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患者的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的参数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2019-07-05 03:09崔敬惠狄春光王琳段德玉舒渝丁奕炜罗招凡
智慧健康 2019年16期
关键词:肝功凝血酶原肝硬化

崔敬惠,狄春光,王琳,段德玉,舒渝,丁奕炜,罗招凡

(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 检验科,广东 深圳 5 1 8 0 0 0)

0 引言

本文通过对某院收治的108例肝硬化患者及50例健康人群凝血酶原时间(PT)和血小板参数检测结果的研究,深入探究肝硬化患者肝功能及凝血功能变化的临床价值,以便为临床提供相关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某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收治的108肝硬化例患者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所有患者经检查均符合肝硬化诊断标准[1],其中男79例,女29例,年龄31-79岁,平均(45.3±4.1)岁。将实验组患者随机均分成出血组(肝硬化合并出血者,50例)、未出血组(肝硬化未合并出血者,58例)。同时选取同期于某院行体检的健康人群50例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5例,女15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44.6±3.9)岁。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基础资料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出血组与未出血组基础资料相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本研究方案已经某院伦理委员会批准,且研究对象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检测所有研究对象的PLT参数与PT水平。给予所有研究对象真空静脉采取,通过EDTA-K21-2 mL抗凝血行血常规;通过血凝用食管去2.7 mL静脉血行血凝,摇匀后将血浆分离。通过全自动血凝仪及配套试剂检测PT。通过专业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配套试剂进行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大血小板压积检测(PCT)[2]。标本须在2 h内检测完。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出血组、未出血组患者及实验组、对照组PLT参数及PT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实验组、对照组PLT参数、PT对比

两组PLT参数及PT、MPV、PDW、PCT水平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 实验组、对照组PLT参数、PT对比

2.2 出血组与未出血组PLT参数、PT对比

两组PLT参数及PT水平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 讨论

肝脏具有调节凝血、抗凝血系统平衡的作用,当患者得了肝硬化以后,大量干细胞已被损害,其凝血因子功能随之降低,部分因子合成降低,PT随之增加[3-4]。由此可见,肝功受损程度可通过PT变化表现,即肝功随PT延长而越差,而肝功越差则其出血发生率就越高,出血程度也随之更严重[5-6]。本文研究显示,实验组PT长于对照组,出血组PT长于未出血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相关文献[7-10]研究结果相一致,说明肝硬化严重程度及出血情况与PT延长密切相关。

综上所述,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的参数变化可有效反应肝硬化患者病情及出血情况,因此在确诊肝硬化患者肝功时行凝血酶原时间和血小板参数检测利于临床确诊病情,可为临床治疗及评估预后提供一定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猜你喜欢
肝功凝血酶原肝硬化
肝硬化患者凝血酶原时间及血小板检验的临床价值
血清异常凝血酶原检测对原发性肝癌诊断的临床价值
喀什地区维吾尔族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患者肝功及血糖、血脂代谢情况分析
胃镜下组织胶注射治疗肝硬化胃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疗效评价
肝功与血清学指标水平检验在脂肪肝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藏医对肝硬化的认识及治疗研究
活血化瘀药在肝硬化病的临床应用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参数与凝血酶原时间的临床检验价值
血清生化指标及凝血酶原时间在妊娠肝病患者检测中的意义
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对感染性休克患者肝肾功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