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凝血因子与血清炎性因子及血气分析的相关性研究

2019-07-05 02:00党萍侯莉莉耿书军康冠楠
世界复合医学 2019年3期
关键词:高凝凝血因子血气

党萍,侯莉莉,耿书军,康冠楠

河北省胸科医院结核四科,河北石家庄 050041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COPD)是呼吸系统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病程呈进行性发展并具有反复性,患病率和死亡率较高[1]。据统计,我国40岁以上COPD患病率为8.2%,死亡率在疾病死亡中占比位于第四位[2]。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COPD的常见并发症,可进展为肺源性心脏病,引起患者心力衰竭,增加死亡风险。医学研究报道,COPD持续存在的炎性反应导致的血管内皮损伤,可促进血液高凝状态的形成和纤溶亢进,加重肺动脉高压的严重程度,增加死亡率[3]。但COPD又是可预防和治疗的疾病[4],因此,监测患者的凝血状态,全面评估病情,做到及时预防和抗凝治疗,对降低COPD肺动脉高压及肺源性心脏病的病死率有重要临床意义。该研究2016年1月—2017年12月通过分析120例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患者凝血因子与血清炎性因子及血气分析的相关性,旨在找出评估COPD合并肺动脉高压高凝状态的监测指标,为临床治疗和预防提供相应参考,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该院呼吸内科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0 例,男 93 例,女 27 例,年龄 50~82 岁,平均(68.9±10.2)岁。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2013年制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5]相关诊断标准,为COPD确诊病例。根据是否合并肺动脉高压分为观察组(合并肺动脉高压)52例和对照组(未合并肺动脉高压)68例,尊重患者知情同意权,签订知情通知书,自愿参加该研究,并报请该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 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COPD确诊病例;②支气管舒张试验阴性;③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稳定时间>4周;④无视听、精神障碍,能配合完成该研究。排除标准:①急性肺栓塞或合并心脑血管栓塞疾病患者;②合并严重肝肾疾病、肿瘤和血液疾病患者;③凝血功能异常患者;④90d内有外伤史、溶血史或服用抗凝、抗血小板聚集类药物患者;⑤不能自主配合完成该研究患者。

1.3 检测方法

分别抽取两组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和血浆,采用化学发光免疫法测定高敏-C反应蛋白(hs-CRP),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采用CS200I型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日本 Sysmex公司生产)测定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和红细胞压积(HCT),所有检测均按照配套试剂盒说明书执行操作。用专用血气肝素针筒抽取患者静息状态下,桡动脉或股动脉血2 mL,运用ABL77型全自动血气分析仪(丹麦雷度公司生产)测定PaO2、PaCO2。

1.4 肺动脉高压评定标准

采用彩色多谱勒超声,在患者静息状态时测定心脏三尖瓣返流速度值,并根据跨瓣压计算肺动脉收缩压(PASP),依据《肺动脉高压筛查诊断与治疗专家共识》[6],认定PASP≥40 mmHg则为肺动脉高压。

1.5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凝血因子、血清炎性因子和血气分析水平,分析凝血因子FIB、D-D与血清炎性因子hs-CRP、IL-6以及血气分析指标PaO2、PaCO2的相关性。

1.6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率(%)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凝血因子、炎性因子和血气分析比较

观察组高敏 C 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 6(IL-6)血浆纤维蛋白原(FIB)、D-二聚体(D-D)、二氧化碳分压(Pa-C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红细胞压积(HC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凝血因子、血清炎性因子和血气分析比较(±s)

表1 两组凝血因子、血清炎性因子和血气分析比较(±s)

组别观察组(n=52)对照组(n=68)t值P值FIB(g/L)D-D(mg/L)hs-CRP(mg/L)IL-6(pg/L)3.61±0.59 3.11±0.52 4.922 8 0.000 0 0.71±0.63 0.36±0.41 3.676 9 0.000 4 16.59±3.51 11.32±4.29 7.202 7 0.000 0 4.55±2.57 3.19±1.78 3.422 2 0.000 9 PaO2(kPa) PaCO2(kPa)50.48±15.07 73.13±18.60 7.163 5 0.000 0 51.06±11.16 45.31±7.65 3.345 3 0.001 1

2.2 凝血因子和血清炎性因子及血气分析的直线相关分析

通过直线相关分析,FBI及D-D水平与PaCO2呈正相关 (r=0.524、0.541,P<0.05), 与 PaO2呈负相关 (r=-0.650、-0.549,P<0.05);与 IL-6 呈正相关(r=0.336、0.307,P<0.05),与 hs-CRP 呈正相关(r=0.410、0.315,P<0.05),见表2。

表2 凝血因子和血清炎性因子及血气分析的关系

3 讨论

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是指肺动脉收缩压(PASP)≥40 mmHg的肺循环高压综合征[7]。李雪英等[8]研究证实,COPD合并PH是导致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COPD合并PH的血液高凝状态易促进和引起血栓形成,导致发生肺栓塞的概率大大增加[9]。目前,D-二聚体(D-D)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IB)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反映血液高凝状态的标志物,D-D由纤维蛋白活化因子交联、纤维酶水解产生,可反映机体纤溶过程,D-D升高,则表示机体纤溶异常,存在血液高凝状态。FIB则是一由肝脏合成,存在于血浆中的应激蛋白,可做为急性时相反应蛋白促进体内高凝过程,是反应凝血功能和血液动力学的重要指标[10]。若FIB在机体中异常表达,则反映血管内皮损伤和凝血功能亢进,是肺部血管损伤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用来判断血栓前状态。陈淑红等[11]研究证实,入院时检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D-二聚体、纤维蛋白原,发现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动态监测以上指标对患者的治疗、病情的控制及改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该研究中,观察组D-D和FIB水平分别为(0.71±0.63)mg/L、(3.61±0.59)g/L,明显高于对照组(0.36±0.41)mg/L、(3.11±0.52)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时,血液高凝状态更加严重,与以上学者的研究结果相似。

正常血管内皮细胞主要起抗凝作用,但当受到损伤时,裸露的细胞外基质被激活,与白细胞结合,可诱发局部炎症,吸附黏附分子,增强内皮促凝血活动[12]。该研究中,观察组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介素6(IL-6)水平分别为(16.59±3.51)mg/L、(4.55±2.57)p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32±4.29)mg/L、(3.19±1.78)pg/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时,炎性反应更加明显,和国内相关文献相关报道一致[13-14]。

Fijalkowska A等[15]研究证明,FIB水平与COPD患者二氧化碳分压(PaCO2)呈正相关,与动脉血氧分压(PaO2)呈负相关,且在感染的情况下明显增高。该研究血气分析结果提示,观察组PaCO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aO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和以上文献研究结果一致,说明COPD合并PH具有更加严重的持续性缺氧和肺通气不足。通过COPD合并PH凝血因子与血清炎性因子及血气分析相关指标的直线相关性分析,发现 FBI和 D-D 水平与 PaCO2、PaO2、IL-6 和 hs-CRP均具有相关性(P<0.05),这也得到了郭明珠[16]和王虹娟等[17]医学研究的证实,进一步说明炎性反应和动脉血气分析指标参与了COPD合并PH高凝状态的发生发展过程。

综上,COPD合并PH以系统炎症为主要表现,由于受炎症刺激、低氧等原因,处于血液高凝状态,血液高凝状态指标FIB、D-D与血清炎性因子hs-CRP、IL-6及动脉血气分析指标 PaCO2、PaO2均具有相关性,hs-CRP、IL-6 是COPD合并PH血液高凝状态的危险因素,动态监测患者凝血因子、炎性因子和血气指标变化,对提高COPD合并PH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高凝凝血因子血气
控制冷沉淀凝血因子在室温下制备时长的临床意义
经皮血气分析仪TCM4的结构原理及日常维护保养与常见故障处理
少见凝血因子缺乏症3例
冷沉淀凝血因子临床应用调查分析
血栓弹力图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益气活血化瘀法和利伐沙班对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高凝状态的影响
不同时间制备的血浆及冷沉淀的质量对比
黑珍珠
徒手和心肺复苏机用于心肺复苏对血气分析的影响对比研究
从痰、血瘀探讨COPD炎症与高凝状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