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马哈系统护理干预人工流产后关爱项目的应用研究

2019-07-06 15:39马忠平杨虹
中外医学研究 2019年4期
关键词:应用研究

马忠平 杨虹

【摘要】 目的:探讨奥马哈系统为框架下的护理模式干预在人工流产后关爱项目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720例人工流产后的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人工流产后关爱项目(PAC),研究组患者实施常规的PAC护理同时给予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干预,对两组患者于人工流产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以问卷调查形式评定。结果:研究组知识知晓率、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且不同时间EP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人工流产后PAC项目中实施奥马哈系统为框架的护理干预模式在PAC项目中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奥马哈系统护理干预; 人工流产后关爱项目; 应用研究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4.04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4-00-03

Application of Omaha System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Post-abortion Care Project/MA Zhongping,YANG Hong.//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9,17(4):-99

【Abstract】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application value of Omaha system as a care model intervention in the post-abortion care project(PAC).Method:The 720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he study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The control group carried out the routine PAC.The patients in the study group carried out routine PAC nursing and given the intervention of the Omaha system nursing mode.One week,one month and three months after induced abortion,the two groups were assessed by questionnaire.Result:The knowledge and satisfaction of the study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and the EPDS score in different times were lower in the control group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differences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Omaha system in the PAC project after abortion is effective in the PAC project and worthy of promotion.

【Key words】 Omaha system nursing intervention; Post-abortion Care; Application research

First-authors address:Yidu Maternal and Child Health Hospital,Yidu 443300,China

隨着近年来护理模式的转变,奥马哈系统护理干预模式在临床护理的应用已引起了护理工作者们的关注,笔者检索CNKI、维普智讯和万方数据库,尚未发现国内对于奥马哈系统护理干预在PAC中应用的报道,为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笔者应用奥马哈系统护理干预对人工流产后患者关爱项目(PAC)进行科学分类干预,从患者的患者的满意度,知识知晓率等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而EPDS评分呈下降趋势。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笔者所在医院就诊的720例人工流产患者为研究对象,所选患者均符合人工流产指征,既往无不良孕产史,无精神病及脑部外伤史。其中2017年1-6月就诊的36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PAC,为对照组,2018年1-6月360例患者实施常规的PAC护理的同时,给予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干预,为研究组。对照组患者年龄20~32岁,平均(28.56±1.52)岁,其中已婚302例,未婚58例;研究组患者年龄19~31岁,平均(28.51±1.55)岁,其中已婚305例,未婚5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PAC常规指导,研究组在PAC指导中应用奥马哈系统的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2.1 PAC常规指导 营造亲切友好的气氛,给予患者心理情感上的支持,为患者讲解人工流产对女性身心健康的危害,以及可能产生的并发症,并进行常规避孕方法的指导[1]。

1.2.2 问题分类 在患者人工流产后1周、1个月及3个月根据奥马哈系统的问题分类系统分阶段对患者进行评估:包括健康现状、心理因素、认知能力、生理需求等范畴的评估,根据患者对存在的护理问题具体描述,由护理人员进行整理,拟定出相应的护理措施进行护理干预。

1.2.3 分类系统 (1)环境:提供独立温馨的一对一健康咨询门诊,由具备高级职称的护师担任独立的咨询服务。(2)心理社会:了解患者在生育及避孕知识方面的困惑,对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性行为教育,进行避孕知识的相关宣教。(3)生理:讲解正常的生理周期,指导患者在正常生理周期内进行“安全期”避孕。(4)健康相关行为:讲解人工流产及不良生育对女性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的危害,寻找妊娠及避孕失败的原因,讲解各种避孕措施的优缺点及适宜人群。帮助患者选择适宜的避孕措施。

1.2.4 干预系统 (1)心理干预:意外妊娠使患者产生焦虑,不安情绪,应建立一对一的健康咨询服务,这是建立在充分信任的基础上,患者可以全身心的倾诉,从而针对患者心理结点,对症下药。(2)认知干预:从心理结点出发,寻找避孕失败的原因,让患者了解不良妊娠对女性身心健康的危害,可能产生的并发症,以及多次流产对再次妊娠可能带来的不良结局。(3)健康宣教:再次普及常用避孕方法、注意事项及适宜人群,针对性的为患者讲解适宜避孕措施,消除心理障碍,维护和谐的夫妻性生活状态。最后着重强调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回访的必要性及重要性。

1.2.5 回访 1周、1个月及3个月回访分别采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评估两组患者心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调查两组患者对避孕知识知晓率及服务满意度。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 总分30分,评分≥13分诊断为产后抑郁,评分<13分为正常[2]。

1.3.2 避孕知识知晓率 评分<60分为不知晓,60~80分为基本知晓,>80分为完全知晓,知晓率=(完全知晓+基本知晓)/总例数×100%。

1.3.3 满意度 制定相关的满意度调查量表,<80分为不满意,80分~90分为基本满意,>90分为很满意,满意度=(很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后EPDS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在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EP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避孕知识知晓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避孕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研究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PAC是保障妇女生殖健康,家庭和谐的重要措施,开展PAC服务就是希望能降低非意愿妊娠率、重复人工流产率及人流手术并发症,提高生育年龄妇女的生殖健康[3]。而随着现代护理模式的深入转变,已经由基础护理,整体护理向新型护理体系—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迈进,它赋予了现代护理较强的时代护理特征,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是由美国奥马哈访视护士协会发展的一个以社区护理实践为对象的新型护理实践分类系统[4]。在PAC项目中笔者运用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根据观察组患者EPDS评分在术后1周、1个月及3个月低于对照组,术后避孕知识知晓率及满意度调查均高于对照组,其具体分析及总结如下。

3.1 不同时期的护理干预要点

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是一个以解决问题作框架的系统,是由问题分类系统、干预系统及效果的问题评分3个部分组成,问题分类系统又包括环境、心理社会、生理和健康相关行为4个领域的42个健康条目;干预系统把护理干预分为4大类,包括健康教育、指导和咨询、治疗及程序、个案管理和监测;效果的问题评分主要是用来评价患者的认知、行为和状况3个方面的护理效果[5]。在PAC项目中运用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也正是循证医学、循证护理的核心所在,构建了评价-干预-评价系统,本研究中,在术后1周、术后1个月及3个月的回访中,针对不同的护理问题进行护理评价(诊断),从而采取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在既定的时间做出终末评价(诊断)[6-7]。术后1周,主要护理问题以出血为主,通过耐心讲解子宫内膜的脱落周期,区分正常出血和异常出血;术后1个月,主要护理问题以月经正常来临,防止宫腔粘连为主,主要区分月经来临腹痛与宫腔粘连腹痛特点、腹痛的程度、正常月经与异常月经的区别。术后3个月,主要护理问题以少数心理问题为主,避孕方式的再次指导,再次生育的指导等。

3.2 PAC项目的护理服务更人性化,更完整

在PAC项目中运用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使护理服务从院内延伸向了院外,从而不仅对人工流产这个手术在大众认知上有了一个更完整、更准确的定位,也是充分尊重患者的意愿,为患者提供了整体、个体多样化的连续性护理服务,使围手术期护理更全面,特别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使护理工作更细致,这也是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的精髓所在[8-10]。更是PAC項目在实施中的一大亮点。

3.3 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在PAC项目实施中的影响因素

PAC项目中运用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其影响因素有患者对护理人员的依从性、夫妻间的感情因素及家庭的经济状况等多个方面。

在临床研究中笔者应用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对人工流产后患者PAC项目中进行干预,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EPDS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知识知晓率和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应用奥马哈系统护理模式干预下的PAC项目明显优于常规PAC项目,既遵循了循证护理的核心,又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可操作性强,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丽,卢春洁,王福乡.PAC在人工流产术后关爱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4):1973-1974.

[2]胡海萍,吴志国,吴荣琴.上海市闸北区孕产妇焦虑、抑郁症状发生率及相关因素[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14,22(1):111-113.

[3]吴尚纯,刘庆.流产后避孕的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4(28):249-250.

[4]彭易,王岚,邹静.奥马哈系统在慢病管理中应用研究进展[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12):1499-1502.

[5]陈银喜,黄爱荣,赵小萍.奥马哈系统干预在预防产后抑郁症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2):75-76.

[6]王旖磊,胡雁.循证护理能力的概念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11):971-974.

[7]金美玉,刘亚芳.流产后关爱服务对女性人工流产后有效避孕的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6,24(3):201-203.

[8]郭沛沛,刘玉玲,汤福想,等.2956例人工流产女性现状分析及人工流产后关爱服务在生殖健康中的作用评价[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24):2982-2985.

[9]杨静.流产后关爱(PAC)在意外妊娠女性流产后护理中的应用研究[D].苏州:苏州大学,2015.

[10]黄金凤,黎荔,龙茜.流产后关爱对人工流产女性避孕方法选择的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4,22(9):641-643.

猜你喜欢
应用研究
云计算虚拟化技术在电信领域的应用研究
节奏训练在初中音乐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旅游管理教学中情境教学法的应用研究
无线传感器网络优化的应用与研究
PPP模式在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进驻数字课堂的新兴教学媒体
AG接入技术在固网NGN的应用研究
空域分类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