.后备母猪。据报道,持续黑暗下的小母猪性成熟较自然光照组延迟16.3天,比12小时光照组延迟39天,每天15小时(300勒克斯)光照较秋冬自然光照下培育的小母猪性成熟提早20天;光照强度45勒克斯~60勒克斯较10勒克斯光照下的小母猪生长发育迅速,性成熟提早30天~45天。

3.配种及妊娠母猪。在配种前及妊娠期延长光照时间,能促进母猪雌二醇及孕酮的分泌,增强卵巢和子宫机能,有利于受胎和胚胎发育,提高受胎率,减少妊娠期胚胎死亡,增加产仔数。AKno-Hkob应用持续光照,母猪受胎率提高10.7%,产仔数增加0.8头,初生重增加100克。

光照强度对母猪繁殖性能也有明显影响。饲养在黑暗和光线不足条件下的母猪,卵巢重量降低,受胎率明显下降。增加光照强度能提高产仔数、初生窝重及断乳窝重。光照强度从6勒克斯~8勒克斯增加到70勒克斯~100勒克斯,产仔数增加4.5%~8.5%,初生窝重及断乳窝重分别提高4.5%~16.7%和5.1%~12.2%。

光照时间的变化对母猪的繁殖机能也有着重要影响。日照缩短提高猪的繁殖机能,日照延长降低猪的繁殖机能。自然光照时间随季节的变化而呈现有规律的变化,夏至日照时间最长,冬至日照时间最短,从夏至到冬至日照逐渐缩短,从冬至到夏至日照逐渐延长。研究结果表明,冬至之后,随着日照时间的延长,受胎率逐渐下降,到6月份~8月份达到最低,较其他月份降低10%左右。8月份之后,随着日照的缩短,母猪的受胎率又逐渐提高。

4.哺乳母猪及仔猪。给哺乳母猪增加光照强度和延长光照时间,能刺激催乳素的分泌,泌乳量显著增加,哺乳频率提高,从而提高断奶体重。在非常明亮的400勒克斯~500勒克斯、每天16小时光照(8小时黑暗)的环境下,仔猪断奶体重要高于照度较低的环境。据测定,每天18小时光照与12小时光照比较,仔猪患肠胃病者减少6.3%~8.7%,死亡率下降2.7%~4.9%,日增重提高7.5%~9.6%;光照强度从10增至60勒克斯再到100勒克斯(光照时间保持100勒克斯)仔猪发病率下降24.8%~28.6%,存活率提高19.7%~31.0%,日增重提高0.9公斤~1.8公斤;光强增至350勒克斯其效果较60勒克斯的差。

5.断奶仔猪。断奶仔猪在黑暗的情况下不会进食。延长光照周期可对断奶仔猪的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饲料转化率产生影响。在荷兰,Bruininx等人试验,一组8小时光照、16小时黑暗,另一组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平均日增重23小时光照组的平均日耗料量比8小時光照组多1.56×10英磅~5英磅,平均日增重也更高。尽管两周加起来的平均饲料转化效率没有显著差异,但23小时光照组第二周的饲料转化效率高于8小时光照组。

猜你喜欢
合理应用光照
积雪
光映经典
隐蔽的力量
折叠积雪
多媒体技术在高职高专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合理应用
水禽舍的光照及其控制
蛋鸭的光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