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语文课程应注重学生语言素养的形成和发展,语言素养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它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水平有着重要影响。阅读可以开阔眼界,陶冶情操,增强修养。由于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一些问题,因此要充分发挥语文阅读教学的教育功能,探索新形势下的阅读教学策略,完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体系,不断优化初中阅读教学,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关键词:初中阅读;教学优化;语文素养
随着语文教学新理念的提出和阅读教学理念的变化,语文阅读教学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采取多种形式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有效的阅读方法与阅读技巧更高效地进行阅读,融入文章当中,体会作者的真情实感。基于此,本文着重分析了在新课改理念下如何通过优化阅读教学提升初中学生的语文素养。
一、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师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教师的阅读教学仅局限在考试内容上,教学的效果又以学生成绩作为评价标准,违背了教学初衷。
(2)教学目标空泛,对于如何有效开展阅读教学缺乏具体方法与过程的训练、指导,有些老师对课文的解读不够深入,甚至出现偏差和错误,教师上课时把太多的时间花在讲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至于怎么从字里行间解读思想内容,几乎从未考虑。
(3)学情掌握不够准确,不了解学生对于阅读的具体期待与需求,把学生已知当未知,老在重复其已知,不能准确指出他们学习中的“盲点”。课堂中对于学生的启发示范很薄弱,引导不到位,设计的问题不能引发学生思考。
2.学生在语文阅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阅读量少,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很多学生只是把阅读范围限制在指定教材中,只是为了考试而阅读,不是根据爱好选择阅读,在阅读中缺少个性的追求和发展。
(2)学生阅读兴趣不高,在学习中,学生并没有真正感受到阅读的价值,总是处于被动阅读,把阅读当成一种负担,不能细细地去品味阅读,不能从阅读中感受快乐。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
1.营造多元化课堂,激发阅读兴趣
语文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如何让阅读教学有效开展是每一个语文教师的追求,教师应该重视对课堂环境的创造,开设多种语文课堂,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阅读教学的多样性。朗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朗读是学生走进文本的重要方式,更是提升语文素养的重要策略,它能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进而产生心灵的碰撞。在阅读教学中可以采用范读、齐读、评读、诵读等不同方式来调动学生丰富的想象力,要把朗读贯穿于阅读教學的始终。
(2)阅读教学中师生互动交流多元化。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会对课堂气氛起到推动作用,因此教学中教师应该搭建更多交流平台,让学生参与课堂中,畅谈自己的阅读感受,推动阅读教学的民主化,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3)阅读教学中内容的多元化。既要注重课堂阅读,又不能忽视课外阅读,要把课堂阅读延伸到课外阅读,因为它们都是有机的整体,要让学生在阅读中有新的体验、新的感受,阅读理解水平得到提高,渐渐爱上阅读。
2.强化主题活动,拓展阅读空间
阅读活动是学生个性的体现,要强化主题阅读活动,不断拓展阅读空间。
(1)开展经典诵读活动。通过诵读经典,培养学生的语感,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提升学生语文素养。
(2)开展“阅读小报编辑”活动。阅读小报的内容可以是学生的优秀作品,有关语文知识等,力争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通过这样的活动能更好拓展学生阅读空间,提高学生阅读能力。
(3)开展“共读一本书”活动。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拓宽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文化底蕴,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让学生实现从“阅读”到“悦读”的转变。
主题阅读活动不仅能丰富学生的阅读面,还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要从阅读内容、形式、活动等多方面入手,不断创新主题阅读活动,激发学生对主题阅读的认知,凸显他们自己的个性。
3.培养良好习惯,提升阅读能力
阅读积累是学好语文的关键,而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而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应让学生学会多做学习笔记和写阅读日记。良好的学习笔记不只简单地写出对于文章肤浅的理解,更应该深入文章,对于文章所表现的思想、语言、写作方法等方面进行记录。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把握文章的情感以及文章情节走向,有着良好的预见性与理解。而阅读日记主要是记录在阅读过程中的感受与体会,记录下自己的观察与体验,能够不断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让学生品尝成功的硕果,感受到阅读带给他们的益处,让它成为学生阅读成长中的见证。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教师不能替代学生,但是教师在培养阅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上可以也应该有所作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好课堂与课后时间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推动语文阅读教学深入,让学生感受语文阅读的魅力,推动语文阅读教学进一步优化。
4.加强与文本对话,提高阅读实效
阅读就是对话,是读者与文本的对话。传统的阅读教学,学生只是被动接受文本信息,对于文本的理解浮于表面,因此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深入文本,感悟文本,教师要全面了解文本内容,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不能把语文课上成思想政治课,要从形式上来教,真正做到“以文解文”。例如《散步》这篇文章该如何让学生真切感受到一家三代人之间真挚的情感呢?就应该鼓励学生与文本对话,通过阅读文章,自己去细细体会。文中母亲“本不愿出来”,但经过我说服就出来了这为一家三代出门散步提供了可能;春天有些老人挺不住,而母亲却熬下来了,这更显示散步机会的难得;散步过程中发生分歧,我决定照顾母亲走大路,一向很听“我”的话的母亲却主张“走小路”,建议用“背”的办法解决矛盾。通过对文本的解读,让人感受到三代人各得其所享受散步的快乐,从中感悟出以小见大,平凡不凡的道理。
面对文本的思考与感悟,教师必须注重示范,学生必须先自己读,主动发表看法。对话要有 “学”的内容产生,有促进 “学”的目标达成。
总之,语文教学离不开阅读,阅读既是语文教学的一部分,也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助力。阅读教学永无止境,我们应该不断摸索前行,不断推动阅读教学改革,不断优化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为实现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目标做出我们语文教师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日亮.我即语文[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
[2]应永恒.本然语文[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池哲禄(1978—),男,福建尤溪人,中学语文一级教师,本科,政教处主任,研究方向:语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