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华
【摘要】 目的:觀察探究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肛肠科接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接诊顺序标号将其分为两组,各29例,两组患者均行益生菌(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治疗,观察组施加美沙拉嗪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症状积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93.10% vs 72.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字2=4.350,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3.45% vs 20.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给予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效果明显,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及预后,提高了治疗有效率,对病患早日康复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 美沙拉嗪; 益生菌; 溃疡性结肠炎; 疗效
doi:10.14033/j.cnki.cfmr.2019.04.01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9)04-00-02
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肠道慢性非特异性疾病,病变多始于直肠,逐渐向黏膜及黏膜下层蔓延,且病程较长,容易反复发作[1]。目前,多数研究者认为疾病的发生是由于自身免疫、基因及外源物质引起宿主反应三种因素相互作用而导致的[2],另一种说法认为心理因素对疾病的痊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近年来,对该病的治疗以抗炎、调节免疫为主。本次研究选取笔者所在医院肛肠科2016年4月-2017年4月接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8例,应用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观察联合治疗方案对该疾病患者的疗效,研究取得了较好的结果,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如下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笔者所在医院肛肠科接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5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接诊顺序标号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所有患者均行肠镜及病理检查,且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符合溃疡性结肠炎的诊断标准。其中观察组男16例,女13例,年龄24~47岁,平均(34.31±8.93)岁,病程0.6~7.5年,平均(3.67±1.74)年;对照组男18例,女11例,年龄25~45岁,平均(35.45±11.32)岁,病程0.5~7.7年,平均(3.94±1.91)年。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病程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愿意接受和配合治疗。
1.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在治疗前均进行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及腹部彩超等常规检查。对照组患者采用酪酸梭菌肠球菌三联活菌片[批准文号:国药准字J20110038,生产企业:Toa Pharmaceutical Co(日本)]治疗,3次/d,2片/次。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美沙拉嗪(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19980148,生产企业:葵花药业集团佳木斯鹿灵制药有限公司,0.25 g×24片),3次/d,1~2片/次。疗程均为2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症状评分。根据患者症状的缓解情况等将其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消失,经X线平片检查发现液气平面、积气均消失,黏膜未出血;有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经X线平片检查发现液气平面、积气已基本消失,白细胞数量减少;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没有改善,或有严重趋势。症状积分:0分为无症状,1、2、3分分别为轻、中、重度,分数越高,则表示症状越明显。
1.4 统计学处理
将两组患者的相关数据代入SPSS 21.0软件包当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总有效27例(93.10%);对照组患者总有效21例(72.41%),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350,P<0.05),见表1。
2.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在1年的随访中发现,观察组患者出现体温地热症状1例(3.45%),对照组患者出现体温地热症状6例(20.69%),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观察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4.062,P<0.05)。
23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评分对比
观察组大便性状、排便不尽感、腹部不适等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目前在医学界还未完全明确,大多数研究者认为该疾病可能与感染、饮食不当、免疫功能异常、肠壁血循环障碍等因素有关[4],单一因素或多种因素都会引发该疾病的发生。临床症状以腹胀、腹泻为主,伴随有血、脓和黏液的粪便,排出时会有阵阵疼痛感,重症患者每日至少排泄5次,且有发热、高温症状,脉动率超过90次/min[5-6],易引发中毒性结肠扩张、肠穿孔、大出血、小肠炎等并发症[7],再加上症状反复出现,且没有特异性,给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治疗效果往往难以令人满意,这对于患者病情恢复而言是极为不利。因此,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抑制炎症因子的滋生,保护胃肠黏膜,达到调节患者自身的免疫功能,进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研究资料显示,肠道菌群失调是引发溃疡性结肠炎的一大重要原因。益生菌可使有害菌得以有效抑制,改善患者肠道的微生态环境,进而抑制有害菌生长,促进正常菌群的平衡;肠道菌丛能产生抗菌活性物质,如有机酸、过氧化氢、细菌素等,修复、重建一个能抵御外界病原侵犯的肠道生物屏障,有助于提升肠道活力;激发双歧杆菌,使其繁殖,增强身体免疫力[8-9]。与此同时,益生菌还能使免疫活性细胞分泌的炎性细胞因子数量降低,达到调节肠道免疫功能的作用,使肠道的应激反应得以减轻。美沙拉嗪是一种5-氨基水杨酸制剂,能有效抑制中性粒细胞的脂肪氧化酶活性,使IL-2释放量减少、IL-10释放量增加[10],同时抑制血小板活动因子的合成,对肠壁的炎症治疗有着显著作用,还能保护肠黏膜上皮细胞,阻止炎症因子的攻击和入侵,起到抗炎功效[11]。两药联合使用不仅能恢复患者肠道微生态平衡,还能排除肠道内病原微生物,相辅相成、相互促进[12]。鉴于两种药物的作用机制不同,研究对58例患者进行了对比研究,不难看出,联合治疗的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对比:观察组(93.10%)高于对照组(72.41%);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3.45%)低于对照组(20.69%);临床症状对比:观察组各项指标值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药物治疗外,还应给予常规治疗:(1)保持充足睡眠,补充人体所需的蛋白质,胃肠道的摄入时不可食用牛奶和乳制品;(2)及时补给营养液和血容量,改善组织缺血缺氧症状;(3)给予抗生素治疗,防止交叉感染;
(4)予以静脉注射适量的肾上腺皮质激素等[13]。
综上,将综合治疗应用于溃疡性肠结肠炎中,能使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缓解,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减少了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过程安全有效,可作为患者治疗的首选方案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白冰.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5,9(21):97.
[2]梁金仙.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IL-23/IL-17炎症轴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0):1434-1435,1438.
[3]陈静,袁明勇,张雪莲,等.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其对炎性因子、应激蛋白和氧化应激水平的影响[J].医学研究杂志,2016,45(12):57-61.
[4]劉培香.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临床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7):2352-2353.
[5]朱永湘.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观察[J].世界临床医学,2016,10(23):94,96.
[6]孙巍.益生菌与美沙拉嗪联合应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4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21(17):135-136.
[7]叶俊.美沙拉嗪联合益生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疗效分析[J].内科,2017,12(6):819-820.
[8]蒋波.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分析[J].心理医生,2017,23(29):170-171.
[9]杨晓丽.探究益生菌合并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J].医药前沿,2017,7(26):159-160.
[10]马骥.益生菌搭配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J].医药前沿,2017,7(22):159-160.
[11]行亚峰,雷晓民.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14):22-23.
[12]张会爱.益生菌和美沙拉嗪治疗轻、中度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安全性评价[J/OL].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82):16048-16050.
[13]杨庆.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分析[J].医药前沿,2017,7(5):356-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