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背景下高职教育输出助推经济国际化的若干思考

2019-07-05 15:46凌镜
教育与职业(上) 2019年1期
关键词:输出高职教育一带一路

[摘要]“一带一路”为我国经济国际化带来了良好机遇。文章基于高职教育服务“一带一路”的独特性视角,以浙江省为例,分析高职教育输出存在的问题,并梳理高职教育输出助推经济国家化的主要路径,包括实施适应企业“走出去”的针对性人才培养改革、加强有利于我国高职教育输出的师资培养、开发服务于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课程资源、开展对接经济国际化的社会培训平台建设。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为高职教育输出提供支持和保障的建议:建立支持高职教育输出的统一协调机制、搭建鼓励高职教育输出的协作与交流平台、出台引导高职教育输出的扶持政策。

[关键词]“一带一路” 高职教育 输出 经济国际化

[作者简介]凌镜(1980- ),男,浙江兰溪人,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国际商务学院院长,副研究员。(浙江 金华 321017)

[中图分类号]G7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9)01-0032-05

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要求我国经济不断提高国际化水平。浙江省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前沿地带,其对外开放程度处于全国前列。2017年,浙江省实现进出口总值2.56万亿元,同比增长15.3%,规模稳居全国第四位,增速在沿海主要外贸省市中居第二位。同时,浙江省的高职教育也较为发达。高职教育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我国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提供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支撑。同时,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经验、发展成果对发展中国家具有较强的指导和借鉴意义,职业教育的输出可以在服务“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大有作为。笔者基于高职教育服务“一带一路”的独特性视角,以浙江省为例,分析目前高职教育输出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高职教育助推经济国际化的主要途径及其支持保障建议。

一、“一带一路”为经济国际化提供广阔空间

“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为我国经济国际化发展指明了方向。以浙江省为例,“一带一路”为浙江品牌、浙江特色“扬帆出海”,提升经济国际化水平搭建了平台,提供了广阔空间。

1.有利于拓展对外开放的战略视野。浙江省位于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地理优势明显,开放型城市集聚,开放型经济基础扎实,是“一带一路”建设的桥头堡。“一带一路”的提出,有利于浙江省拓展对外开放的战略视野。《浙江省开放型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要进一步建设以“宁波—舟山”为核心的“海上门户”、以杭州为龙头的“网上丝绸之路”战略枢纽、以“金华—义乌”为重点连接“一带一路”的战略支点、以温台为龙头的民企民资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先行区,带动全省全域开放。

2.有利于形成对外开放的特色载体。近年来,浙江省海洋经济、电子商务、跨境贸易等发展迅猛。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浙江省将原有基础和优势进一步发挥,随着舟山渔企参与“海上丝绸之路”实施远航拓展,杭州跨境电商发展带动“空中丝绸之路”的搭建,宁波港串联海陆空推动“万里甬新欧”桥头堡的构筑,金华、义乌“万里义新欧”商品进出口新丝路的常态化运营,以及各区域联动所产生边际效应的辐射作用,浙江省有望成为“一带一路”战略的“门户省”与“中坚省”。

3.有利于促进对外开放的多元交流。“一带一路”既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金钥匙”,也是我国在对外开放中促进人文交流的“立交桥”。通过“一带一路”的经贸合作,浙江省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员流动和教育科技文化交流得到进一步加强和深化,同时也带动有实力的浙江省企业“出海”拓展业务,实现浙江省经济发展和人文交流国际化水平的稳步提升。

二、高职教育在服务“一带一路”中的独特作用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核心,是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一带一路”沿线的60多个国家中,大多数国家与我国同样处于发展中国家行列,这些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依靠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的支撑。历经20多年的发展,我国高职教育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发展之路。高职教育服务“一带一路”建设可在以下几个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1.输出我国高职教育的理念、模式和产业技术标准。对于同处发展中国家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而言,我国高职教育已形成了丰富的办学模式和方法体系,可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传播我国职业教育理念,主导工程技术、项目设计与管理、小语种等方面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合作。在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化的产业发展背景下,高职教育对应的专业门类齐全,专业设置调整更新速度加快,高职院校在办学过程中始终保持与行业发展同步,许多院校参与我国相关行业和产业技术标准的制定。在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育合作中,可将我国自成体系的产业技术标准作为标准化的教学内容,在某些国家尚未建立产业技术标准体系的某些领域抢占先机,使我国成为这些国家部分行业标准和产业技术标准的引领者、主导者。

2.培养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技术技能跨界人才。人才是发展经济必不可少的基础条件,没有适应国际化环境的新型人才,就难以敲开别国市场的大门,难以在“一带一路”倡议中掌握话语权。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在工程技术、创新型国际贸易、境外基础设施投资建设管理等领域中通晓国际规则的高素质、外向型、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越来越受到欢迎。面对这样的人才需求,高职教育不断深化改革,越来越重视复合型的跨界人才培养。

3.面向海外开展技术技能培训。高职教育以产教融合为特征,注重实践教学,注重立足岗位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借助高职教育的这一优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開展广泛的技术培训合作,接受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委托,根据当地的产业发展现状和产业工人受教育现状,面向当地人才急需产业开展技术技能培训,批量解决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所需普通层次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短缺问题。

4.服务企业拓展海外业务。“一带一路”为中国品牌走出国门开辟了道路,而企业“走出去”不仅需要在当地大量招工,也需要技术力量、培训力量和管理力量的支撑。高职院校可与“走出去”的企业开展全面合作,将校企合作从国内走向海外。可根据企业需求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以满足当地工作需要为目标,一方面承担企业在当地的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培养任务,另一方面开展企业驻海外人员的针对性培养,以满足“走出去”企业的人才需求。

5.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科技文化和教育交流。通过高职教育的合作带动,有利于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学术交流、民情交流和文化交流。以技术合作为核心,聚焦国内和省域内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共同关注的具有实践和战略意义的发展问题,开展国际技术交流,助力沿线国家的科技创新;设计与“一带一路”发展密切相关的研究论坛,强化学术交流;充分了解当地的风土人情和文化传统,传播中华文化,加强双方文化理解,打造友好互信的合作氛围与伙伴关系。

三、高职教育输出存在的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国围绕“一带一路”倡议,在高职教育国际化方面进行了大量积极的探索,虽取得了一些成效,但也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有:

1.人才培养与经济国际化需求的匹配性不足。高职院校虽然注重校企合作,也搭建了多种多样的合作平台,但与企业拓展海外业务的需求对接仍然不够紧密。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需求调研普遍停留在国内产业发展状况和趋势上,对于有海外业务拓展需要的企业人才需求的针对性调研较少,企业“走出去”所需要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不足,相关人才较为紧缺。

2.师资队伍与高职教育输出需求的匹配性不足。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虽然更加注重有海外留学背景的人才引进,但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教育合作的师资力量不够,实际参与到企业拓展海外业务过程和相关项目的教师不多,真正了解企业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拓展业务需求的师资欠缺,助推企业“走出去”的师资力量还较为薄弱。

3.课程开发与海外业务相融合的匹配性不足。高职院校注重产教融合,但与合作企业联合进行课程开发仍然主要集中于一般的业务性项目,企业海外项目拓展由于涉及对外政策、国外技术标准、法律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内容,都需要进行全新的探索和实践。而企业拓展海外业务本身处于摸索阶段,用于课程开发的成熟案例比较欠缺,同时企业与不同国家的合作方式各不相同,难以形成具有统一参考价值的实践案例,课程开发对接企业海外业务拓展滞后。

4.高职院校开展的社会培训与“走出去”企业实际需求的匹配性较低。企业拓展海外业务急需大量技术技能型人才,不仅需要一定的技术培训师资,也需要专门的培训基地,以面向“走出去”企业对在当地新招募的人员开展必要的技术技能培训,使他们掌握基本的工作技能。但是,目前此类培训平台和资源还较为缺乏,适应企业“走出去”所需要的培训服务还相对不足。

四、高职教育输出助推经济国际化的主要路径

借助“一带一路”的东风,我国相关优势产业、特色产业纷纷“走出去”,有实力的企业也在积极布局海外业务。高职教育发展与我国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密切相关,跟随相关产业的海外扩展,高职院校需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将高职教育资源转化为教育国际化资源,在人才培养、技术输出、联合办学、资源开发、职教援助等方面进行国际化拓展。以浙江省为例,目前全省有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47所,其中国家示范校6所,国家骨干校5所,国家级重点专业、示范专业、中央财政支持专业115个,中央财政支持国家级实训基地68个,办学实力全国领先。根据《浙江省高等教育国际化年度报告》,截止到“十二五”末,全省25所高职院校设立了中外合作办学项目54项,占全省总数的近一半,在境内有中外合作办学机构3个,师生国际交流和双语课程情况呈逐年上升趋势,国际合作区域从发达国家向世界各地扩展,全省高职教育的国际化水平逐年提高。针对存在的共性问题,浙江省积极开展高职教育输出助推经济国际化的路径探索。

1.实施适应企业“走出去”的针对性人才培养改革。浙江省高职院校大力发展教育国际化,鼓励高职院校围绕“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等国家倡议和战略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通过引进国际标准进行本土化改造,摸索适应经济全球化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注重在中外合作办学中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跨界复合型人才。“十三五”初期,浙江省高职院校招收外国留学生、派出交流(交换)生3600多人。同时,重点针对职业教育发展较为落后的地区,优先拓展与东南亚发展中国家和非洲国家的合作,主动与当地政府开展应用技术人才联合培养,以优质的职业教育资源吸引上述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前来就读。例如,金华、义乌等地外贸发展迅速,当地高职院校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招收留学生超过1000人,其中学历留学生占了不少比例,并承担了部分政府委托培养任务。这些举措,让更多海外学子了解中国经济和中国技术,传播中国制造标准和中国产业文化。

2.加强有利于我国高职教育输出的师资培养。浙江省高职院校注重开展多形式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此过程中强化职业教育师资的能力。一方面,与“走出去”企业加强合作,选派师资参与企业海外业务项目的策划、设计与实施;另一方面,注重在企业海外业务拓展地培养当地师资。浙江省民营经济发达,如以温州为代表的企业境外投资呈现“多点开花”特点,投资办厂、资源开发、收购兼并、融资上市及设立境外工业园等多种形式并举,在“一带一路”沿线57个国家和地区经商创业人数达38万人。企业境外办厂需要大量用工,远水难以解近渴,通过加强当地职业教育师资培养来满足人才供给更可行。在合作办企业的基础上,要加强与职业教育合作需求和意愿较为强烈的国家对接,在企业海外业务拓展需求和当地职业教育需求较为集中的区域建立“一带一路”师资培训基地,承接职业教育师资培训项目,将我国职业教育的理念和经验通过师资传递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为企业“出海合作”储备资源。

3.開发服务于企业参与“一带一路”建设的课程资源。浙江省高职在中外合作办学、联合办学过程中,将适应国际化办学的课程资源开发和双语教学内容作为教育国际化的重要评价指标,大力推进课程资源的国际化。“十三五”初期,全省共有32所高职院校开设了全外语课程,如浙江旅游职业学院、宁波城市职业学院开设双语课程超过100门。在课程资源建设的进一步深化过程中,要将企业发展案例作为职业教育输出的教材内容,鼓励高职院校以项目化的方式联合组建开发团队,面向各个产业领域开发“一带一路”沿线职业教育欠发达国家适用的教材和培训包。同时,借助外语师资,将教材和培训包转化为多国语言版本,输出职业教育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模式。

4.开展对接经济国际化的社会培训平台建设。浙江省高职教育关注“一带一路”所需人才的针对性培养,更注重企业海外业务发展用工需求的自我“造血”功能的发挥,通过搭建社会培训平台,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技术培训的需要。例如,浙江省宁波市建立“一带一路”产教联盟,积极打造“一带一路”职业技术培训基地,直接服务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技术培训需要;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在非洲国家卢旺达设立海外分校,共建穆桑泽职业技术学校,为当地开展职业教育培训提供支持和援助。在鼓励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要与“走出去”企业进一步建立职业教育集团,由院校派师资加入企业海外培训部门,在调研论证当地产业现状和文化风俗的基础上,共同开展“出海”员工的培训,并与当地的企业骨干共同开展因海外公司、办事机构和业务需要所聘用当地劳动力的上岗培训和各类技术技能提升培训。此外,通过加强职教集团与“一带一路”沿线当地政府的合作,直接在海外建立职业教育培训机构,扩大职业教育培训的成果和影响力。

五、为高职教育输出提供支持和保障的建议

目前对高职院校服务“一带一路”、助推企业“走出去”方面的政策支持还处于探索阶段,且经济政策多、教育政策少,政策出台的系统性和支持力度不够,同时经费保障欠缺,资源统筹的力度也不够。面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推进高职教育输出是一项长远的系统工程,在院校自主实践的基础上更需要政府加以引导和鼓励,并在相关方面给予一定支持和保障。

1.建立支持高职教育输出的统一协调机制。加强高职教育“走出去”的顶层设计,研究高职教育输出所涉及的业务范围,梳理相应的负面清单,为政府制定支持政策提供指导意见;建立支持高职教育输出和引导职业教育服务“一带一路”的协调机构,加强外事、人社、教育、财政部门和驻外、援外机构的沟通协调,统筹相关政策的研究、制定和出台,防止政出多门;加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职业教育相关的人才需求、资源需求等方面的信息整合,将相关信息、资源与服务“一带一路”有基础、有条件的高职院校进行对接,增强职业教育输出“一带一路”国家、助推经济国际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搭建鼓励高职教育输出的协作与交流平台。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支持“走出去”企业与高职院校联合组建职教集团,开发跨境产学合作项目,鼓励相关高职院校参与企业海外业务拓展项目建设;组建高职院校参与“一带一路”的协作组织,设置职业教育领域中外合作拓展与交流项目,推动高职院校抱团合作,形成合力;依托办学实力强、“走出去”办学有一定基础和经验的高职院校,参照国家汉办开设“孔子学院”的做法,在海外建设若干以“促进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促进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为目的的“丝路学院”;引导高职院校国际交流活动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聚焦,在向美国、澳大利亚、德国等职业教育发达国家学习借鉴的同时,引导不同高职院校根据自身办学的特点,重点选择“一带一路”沿线相对固定的区域开展稳定合作,推广较为成熟的做法和经验,共同为“一带一路”建设服务。

3.出台引导高职教育输出的扶持政策。设立高职院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的专项资助项目,如拿出政府奖学金的部分指标给来自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接受我国职业教育的学生,依托高职院校进行培养;设立政府资助的联合培养项目,对参与的专业给予专业建设经费资助,对具有特殊需求并具备良好合作条件的专业,可在学历层次上开辟“绿色通道”,适度开展本科及以上层次的专业人才培养项目,以满足“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对更高层次应用技术人才的需求;参照国家援疆、援藏政策,对外派“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职院校教师给予职称评聘、政治待遇、经济待遇方面的优惠政策,激励教师积极投入职业教育海外援助工作;设立高职院校毕业生和优秀人才向“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输出的就业扶持政策,吸引具备一技之长的青年学生投身到“一带一路”建设中去;在人才、税收、信贷和行政审批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鼓励与高职院校拓展“一带一路”海外业务的企业和职教集团“走出去”。

[参考文献]

[1]郭占恒,郭璇.G20之后中國怎么办,浙江怎么办,杭州怎么办[J].浙江经济,2016(18).

[2]汤爱丽.“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国际化问题与对策分析[J].高教论坛,2016(9).

[3]祝蕾.“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高职院校助力企业“走出去”的路径创新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3).

[4]王振洪,成军,邵建东.浙江省高职教育发展报告(2006—2015)[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

猜你喜欢
输出高职教育一带一路
虹桥THALES二次雷达S模式信号输出配置探讨
人文主义视野下的高职教育研究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丰富输出活动提升语用能力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