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雪琳,陈 哲,林泳希
(中山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广东 广州 510000)
儿童口腔就诊患儿将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恐惧情绪,患儿将会在接受诊疗的过程中出现并不配合的情况,甚至出现反抗情绪[1]。牙科焦虑症在临床上指的是患儿在接受口腔治疗的过程中,将会出现紧张、不安、害怕、焦虑以及恐惧心理等心理情绪,在治疗的过程中将会表现出抗拒、尖叫、逃避等行为活动。我国发生畏惧症的几率可达85%左右,在儿童口腔疾病的诊疗过程中将会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口腔医生的工作难度[2]。本次研究通过选择我院在2017年8月~2018年8月所收治的140名门诊儿童牙科患儿,通过采取常规和心理诱导的临床护理,具体研究结果如下。
本次研究是在患儿家属的知情同意下开展,选择我院在2017年8月~2018年8月所收治的140名门诊儿童牙科患儿,将其按照所采取的护理方法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参照组,每组分为70例。其中,研究组男性38例,女性32例,年龄4-10岁,平均年龄(7.2±2.8)岁;参照组男性40例,女性30例,年龄4-10岁,平均年龄(6.2±2.3)岁。两组患儿资料经过对比,差异并不存在统计学的意义(P>0.05)。
1.2.1 参照组采取常规的护理方法。
①术前协助患儿上牙椅,做好术前用物准备。③术中四手操作配合医生完成治疗。④术后对患儿及家属做健康宣教。
1.2.2 研究组在参照组的基础上采取心理诱导的方法
①术前护理:运用诊室摆放的玩具等东西,转移患儿对于医疗器械的注意力;善用儿童化语言分散患儿注意力,积极对患儿心理情绪的了解和分析,并且建立和谐的护患关系;和患儿进行言语互动,亲切和蔼,抓住患儿的好奇心,通过卡片,贴纸,玩具等等方法消除患儿的畏惧心理,给予信心和勇气。②术中护理:护士为患儿讲故事,数数等方式转移注意力,并夸赞患儿。或者诊室适当播放儿歌或者动画片,能够有效掩盖刺耳的钻声。③.术后护理:安慰并表扬患儿,赠予小礼品,让患儿知道因为自己勇敢的配合,才能顺利完成治疗,使其在往后治疗中更加自信,消除畏惧感。
收集并统计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并且对比研究组和参照组患儿的畏惧症的发生几率以及干预前后口腔焦虑症评分。
本次实验过程中,借由版本为SPSS21.0的统计学软件,总结归纳并分析两组儿童口腔患儿临床保护治疗所涉及的各项数据资料。计算结果显示P<0.05则说明数据差异显著至存在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畏惧症的发生几率47例(67.14%)显著低于参照组63例(90.00%),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见表1:
表1 两组畏惧症的发生几率比对[n(%)]
治疗前研究组口腔焦虑症评分(21.1±3.2)分,参照组为(20.8±4.1)分,T值=0.483,P值=0.630,治疗前口腔焦虑症评分并无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口腔焦虑症评分(8.4±3.5)分显著低于参照组(10.2±4.8)分,T值=2.535,P值=0.012,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
临床认为,通过在口腔诊治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医务人员与患儿以及患儿家属之间的联系和互动,进而减轻患儿的焦虑和恐惧等心理情绪,不断提高患儿的配合度和依从性,并且加强患儿以及患儿家属对于口腔知识的认知。近几年来,临床上通过采取心理诱导的临床护理,能够减少患儿畏惧症的发生。由于儿童心理特点十分突出,加之年龄较小,惧怕医生的检查和治疗,甚至拒绝接受口腔治疗[3]。因此,为了消除患儿的恐惧心理,则需要积极给予心理诱导的护理管理模式,通过声音控制以及全身制动等方法,加强对于患儿的心理抚慰,进而更加利于改善患儿的诊疗合作程度[4]。经过大量的研究,得出:研究组畏惧症的发生几率47例(67.14%)显著低于参照组63例(90.00%),治疗后研究组口腔焦虑症评分(8.4±3.5)分显著低于参照组(10.2±4.8)分,且对照均存在P<0.05,有统计学上的意义。由此可见,临床上通过采取心理诱导的临床护理,能够减少畏惧症的发生,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患儿的焦虑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