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于担当的“孺子牛”记山西省大同市殡仪馆馆长马建军

2019-07-05 08:43
中国民政 2019年11期
关键词:管理所孺子牛殡仪馆

工作中的马建军

在山西省大同市民政系统,马建军是大家公认的标杆和榜样,18年的民政经历铸就了他真诚服务的品格,他干一行,爱一行,不管在哪个工作岗位,他都能勇于担当、身先士卒、无私奉献,甘当一只“领头雁”,他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奉献于民、为民解困。

再难啃的骨头也要拿下

2001年12月,马建军担任大同市殡葬管理所所长。上任第一天,打开殡葬管理所办公区大门,只见杂物狼藉满地,工作人员不见踪影,他只好返回。第二天当他再次打开殡葬管理所的大门时碰巧赶上对面一家丧主占据道路摆棺设灵,纸钱飞扬,哭声一片。马建军当即问所里的执法人员为啥不劝阻,到殡仪馆去办丧事,执法人员面面相觑:“不是不管,管不了也不敢管呀,劝轻了,不解决问题,说重了,咱还得挨打受气呀!”执法人员的回答,让马建军大吃一惊。

马建军走到灵堂前刚准备开口,警惕而嚣张的丧主就嚷嚷着“这是我们的家事,你们少管闲事。”马建军一看对方的傲气里其实有几分胆怯,他拿出两项“法宝”,一项是国务院殡葬条例,一项是山西省殡葬管理办法,明确指出这是违背国家殡葬法规的违法行为,要受到处罚。对方正在伤心头上,哪里愿意撤走。僵持之际,马建军和丧主拉起了家常,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当面承诺为丧主提供全程的丧葬服务,让逝者走得更庄严。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耐心说服教育,终于做通了思想工作,丧主当即表示服从政府安排火化,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终于化干戈为玉帛。这场生动的现场教育课,不仅教育了群众,也让身边的执法人员在内心竖起了大拇指。马建军也从中感受到了殡葬管理的缺位和严格执法的滞后,他找到了困扰殡葬管理所发展的“五个瓶颈”,响亮地提出了“工作环境亮晶晶、管理水平争一等、执法队伍精神抖、依法行政有创新、整体形象换新颜”的“五整改”方案。

面对殡葬管理所的混乱,马建军从改善工作环境入手。由于没有资金,他自己垫付5万多元,对办公场所进行改造,重新粉刷房间,购置办公桌椅。为了全面提升殡葬管理水平,培养一支文明执法队伍,马建军带领工作人员坚持业务学习,熟悉有关法律法规,树立严格、文明执法的社会形象;为了加大殡葬改革的宣传力度,马建军带领职工上街发放了2万份宣传资料,5000本宣传册。当年大同市城区的火化率就提高到87.6%,火化区火化率提升了20个百分点,位居全省前列,殡葬管理第一次打出了声威和品牌。

我愿意担起这副担子

马建军和他的团队在打好第一个漂亮仗后,大同市民政局党组认可了他的才能与韧劲,把一个新担子压到了他身上。

大同市人民公墓是大同市民政局直属事业单位,1980年更名为安置农场,主要承担为收容遣送人员安置工作。后来收容遣送转型为救助管理,安置农场面临转型抉择悬而未定,很长一段时间,农场无人问津,职工彷徨不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驱使着马建军挺身而出:“共产党员当先锋,为了人民的嘱托,我愿意担起这副担子!”马建军再一次站到了领命创业的高地上。可现实比想象中的更残酷,由于很长时间无人安置,破破烂烂的几间安置房早已几近坍塌,4000余座坟茔杂乱分布,野草横生。

马建军再次发了一个宏愿:我要在这个乱坟滩上闯出一片新天地来!说干就干,分秒必争。没日没夜的苦干了三个月后,安置农场像是变了个样,场区安置房焕然一新,外扩的五亩蔬菜大棚已是绿绿葱葱,人工筑起的围堤包住了已一锹一锹填平的深沟,十亩荒地从原来的乱石地转为育苗圃,两万颗松树苗犹如星星点灯,把农场装扮得庄严肃穆。

安置农场虽然旧貌换新颜可是单位的定位、职工的安置问题迫在眉睫,马建军在民政局的支持下,向大同市政府请示,建议将安置农场转办为大同市革命烈士陵园。

大同是全国知名的革命老区,晋察冀根据地的重要战略要地,千千万万革命英烈长眠于此,而这里却没有一个综合性的烈士陵园,让人倍感遗憾。马建军的心声正符合政府的抚烈之心、群众的崇烈之情。很快,大同市革命烈士陵园经上报、立项、筹资一系列快马加鞭的建设,于2007年7月26日落成典礼,一个新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面对新的工作他还是那句话

建于1965年的大同市殡仪馆几经发展已初具规模,1999年被民政部命名为三级殡仪馆,原馆长年届退休,而此时正是标准升级的关键时刻,民政局党组从大同市民政事业发展的总体考虑,向全局发出选才方案,大家一致推选出了新接班人——马建军,再次把信任的眼光聚焦到他的身上。这也是压在他肩头的第三项重任。面对新的工作,他还是那句话:“我一定尽职守责,不辱使命,让殡仪馆标准上档次、管理上水平、服务创一流、环境大变样。”

到殡仪馆履新,马建军尽管有殡葬管理所的实践和革命烈士陵园的经验,但他还是感到艰难。为此,他和“一班人”从绿化环境入手,自筹资金450万元,硬化道路、新修围墙、种花建圃、改善食堂,当年殡仪馆的绿化面积达到了60%,一举摘得大同市园林化示范单位的殊荣。同时实行全员下岗,能者竞岗,重组队伍,求新求变,推出了一个全新的民政服务窗口。

2010年,大同市驶入城市全面改造升级的快车道,殡仪馆处在城市新规划的中心位置,搬迁和重建的抉择再次摆在了大家面前。对于党和人民的重托,民政人义无反顾地踏上了艰辛的重建之路。为了建成华北区最好的殡仪馆,马建军邀请同济大学的建筑专家到大同,按照国家一级殡仪馆的标准设计方案,从基础设施、服务理念、殡葬文化、长远发展不同层面对新馆进行设计,建成了集遗体火化、遗体接运、丧事洽谈、化妆整容、殡殓服务、礼仪服务、用品销售、公墓服务、法医尸检九位一体的现代化一级殡仪馆。2012年12月21日,一座融现代化、园林化、人性化于一体的大型殡仪馆落成。殡仪馆把敬畏生命、抚慰丧主作为殡仪服务的第一宗旨,把礼宾文化、节俭风尚、绿色祭奠、家庭追思、精神传承等新思想融入殡葬改革的全过程,让祭风、家风、德风在大同成为代代相传的正能量。

为了满足民众的需求,马建军把殡仪服务延伸到社区,把等待服务变为上门服务,为逝者提供冷藏棺、整容更衣、遗体防腐、预定接尸车、告别厅、写挽联等6项服务,并实行“阳光消费”,把殡葬服务项目和殡葬用品的价格在业务电子屏滚动播放公示与众。为了解决社会上“死不起”“葬不起”的问题,马建军配合大同市物价局、财政局规范殡葬服务收费项目和标准,并出台《殡仪服务管理暂行办法》,把基本服务收费、延伸服务收费、特需服务收费明确到项,同时,对城乡困难群众实行免除基本殡葬服务费政策,受到了社会的一致好评。

马建军在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三副重担一肩担,先后把殡葬管理所、革命烈士陵园、殡仪馆三个单位搞得风生水起。他真诚为民、奉献为民,他的不懈努力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称赞。今年4月,马建军荣获民政部最高奖“孺子牛奖”,面对这沉甸甸的大奖马建军感慨万分:“民政事业事关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民政人就要扑下身子用具体行动为民解困,我要一直走下去,为群众遮风挡雨、为人民鞠躬尽瘁。”

猜你喜欢
管理所孺子牛殡仪馆
国道218线那拉提至巴伦台公路隧道管理所设置方案探究
关于做好房地产管理所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
船闸管理所降本增效路径探讨
“孺子牛”的由来
甘为孺子牛
去殡仪馆
魂锁殡仪馆
四川九寨沟地震致震区部分文物受损
父与子
『孺子牛』的精神长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