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传承美好

2019-07-08 03:46董晓烨
黑龙江教育·小学 2019年5期
关键词:传统美德文字想象

董晓烨

在和学生长久的相处中,我渐渐清晰且坚定地意识到,任何我们希望学生所拥有的美好品质,应该传承的中华传统美德,都不可能通过单纯的说教而实现。学生越小的时候,我们越能体会到“讲道理不如讲故事”。比如我们希望学生做个诚实的人,苍白的几句“告诉”是不能称为“教育”的。如果讲个《手捧空花盆的孩子》这个故事,再和学生去交流他们听故事的感受,就会惊喜地发现,故事里面的“宝贝”,他们都能自己找到,读过故事后,自我教育的效果要远远好于我们硬告诉道理的方式。

阅读,可以让学生不知不觉就受到美德教育。

阅读中想画面,仿佛经历美好。我们在语文课上,常常會用到的一种阅读策略——边读边想象画面。这样的策略可以让学生把文字变得更具体、更形象,也发展了学生对于文字的再造想象能力。同样,一些蕴含传统美德的人物形象和故事,一些美好的画面让学生在积极阅读中通过想象呈现于他们的头脑中,对他们产生的意义比老师直接讲故事,老师直接给画面,或者看美德故事的视频要好得多。

《搭石》一文通过对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描写,赞扬了乡亲们如搭石一样的美好品质“默默无闻,一心为他人着想的传统美德。由于城市里的学生对于搭石所表现的乡间生活缺乏了解,我在阅读中就让他们细细读文字,边读边想象画面。开始学生对于美丽风景的描写想象得更好一些,仿佛看到了清波漾漾、人影绰绰,一行人走搭石的样子。教师引导学生:“把画面看得更真切一些,仿佛看到人们是怎样走的搭石呢?”他们继续想象画面:“前面的脚抬起来,后面的脚跟上来。”大家走搭石必须得步调一致,协调有序。教师继续引导:“ 你仿佛就走进了这样的画面,也和乡亲们一起走搭石,你又感受到了什么?” 学生仿佛看到周围美丽的景色,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听着溪水潺潺的声音,还有人们走搭石发出的和谐的、踏踏的声音。最关键的是,大家都得为别人想,都得保持一致,不能只想自己,才有这么美、这么和谐的走搭石的画面。然后学生带着画面感,再读课文的这部分文字。

这个阅读片段就体现了学生通过想画面仿佛经历文字描写的美好,某种程度上仿佛经历了自己之前所未经历的走搭石,感受到大家心想一处的美好。

阅读中做批注,激活已有积累。学生在阅读中边读边做批注,读到有感受的部分就会想到自己已有的语言积累。还是《搭石》一课,其中有一段文字是描写老人为了摆好搭石,很负责尽心,一定要“踏上几个来回,直到满意了才肯离去”。我看到学生批注:老有老样。老人为忙碌的年轻人着想。读到后面部分,“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伏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学生又批注:年轻人有年轻人的样子!尊老爱老。还有的联系上面的文字批注: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多么和谐!在学生交流自己批注的时候,一个学生说:“以前我对‘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句话并不理解,或者说没什么感受。但是当我读到这段文字的时候,这句话一下子就跳到我脑子里了,说的就是这个画面,就是各种感受。”当时的我都被学生的发言所打动,这就是传统美德在阅读中的传承!这篇课文的阅读批注、交流感受激活了学生已有关于传统美德的相关积累,由不懂不明白变得可理解、可感受,传统美德渐渐植根于学生心中。

阅读中做联结,延伸实际生活。德育不是说教,当然也不能仅仅停留在认识层面和表达层面,要作用于我们的实际生活。传统美德的教育也最忌讳说一套做一套。学生阅读中获取的心灵滋养,应该在生活中实际行动中也开出美丽的花!

记得一次试教《搭石》,一个学生在读出文中那么多美好的同时说了一句:“这个地方的人很善良,不像咱们这个社会,人都是很坏的,都为自己着想。”听了他的话,我也愣了一下。但同时也知道,这个时候还不是和他讨论这个话题的时机。课文学到最后,我再问这个学生,你还坚持自己的想法吗?他有点疑惑。我为他出示了几张照片,照片都来自我们的校园,有清晨微笑问好的同学们,有扫雪的老师们,有大同学为小同学系鞋带,有老师为同学披雨衣……我请学生根据照片的内容或者自己想起来的生活情景,也来说一说校园中或生活中感受到的特别风景。交流后,我再请那位学生聊聊有没有什么新的想法,他笑了:“我开始以为课文里才有那些美好品德,生活里平时听新闻,听大人们警告我们,提示我们的坏人坏事多了,还以为没有这些美好的风景呢。这回我知道了,其实生活中的好人好事也特别多,就看我们有没有去关注。”我又问他:“仅仅是关注吗 ?”他这次马上就意识到了:“其实我们自己也可以做这些美好的事情,成为这样美好的人。为别人着想,也快乐自己!”

我们常说,如何让核心素养在课堂落地。我想,这应该是一个好例子,把美好的种子通过阅读播撒进学生的心田,并让他们在成长中、实际生活中引领自己的行为。以上仅以《搭石》一课为例,说明传统美德如何在阅读中让学生感受到、理解到和指引自己的生活。所有文章必然会承载着一定的情感、思想,如何让学生用恰当的策略读懂,读进心里,是我们语文老师在阅读课中必须做好的事情。因为,阅读传承美好!

(作者单位:哈尔滨市继红小学)

编辑/赵卓然

猜你喜欢
传统美德文字想象
身边的传统美德
快乐的想象
凭借传统技法传承传统美德——评李保均的长篇小说《花农》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用中华传统美德涵养党的道德建设
《弟子规》与传统美德研究中心简介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