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广军
(安徽城市管理职业学院 城市建设学院,合肥 230011)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种植花卉和绿植越来越受到社会的追崇,环境设计类专业(园林、园艺和环境艺术设计)也随之得到各院校的重视。随着各院校环境设计类专业的发展,人们开始意识到该类专业的发展不仅仅需要理论知识的传授,更需要社会实践。即有效实现理论和实践的高度融合。对此,作为一个社会新兴和热门的专业,需要构建一个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协同创新为导向的平台,从而促使环境设计类专业在院校以及社会的发展之路越来越广阔。[1]
院校协同创新范围比较广泛。一方面是院校内部知识资源的共享。比如不同部门、不同院系间的技能、技术以及思想方面的交流和合作;另一方面是院校与其他主体之间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比如校校合作、“校企业、行业”合作等。基于协同创新理念下的校企合作模式是发展的重点。校企合作是院校与企业利用不同的方式、理念以及需求等培养适应社会发展和岗位要求的高素质人才。在协同创新过程中,协同是手段,实现是目的。通过校企合作协同创新不仅可以促进环境设计要素的优化配置,而且可以满足校企双方的利益最大化和互利共赢。对于院校而言,可以提高教师提升实践能力的积极性,进而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对于企业而言,可以有效转化院校科研成果,提高企业的生产力和核心竞争力。
目前很多院校已经开设了环境设计类相关的专业,但是主要以招生为目的,一味地响应社会的人才需求和就业潮流。有较多的院校对该专业校企合作平台的构建没有足够地重视,仅仅将环境设计相关课程当作纯理论课程完成讲授,完全将该类专业脱离于实践。[2]环境设计类专业是一个与实际花卉和绿植紧密关联的专业。其课程与实践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院校在发展环境设计专业时需要引导学生走出去,帮助学生走进企业、走近实践,实现院校与外界的融合,让环境设计类专业学生通过实践或者校企平台促进与社会的交流和学习,提升专业综合素质。
环境设计类专业构建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平台的初衷是形成一个多资源的实践操作基地。学生可以借助于该平台完成社会的实践和操作的创新。环境设计的相关企业要积极引导学生进行交流和实操,最终完成面向岗位或者创业就业能力的培养。然而,当前众多院校的环境设计类专业虽然加深了与相关企业的关联和融合,但是校企双方协同创新平台的完善程度依然不够,校、企、学三者缺少交流和互动。学生的实践需求不能较好地得到满足,企业的岗位需求也不能较好地得到补充。有的学生即使有创新创业的想法,也只能通过自身的力量去寻找可以实习的企业。由此可见,学校企业协同创新平台功能的不完善给环境设计相关的学生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当前有着较多的开设环境设计类专业相关院校都在积极探索校企合作的新模式,构建方便学生创新创业和就业的新平台,然而,当前的现状是很多环境设计的企业不愿意和院校合作搭建学生的实践教育基地和平台。[3]企业大都以盈利为目的。如果参与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就意味着要投入一定的人力和财力,那么这对企业的成本投入势必带来一定的影响。如果校企双方通过该平台培养的学生将来不能到自己企业,那必然是一种损失。这也导致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度不高。另外,环境设计类的相关院校表面上在积极地推进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但在签完校企合作协议以后,大都选择不作为,缺乏后期的助推力,不断浇灭相关企业的热情和积极性。
协同创新应该贯穿整个校企合作全过程。合作的校企双方利益诉求各不相同,在合作中难免会出现零和博弈的不利局面。这就需要政府相关部门进行协商,比如以资金的形式解决企业的成本问题,以制度的形式保证院校实践基地的构建,从而实现校企双方的互利共赢,促进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平台的持续、健康发展。具体理论支撑如图1所示。
由理论支撑的框架图可以看出,在校企合作的协同创新过程中,企业和院校双方需要在效益、行为、资源以及技能等方面进行协同合作并加强交流和沟通,实现双方信息互利共享互用、双方资源最优配置、双方行动合理同步以及合作平台协同匹配,最终实现校企双方协同创新的真正目的。
随着各院校科研资源投入的持续增长,院校与企业之间的“教学+生产+科研”的新融合模式正在不断深入,“产学研”模式成为校企双方合作的新方式。在该理念下,该类专业的校企合作模式在双方资源互补、共享、优化的基础上实现协同创新,以互利共赢、风险共担、成果共享为基石,做到院校为企业供给人才,企业为院校提供技术和经验,从而达成双方的共同体,实现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平台的技术创新和人才培育。[4]具体模式架构如图2所示。
图1 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平台理论支撑
由图2可以看出,院校和企业部门之间的协同和融合是维持校企合作以及协同创新的关键所在。其中,环境设计企业的生产实践部门、技术科研部门以及后勤保障部门等都可以实现与院校教学、科研以及服务等部门的对接,形成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平台模式的主体。另外,院校与企业的各个部门和院系之间可以实现交叉融合。比如,院校的科研成果可以促进企业生产效率提升、院校的服务部门可以为企业科研做好人力、场地等资源的服务保障。在校企合作中,企业的实践部门和院校的教学系部通过不断的沟通和交流,促进协同创新平台的不断提升。
图2 环境设计专业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平台模式架构
通过院校与企业之间融合的不断加深,促进环境设计类专业教学、实践、就业发展的创新,实现优质的人才培养。[5]为确保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平台的健康持续发展,政府相关部门需要起到衔接和枢纽的作用,即给予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支持,主动联系环境设计企业、协会以及院校,促进各方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牵头签订校企合作协议,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院校承担学生的理论传授和学术资源的提供,环境设计相关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基地和就业岗位,政府为平台的构建提供政策保障,确保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平台有效运行。
首先,在院校教学方面,以校企合作为平台,创新教学模式,由企业和院校共同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以及科研项目的申报等,确保院校系部和企业部门之间有效对接;其次,由政府部门牵头搭建以及全程监管,有效做好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平台的服务保障,减少校企双方的利益冲突;最后,以“问责制”协同校企双方的关系。通过过程性监管完成对双方的评价,为校企协同创新提供服务支撑。
首先,深入整合校企合作资源。由院校与环境设计的相关企业一起搭建绿植和花卉实训中心,实现双方的共赢和资源的整合。院校为企业提供环境设计的工作间及场地,企业为院校提供资金及技术支持,让专业师生共同参与进来,完成环境设计项目。
其次,有效推动学科专业的发展。校企协同创新平台不仅为院校提供了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场地,也为环境设计类学科提供了资金等软件方面的支持。在协同创新理念下,院校学生不再仅仅接受空洞无聊的纯理论知识,而是更多地实现全面素质的提升和科研能力的价值应用。
最后,完善校企合作的制度保障。在校企双方利益对等的前提下,制定一定的准则和制度,对校企合作企业给予优惠补贴等,并加强双方的交流,让企业技术人员到院校担任兼职教师负责实践课程的教授,让企业员工到院校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院校教师可以到企业通过挂职锻炼的方式提高自身素质,有效提高企业、院校的人力资源力量。
在校企合作协同创新平台的构建过程中,院校和企业应该在原有的合作单位基础上,不断吸引新的院校和企业,建立校企合作的大组织,实现校企合作以及校校合作等新模式。校企合作的开放化可以使更多的院校、企业重视环境设计,看到社会环境设计的契机,借助校企协同创新平台促进技术的交流和人才的培养,从而实现双赢。同时,校企协同创新平台的开放化可以使得区域环境设计行业进行学术整合,通过人才培养和人才输送,有效推动区域绿植、花卉行业的蓬勃发展。
首先,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得益于院校具备一定的知识服务能力。在该基础上,校企协同创新平台的开放化可以提升学科建设的水平和人才培养的多样化;其次,在开放化程度逐渐提高的同时,实现校企双方的技术转移和成果转化。院校科研成果借助于平台实现转化,不仅可以促进企业生产力的提升,还可以有效提高院校的综合实力,推动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再次,在校企协同创新平台的开放过程中,受益于平台利益双方的协议,避免出现成果转化中利益分配的冲突问题。平台的契约关系可以有效维持校企双方的利益。最后,校企深度融合是双方协同创新平台构建的必然途径。院校在后期的校企合作中,需要坚持人才培养、学科建设以及科研创新三个关键性的任务。在与企业协同发展中,需要搭建健康的合作关系和运行体制,有效推动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以及科研能力的提升,提升院校以及企业的综合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