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 莉,李艳华,张莹英
(榆林市第一医院,陕西 榆林 718000)
低氧性呼吸衰竭(HRF)的致病原因是肺部换气期间发生氧合功能障碍,其发病机制包括V/Q(通气/血流)比例严重失调和低通气/低肺泡等[1]。其疾病进展极快,机体无法快速代偿,若治疗不当或延误会导致死亡等后果。氧疗技术是其常规疗法,而NHF是新型氧疗方法。研究中以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入本院治疗的88例HRF患者为主体,旨在探究NHF在HR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如下:
以2018年1月-2019年1月间入本院治疗的88例HRF患者为研究主体。经伦理委员会直接审查,且得到批准。随机分成A组和B组,均是44例。其中,A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范围是41-85岁,平均(66.48±1.75)岁;病程范围是3-16d,平均(6.21±0.77)d。B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范围是42-86岁,平均(67.65±1.23)岁;病程范围是4-15d,平均(6.77±0.43)d。上述数据对比并无差异(P>0.05),可比较。
B组给予NPPV治疗:使用无创呼吸机行NPPV治疗,呼气末正压设置为2-10cmH2O,潮气量设置为7-10ml/kg。根据具体情况适度调整患者的给氧浓度,确保其脉氧饱和度在93%-98%间,同时加用湿化处理。
A组给予NHF治疗:初始温度设置为37℃,氧浓度设为0.5,流量设为40L/min。将吸入氧的实际浓度进行适度调节,使SaO2(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2%水平。待其呼吸循环趋于稳定后可将流量调为20L/min,吸氧浓度调为0.3。吸氧途径改为鼻导管,若SaO2处于92%-95%间,并持续12h以上,则可停止治疗。
观察患者的pH、MAP、SaO2、HR(心率)、PaO2、PaCO2和RR(呼吸频率)等指标;记录患者的死亡率。
数据通过SPSS16.0软件加以处理,相关指标用(±s)表示,行t检验,死亡率用(%)表示,行x2检验,若P<0.05,则说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A组的pH、MAP、PaO2和PaCO2等指标均优于B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1。
A组的死亡率为2.27%(1/44),B组为13.64%(6/44)(x2=3.880,P=0.049)。
表1 对比相关指标(±s)
表1 对比相关指标(±s)
指标 A组(n=44) B组(n=44) t P pH 7.39±0.06 7.42±0.07 2.158 0.034 MAP(mmHg) 80.66±7.42 73.49±7.19 4.603 0.000 SaO2(%) 96.79±1.42 97.11±2.06 0.848 0.399 HR(次/min) 89.01±10.44 90.06±10.49 0.471 0.639 PaO2(mmHg) 96.15±10.66 121.24±14.92 9.076 0.000 PaCO2(mmHg) 40.22±4.96 37.68±4.15 2.605 0.011 RR(次/min) 24.46±3.77 23.15±3.51 1.687 0.095
HRF是呼吸系统的高发疾病,发病原因是小气道塌陷,患者腹压升高后,膈肌明显上抬,易引发呼吸困难等症状[2]。呼吸系统疾病的病程较长,HRF患者常伴有反复发作等特征,治疗难度较大,根治性较差。其治疗原则是提高肺通气功能,消除低氧血症表现。NHF对该病的治疗优势明显,其能够增加Vex(呼气末肺容积),进而避免出现解剖死腔,可提高患者的呼吸功能。且操作相对简单,耐受性佳,舒适度好,具有较高的实用性[3]。
但需注意的是,若在NHF治疗期间发生以下情况,需立即改用NPPV或有创通气治疗:①pH低于7.3,或治疗期间的PaCO2水平出现进行性上升现象;②患者伴有焦虑情绪或意识障碍;③气道分泌物明显增多,且出现排痰困难症状;④呼吸机衰竭或是疲劳;⑤心跳或呼吸骤停;⑥低氧未得到纠正;⑦血流动力学波动明显,需进行血管活性药治疗[4]。
结果为:A组的pH、MAP、PaO2和PaCO2等指标均优于B组(P<0.05);死亡率(2.27%)低于B组(13.64%)(P<0.05)。与王天立[5]等研究结果基本一致。可见,NHF能够改善HRF患者的相关指标,缩短其病程,促进其疾病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