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晗 赵旭斌
摘 要:大思政视野下的课程属于新的课程观,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中,与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关系密切。基于此,文章以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作为研究对象,从大思政视野中寻找当前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方面存在的问题,通过高校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建设以及互联网新媒体技术构建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新路径。
关键词:大思政视野;大学生教育;文化自信
一、从大思政视野中看待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普遍缺乏文化自信意识,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比较低。大多数学生不了解中华民族精神的主要内容与外在表现,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对自己今后发展没有帮助。受到实用主义的影响,学生们享受快餐文化,导致传统文化的影响力下降,学生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知程度越来越低。
主流文化认同危机。大学生受到多元文化的影响,学生思想越来越独立,个性化日渐突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已经与多元化社会并存,思想相互交融,导致人们对精神文化有了更高的需求。但也出现了主流意识认同弱化现象,学生们甚至对主流文化产生疑惑。
二、大思政视野下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路径构建
1.坚守高校课堂教学作为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主阵地
作为教育的主阵地,课堂教学十分关键,文化自信教育离不开教师对知识的传播。建议学校为学生们开设思想政治理论课,提高课程质量,将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实践中。要求教师认真研究教材,科学设计课程内容,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课程体系中,坚持科学谨慎的态度对待中国传统文化,弘扬文化精髓,通过讲授传统典故让学生们了解故事中的内涵,加深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建议教师创新教学手段,为学生开展实践教学,让学生通过课外活动读懂书中的文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有新的认识,从而树立文化自信,发挥思政课主阵地作用。
2.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认同感
良好的文化环境对学生的思想起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与校园文化建设密切相关。建议学校开展文化育人实践基地,将其作为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摇篮。学校可以完善校园建筑设施,建立纪念雕塑,也可以为各个建筑以传统名言警句命名,使学生感悟建筑内在文化底蕴,让建筑影响着自己的行为与思想。学校还需要做好文宣工作,利用校报、网站、校园广播宣扬传统文化,也可以通过校园官方微博和微信平台弘扬民族精神,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学校可以组织社团活动,开展经典诗歌朗读活动,提升大学生文化涵养,帮助学生增强对文化的认识,从实践中提高文化自信。
3.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文化自信,化解主流文化认同危机
教育者在进行社会主义文化教育的同时,可以根据大学生发展特点,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将社会主义文化中的理念内容转化为声音或者视频。通过互联网技术,采用微课或者慕课对学生进行文化教育,将中国传统故事讲得生动形象,学生们从网络中感悟传统文化,接受社会主义文化的熏陶,无形中增强文化自信。越来越多的学生开始依赖智能手机,学校可以通过掌上通搭建网络社交群,加强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扩大大思政视野下教育影响力。利用新媒体技术传播传统文化思想,帮助大学生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三、结语
在全球化背景下,学校教育工作者需要创新教学思路,立足于大思政视野,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发挥文化育人的功能,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对学生展开思想政治教育时,不断强化文化认同感,培育民族认同意识,让学生们无形中产生民族使命感与责任感,能够正确看待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在世界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
参考文献:
[1]夏春荣.大思政视野下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路径[J].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19(1):14-16.
[2]顧恩平.课程思政视野下大学生文化自信教育路径研究[J].阴山学刊,2018(3):107-112.
作者简介:张晗(1993—),男,浙江金华人,助教,本科,研究方向:思想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