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朝静
【摘要】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举措,培训有效性是教师培训追求的最高境界。通过对五个涵盖各个学科、不同教龄阶段、涉及城镇的教师培训案例的分析,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探寻教师培训的有效性以及有效培训对提升教师培训质量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案例分析 教师培训 有效性
教师培训是教师专业化的重要举措,培训有效性是教师培训追求的最高境界。我们学校曾经承担过各种各样的培训活动,每次培训,我们都深切地感受到教师对参加培训活动充满着期待。参训教师希望通过培训帮助他们解决教学实践的问题,希望通过培训提升他们的理论水平。教师培训的有效性就成了培训者与参训者的共同追求。所谓“有效性”,就是指教师培训有效率、有效果、有效益。下面通过对五个涵盖各个学科、不同教龄阶段、涉及城镇的教师培训案例的分析,试图从不同的角度来探寻教师培训的有效性,以探求有效培训对提升教师培训质量的现实意义。
案例一:
(一)教师基本情况
谢某某,女,25岁,大学本科,中学二级教师,是教龄2年以内的新教师,从事高中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工作。任职至今,先后参加1次国家级培训,3次省级培训,1次市级培训,所用培训经费约3000元。
(二)教师参训前情况分析
作为一名新教师,谢老师面对课堂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时,常常产生一种强烈的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感。主要教学困难表现为以下几点:(1)不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需求;(2)教学管理能力差,难以维持课堂纪律;(3)不能对学生回答的问题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4)不能妥善处理课堂突发事件;(5)教学素材匮乏。
(三)教师参训后情况分析
参加了多次培训后,谢老师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教学能力逐渐加强。主要表现为:(1)理论知识进一步丰富;(2)开始能够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心理健康教育学科的特点进行教学设计,对教材的处理和教具的选择上相对灵活;(3)与学生“打成一片”的同时,学会了与学生保持一定的距离,从而树立教师的威信,课堂管理能力得到提高;(4)课堂观察能力加强,能够比较幽默、灵活地解决课堂的突发事件;(5)见识面增加,收集了大量的课堂实例,教学素材逐渐丰富。
(四)关于教师培训有效性的思考
教师培训使新教师快速成长。第一,参训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否得到了丰富、充实以及更新,这个可以通过与参训教师进行访谈的方式进行评估;第二,参训教师的教学能力是否得到加强,这一点可以通过考核参训教师的教学成绩和学生对该教师的满意度来进行评估。
案例二:
(一)教师基本情况
陈某某,女,38岁,大学本科,中学一级教师,16年教龄,从事初中语文教学。从教以来参加各级各类培训约10次,所用培训经费约20000元。
(二)教师参训前情况分析
作为一名一线语文教师,培训前的陈老师主要的教学理论来自毕业前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上岗后课余时间的自我研修。备课的主要的教学参考资料为相应的配套教材、教参、网络资料;课堂教学实践来自自身的摸索和本校教师的经验。
(三)教师参训后情况分析
教师培训活动不仅关系培训实效,更重要的是给语文教师教学行为最直接的和最有效的示范作用。培训后,陈老师的语文教育理论得到提升,教学方式发生转变,语文课堂的预设与生成的水平得到提高,不同文体教学方法(文言文、诗歌、散文等)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把握,逐渐成长为学校语文学科的骨干教师,深受学生的欢迎和家长的好评。
(四)关于教师培训有效性的思考
1.教师培训为语文教师带来“源头活水”,让教师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掌握学科的前沿动态,促进教学理念的更新。
2.教师培训中一线教师、专家的教学实践、课堂展示、讲座成为教师行动的引领。许多著名特级教师的示范教学,他们真实、朴实、扎实的课堂以及富有特色的讲座,给参训教师最直接的行动引领。
3.教师培训中走进课堂,实地考察实践研修,这让参训教师与城市名校‘如影随形的近距离接触,把‘听、看、问、思、悟等融为一体。
4.网络培训在时间的有效性、课程的多样性、内容的丰富性、方式的灵活性等方面给广大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平台。第一,向参训教师介绍理论和新技能;第二,在培训中开展技能示范,或者“范例”教学;第三,开展在模拟情景与课堂情景中的实践;第四,建立结构化和开放性的反馈情景,其中,参与者与培训者开展讨论;第五,实施过程中的帮助,培训者与参训者共同参与实际的课堂教学过程。很显然,网络培训做到了这一点。
案例三:
(一)教师基本情况
花某某,男,40岁,大学本科,中学高级老师, 17年教龄,从事高中历史教学工作。任教以来每年都积极参加2次以上的培训,所用培训经费约10000元。
(二)教师参训前情况分析
培训前的花老师主要的教学理论来自毕业前在学校的教育教学理论学习和从教后课余时间的自我研修,不太注重科学运用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技巧。
(三)教师参训后情况分析
培训使花老师更新了教育理念,补充了专业知识,提升了教学能力,成长为县优秀班主任、县优秀教师、市優秀教师、市骨干教师、北海市第一批基础教育名师培养对象,并有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发表在省级以上的刊物上。
(四)关于教师培训有效性的思考
1.改变了教师的教育观。不是学习成绩好的学生才能成才,不是考取好大学才算成才。教师首先应树立一种积极的教育观,即学校里不存在后进生,学生的问题不再是聪明与否,而是在哪些方面聪明和怎样聪明的问题。
2.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由关注“教”向关注学生“学”转变。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不是看教师“教得怎么样”,而是要看学生“学得怎么样”。教师在教学中要大胆“放手”,让学生学会“做中学”,在实践中学习,在活动中学习,在交往中学习。学会关注个体主动探究和情感体验。
3.改变了教师的授课观。以往教师煞费苦心、刻意设计的方式、方法,但学生不接受,教学效果不明显。原因是教师没有根据学生的“学”去设计和教学,教师只教“教材”没教“学生”;只教“知识”不教“学知识”;只教“如何升学”不教“如何成人”。
案例四:
(一)教师基本情况
黄某某,男,41岁,教育硕士,19年教龄,从事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任教以来已参加7次集中培训和2次远程培训,所用培训经费约为4300元。
(二)教师参训前情况分析
培训前黄老师教学形式比较单一,主要是“教师讲,学生听”,对学生的关注度不够,对学生只有形成性评价,很少注意学生的过程性评价。
(三)教师参训后情况分析
参加了各种教师培训活动,特别是参加了新课程改革后的培训后,黄老师进一步提升了专业素养,提高了思想认识,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具有现代教育观念,并将其运用于教育工作实践,不断思考、摸索,朝着研究型教师的方向努力。同时,深刻地意识到教师除了要具有丰富的知识外,更多地应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与人格魅力,教师的言行对学生有直接的影响,教师要通过自身榜样无言的力量教给学生做人道理,教师的价值应体现在道德情操与知识水平、教学能力完善统一上。在教师培训成长的历程中,黄老师成长为学校的学科骨干教师、科研室副主任
(四)关于教师培训有效性的思考
教师参加各种培训以后在教学中注意改变以往的单一的教学评价,采用多形式、多渠道的评价方法,建立开放、宽松的评价氛围。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学习,有效地增进他们的自我评价意识,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体验进步与成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同时强调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和合作能力为依据,坚持正面鼓励和激励的作用,注重评价的实际效果,以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帮助解决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一些困惑,特别是使教师在师德修养、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等各方面有了更多的认识,同时更新了教育理论,丰富了教学经验。但所参加的教师培训还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1)理论性过强,实践性不足;(2)理想化的想法多,可操作性的指导少;(3)培训者的水平参差不齐,效果不够理想。
案例五:
(一)教师基本情况
何某某,女,49岁,大学本科,理学学士,从教27年,一直担任生物学教学工作。参加工作以后,曾脫产进修遗传学专业研究生课程,函授课程与教学论专业研究生班课程、参加高中新课程改革培训(集中培训和网络远程培训)、教材实验操作培训、命题工作培训、学科教学研讨会等。
(二)教师参训前情况分析
参加各种各类教师培训前,何老师认为大学本科的专业知识,应对中学生物学的教学工作已经绰绰有余;认为从教多年,命制试题是轻车熟路的事情;认为作为一名教师,把课上好是教师的职责所在。
(三)教师参训后情况分析
何老师参加各种各类教师培训后感受到名师们的博学;参加命题工作培训,熟悉了命题的规范流程、原则要求,才真正体会到命制一份高质量的试题容不得随意性;名师们孜孜不倦的探索精神,让何教师领悟到将实践经验总结提炼,才能促进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
(四)关于教师培训有效性的思考
每一次的培训学习,都让参训教师有所收获。专家精湛的理论阐述、一线名师精彩的课堂教学展示和经验介绍,同行之间的教学交流,都让参训教师学到了不少东西,视野得以拓宽,教育教学素养得以提升。作为教师,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体验、探索、总结,才能不断出采。
教师培训是一个十分复杂的教育教学研究活动,反思过去教学实践是研究教学的重要方法,也是教师培训必须的环节。本文通过五名教师参加各种各类的教师培训活动前后的反思,探求教师培训有效性在教学实践中的现实意义。培训者面向实践、从实践出发,才有可能提供优质的培训服务;参训者面向实践、从实践出发,才有可能提升自己的素养。一旦培训者与参训者把目光聚焦在教学实践上,教师专业发展才能变为现实,教师培训的有效性才能得到真正的体现。
参考文献:
[1]苗培周,何俊华.基于问题的学习对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启示.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2011,(08).
[2]田胜林.抓好中小学教师培训的几点思考.陕西教育,2010,(12).
[3]冯延平,常一民.中小学教师培训有效性的实践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