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室护理干预对预防胃肠道手术切口感染的临床价值研究

2019-07-08 09:11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9年17期
关键词:胃肠道无菌例数

袁 雨

(江苏省中医药研究院,江苏 南京 210028)

据相关研究表明,[1]胃肠道疾病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极易引发切口感染的现象,且术后并伴体温升高与切口疼痛等症状,甚至可对患者脏器功能与预后造成影响,因此做好胃肠道手术患者治疗期间的护理已成为临床护理人员的一项重要任务。经临床深入研究后发现,手术期间操作不当或是环境不达标等均可诱发患者术后切口感染,若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则可有效控制手术期间的感染因素,为患者手术切口的愈合提供保障[2]。基于此,我院在76例行胃肠道手术治疗患者中主要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现分析临床价值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行胃肠道手术的76例患者(均为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期间),以不同的护理方式作为分组方法,将选择手术室常规护理的38例患者设为参照组,而选择手术室护理干预的38例患者设为研究组。纳入标准:于我院接受胃肠道手术治疗患者;患者知晓且资源加入此次研究,排除标准:存在精神疾病或是任职障碍患者;不配合或中途退出研究者。参照组男女比例为20:18;年龄范围在26~4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25±1.44岁;疾病类型:阑尾炎6例,胃癌9例,直肠癌13例,急性腹膜炎10例。研究组男女比例为22:16;年龄范围在26~48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0.31±1.52岁;疾病类型:阑尾炎5例,胃癌13例,直肠癌9例,急性腹膜炎11例。在性别、年龄及及疾病类型比较上两组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参照组接受手术室常规护理,即术前护理人员协助其完善各项检查,术中调节手术室温度,帮助患者做足手术准备,术后告知患者注意事项等。

研究组则接受手术室护理干预,具体内容:(1)术前准备:清洁患者皮肤,并处理其毛发,彻底消毒手术器械与手术室环境,确保于无菌状态下为患者进行手术治疗;(2)改进术区消毒方法:在打开腹腔与胃肠道后分别使用全层保护器与保护垫保护切口,避免外界因素污染切口,并应用生理盐水冲洗皮肤与皮下组织;(3)实施无菌操作:术中医护人员需保证应用规范的操作进行手术治疗,在穿上手术衣后仅可接触无菌物品,并且不可再次使用污染物。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切口愈合与切口感染情况进行观察,其中,切口愈合分为三个标准[3]:(1)甲级:切口愈合良好,无不良反应发生;(2)乙级:患者皮肤血肿,但无化脓现象;(3)丙级:切口红肿并化脓。切口感染判定标准[4]:患者切口已化脓,需二次接受切口引流与重新缝合切口。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均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计数指标采用(%)表示,行 检验;若检验结果显示P<0.05说明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3]。

2 结 果

比较表1数据可见,两组乙级愈合例数相等(P>0.05),但研究组甲级愈合例数均多于对参照组,且丙级愈合例数、切口感染例数均少于对参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组切口愈合与感染情况比较(%)

3 讨 论

为实现预防手术切口感染的目标,我院通过手术室护理干预帮助研究组患者做好术区皮肤清洁工作,并通过消毒手术室环境与手术室器械,保证手术室环境处于无菌状态,以此降低切口感染的风险[5]。同时,对消毒方法进行改进,有利于保护患者手术切口不受外界因素的污染。在手术过程中,医护人员均严格遵循无菌原则开展手术治疗,可从本质上控制或阻断污染物的传播,促使患者接受治疗后切口尽快愈合,以实现预防感染的护理目标。故此次研究数据显示:两组乙级愈合例数相等(P>0.05),但研究组甲级愈合例数均多于对参照组,且丙级愈合、切口感染例数均少于对参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由此可见,在胃肠道手术过程中实施手术室护理干预,可发挥保护患者切口的作用,值得应用。

猜你喜欢
胃肠道无菌例数
胃肠道间质瘤的CT诊断价值
二维超声与四维超声联合诊断产前胎儿畸形的临床价值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新型一次性无菌治疗巾的设计及应用
超声诊断小儿胃肠道淋巴瘤合并肝肾转移1例
更正
朱顶红快繁无菌体系建立的研究
柘木提取物对胃肠道肿瘤的抑制作用
一次性使用无菌冲洗器在腮腺造影中的应用
眼外伤迟发性继发青光眼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