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健康知识教学的微课设计研究

2019-07-05 14:09殷光波
当代体育科技 2019年7期
关键词:微课教学

殷光波

摘  要:本文以体育教学中健康知识传授遇到的困境为切入点,尝试将其与信息化教学中承载重要作用的微课相结合,力求探寻一条学校体育教学创新之路,以解决中学体育教学中,学生体育理论性知识薄弱的难题。本文选取运动生理学中“极点”与“第二次呼吸”两个知识点为个案研究,通过Camtasia Studio软件实践体育理论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方法。

关键词:体育健康知识  教学  微课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9)03(a)-0158-04

2000年开始的第八次体育课程改革被称为“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健康第一”成为了体育课程改革的最核心概念,“健康”概念也从身体扩展到了心理和社会适应领域[1],拥有强健的体魄与良好的体育文化素养是对这一概念的重要体现。其中,体育知识是影响体育文化素养的因素之一。众多对学生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的现状研究中,阐述了学生在体育健康理论知识方面的欠缺,对自己的锻炼方法是否科学、运动效果需要用哪些指标去评价,运动损伤如何防治、运动处方如何制定等[2]相关知识知之甚少,课堂教学中重技能、轻理论的现状与国家所提倡的培养终身体育能力的目标严重不符。如何从学生的需求角度出发,有意识的渗透体育健康知识呢?“互联网+”教育时代的到来,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新思路。当今教学模式的改变是全球教育改革发展的大潮流,微课、慕课、翻转课堂等知识传播形式,已成为这轮教育信息化浪潮的引领者。本文从微课入手,利用其简短、新颖、高效的展现形式,打破时间与空间限制的壁垒,把体育健康知识加工成微课,通过信息化传播,让学生更有效、更快速地获取信息,以期实现微课为载体的现代化教学模式改革。

1  微课在体育健康知识教学中的作用

微课是基本以知识点或技能点为单位,以集中解决某个问题为主要目标的短小精悍的微型课程形式。微课的目的是通过短时间,提高学习效能[3]。在体育健康知识教学中,微课可以通过微动漫、微视频、微网页等表现形式,将实践课堂上未深入讲解的理论知识作为课后的一项补充内容与拓展,进而完善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整体性。例如:大多同学了解负重练习的目的是为了增强肌肉力量,但对其中的原理不是很清楚,如果将肌纤维的收缩过程制作成为微动漫,使抽象难理解知识点转变为动态画面,就能大大降低学习的难度,实现教学目标;微课打破了在校学习知识的限制,实现了学习时间的随时性、获取信息的便捷性,特别是移动终端的普及,微课可以借助社交平台来推送,点击即可直接观看。此外,各大公司开发出多款手机APP软件,对各项体育赛事进行直播,不仅包括国际赛事,还有全国各地举办的中小学生篮球、足球、啦啦操比赛等,不出家门即可了解其他地域的体育赛事活动情况,这种学习方式改变了现行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能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也使知识习得更为简洁、快速、高效。

2  体育健康知识微课教学设计应注意的问题

首先,微课教学设计中最易出现的问题是只对当下的教学点进行讲解,忽视了知识间的相互联系。教学的本质是知识的传递,多个知识点有序的组合构成了知识网络,由于微课的内容以片段式为主,不是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碎片化的知识点往往缺少知识的承前启后,无法形成以点到线再到面的知识导图。而且学生在学习后将知识点转化为实践是需要一段时间,为有效的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网络,在设计微课时要充分考虑到主题内容在知识网络中的位置,建立起知识的连接,如本案例中核心概念是生理“极点”与“第二次呼吸”,为使学生在头脑中形成知识脉络,了解运动中人体生理机能变化的规律,首先要明确本课的核心概念是变化规律中进入工作状态的重要表现,科学有效地克服生理“极点”会尽早迎来“第二次呼吸”的出现,知识点的教学不能忽略整体性、完整性。

其次,微课的学习检验也是在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由于微课是单方面的传达知识,不同于教学过程的师生互动,缺乏跟踪和定位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学习了多少知识,是否掌握了对应的知识点,无法客观的评价,所以,在微课教学设计中应有练习与测验模块,作为学生学习情况的反馈指标,也能使学生对学习评价有数据参考。如研究个案中设计了判断题:运动强度越大,“极点”出现的越晚,反映越不明显。本题是对生理“极点”影响因素的考察,检验学生对微课主要内容的理解,以便教师与学生个人对学习的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价。

3  个案设计与运用研究

体育健康知識微课在选题时要以某个运动技能为依托,对运动技能传授中所涉及到的生理学、解剖学等知识进行精加工,以视频为主要载体,通过碎片化的学习时间供学生在课前或者课后进行自主学习。微课设计之初必须要明确教学目标,遵循教学规律与学生的认知规律,学生在微课学习后能将体育健康知识转化为自身的运动实践,实现知识的内化。本研究以生理“极点”与“第二次呼吸”为案例来探讨微课教学模式在体育健康知识课程中的运用。

3.1 生理“极点”与“第二次呼吸”微课选题依据

教育部下文要求各地区每年需按时上报《国家体质健康测试数据》,其中耐力跑项目具有一票否决的重要作用,耐力跑成绩不合格,即使其它测试项目达到满分,最终评价也不会通过,所以,耐力跑内容是中小学体育课的必修模块。而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各种身体不适,意志薄弱的同学就是在长跑途中放弃,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使学生正确认识长跑中出现的身体变化规律,并通过有效的方法克服身体的不适感,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微课的主题是从教学实践出发,介绍生理“极点”与“第二次呼吸”的相关知识,以科学的理论,指导运动实践。

3.2 生理“极点”与“第二次呼吸”微课设计环节

3.2.1 前期分析

(1)教学目标分析。分析从教学目标的三个维度出发,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见表1)。

(2)学习者特征分析。在以身体练习为主的运动实践中,中学生对大强度长时间身体活动中所出现的呼吸不畅、胸闷、头晕等现象有过切身的体会,但是对于产生的原理以及如何处理的原理性体育健康知识知之甚少。中学生通过多年的学习,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他们可以通过多种现代信息技术教学形式获得知识的补充,并且能够运用已有的经验去探究学习,完成知识体系的构建。

(3)學习内容分析。运动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在运动生理学中占有重要位置,进入工作状态是运动过程中六种状态的第三个阶段,生理表现为“极点”与“第二次呼吸”出现与消失,这种生理机能的变化是每一名学生在体育活动中都能感受到的,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通过该原理性知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身的生理变化,是树立科学健身观、完善体育健康知识体系。

3.2.2 课程内容结构设计

课程内容结构设计主要分为三大部分,分别是片头、主要内容分析、片尾。片头是使学习者快速了解学习的主要内容,以及教授者的基本信息。结构设计的关键在于主要内容分析,为了让学习者能对内容有认同感,以图片提问的形式引入核心概念,再通过文字、机构组织图、思维导向图的等多种形式对生理“极点”与“第二次呼吸”的理论性知识进行讲解,最后设计学习检测环节,巩固本课的重要知识点,完成学习情况的自我评价。为使学习者了解微课的来源与制作时间,此部分信息在微课片尾部分进行了标注。具体结构设计如表2所示。

3.2.3 微课视频制作

本个案属于原理性内容讲解,理论性较高,要求视觉内容简洁、文字清晰、语言简洁,声音与图文的配合一致,视频的内容大致在5min左右。视频拍摄既可以使用手机、摄像机对电脑屏幕的录制,也可以运用Camtasia Studio汉化软件直接进行屏幕录制。本案例的制作方法如下。

第一步,依据教学设计完成PPT展示内容的制作,本课共用WPS演示软件设计11页幻灯片,表2展示了期中7页的幻灯片,另有4张为文字性核心概念的阐述与解释;第二步,使用Camtasia Studio软件进行屏幕的录制,同时需要配备带麦克风,对音频进行同步的录制。如图1所示:单击rec按键,倒数3s后即开始录制屏幕,内容讲解结束后单击电脑键盘的F10键,表示录屏结束。第三步,便可使用工具对录制的视频进行后期制作,如视频、音频的剪辑、镜头的变焦、画中画轨道的建立等(图2、图3)。最后,将已经编辑完的媒体文件转换为常规视频进行输出,常使用MP4文件格式。

4  结语

“微时代”的到来,为现代教育带来一场巨大的变革,信息技术化的发展,衍生了微课这一新型教育资源,它是对教育手段与教学资源的补充,其宗旨是服务于教学。以微课形式将体育与健康课程中理论讲解部分展示出来,弥补了学生健康理论知识的不足,拓展视野,也使学习更系统、更自主,为全面培养终身体育的能力提供新途径。在全球教学信息化改革的背景下,微课已经在学校教学中得到普遍应用,教师的信息化素养也在逐步得到提高,放眼未来,如何扩大微课的应用研究范围,将微课与体育课堂教学相结合,解决教学实际中的难题,实现高效课堂,都将成为研究的重点。

参考文献

[1] 毛振明.回顾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1,31(6):105-110.

[2] 付晓蒙,毛振明.中小学体育与健康知识传授问题的调查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5,49(7):89-94.

[3] 吕森林.在线教育微课修炼之道[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

猜你喜欢
微课教学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HTML5助力微课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微课:支持学习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