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莉华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所在。它不仅是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有效途径,也是落实语文素质教育的根本所在。因此想要解決这个问题,教师一方面要加强写作练习,另一方面则要从学生思维入手,在培养他们良好思维能力的基础上,提高其写作水平。而利用思维导图可以有效提升学生在写作能力。
一、思维导图的内涵
思维导图是上世纪70年代英国著名教育家东尼·博赞提出的。东尼·博赞先生在研究达芬奇等天才中发现,这些人的笔记或是手稿通常是由图像、符号、图形、文字构成的,受此启发,逐步研究出一套有助于思维分析的工具框架。东尼·博赞认为“思维导图是放射性思维的具体化产物,其展现了人类思维的动态性,并且也是激发潜能的重要方式。”
从实际来看,思维导图的中心可以是某种关键“词语或内容”,再结合文字、线条、图像构建一个整体,最终形成知识结构图。在这其中,关键词语或内容是思维导图的核心,任何思维放射后的“产物”都与中心有直接或间接联系。思维导图可以帮助人们将焦点放到关键内容上,再结合自身的想象力,有机地推动思维发展,达到开发潜能的目的。
二、思维导图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一)结合思维导图,整理写作素材
素材是初中生创作的根本所在,教师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可以发现,不少学生积累的素材是杂乱无章的。他们其实是有素材的,但是他们却无法将素材科学地利用起来,这使他们对写作产生一定困惑,导致对写作失去兴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可以借助思维导图来帮助学生整理素材,提高已储备素材的使用率。
比如,“母爱”是一个比较常见的话题,在应用思维导图的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从“母爱”的主要体现形式上指导构思。如母亲的语言与动作是体现母爱的主要形式。教师就可以以“语言”与“动作”作为素材的关键词进行构建。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包含“母爱”的语言、动作。有的学生认为母爱体现在母亲不辞辛苦帮自己整理衣物的时候,有的学生认为母爱体现在每天丰盛的食物上,还有的学生认为母爱包含在对自己成长的呵护上,或是劝导、或是批评,表现了母亲望子成龙的愿望……教师还可以在黑板上对学生思维的“发散”进行记录。通过每个学生的表述,对母爱进行深层探讨,写作素材也逐步得到了丰富。
此外,在初中生作文中,还会涉及一些名言名句。教师可以将不同体裁作为搜集的关键词,如“古诗、古词、文言文、散文、记叙文”等。这也可以有效帮助学生进行素材的整理。
(二)结合思维导图,建立写作结构
写作结构,是作文的骨架。好的写作结构不仅可以更好地呈现作品内涵,同时也保证了作文的质量。就目前来看,不少初中生的写作结构还存在不尽如人意的情况。关键在于,学生思维缺少连贯性。想要解决这些问题,教师还需要从解决学生思维的角度入手。而思维导图也成为了必不可少的工具。
比如,在以“秋天”为主题的作文训练中,教师就可以这样引导:
教师可以“由表到里”来帮助学生构建思维导图。在这里,“秋天”肯定是核心关键词,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分出两个分支,即“表”与“里”。在“表”中,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对“秋天”的视觉体验。有的学生会说,到了秋天,树上的叶子会由绿转黄,而田野里的庄稼也会结出累累果实。还有的学生说,到了秋天,人们的衣服会明显增加……而在“里”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对秋天的“感触”。有的学生会认为秋天是“悲伤”的,因为存在万物凋零的现象,但是秋天同样是充满“希望”的,因为过了漫长的冬天,这些植物都会“焕发生机”。通过引导,可以有效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作文结构图,同时让文章富有内涵。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教师可以让学生从“秋天”不同的角度来设计思维导图,教师再进行指点。有的学生会以“景物”作为秋天的分支点,延伸出秋天的公园、秋天的河流、秋天的田野。有的学生会以“色彩”作为关键词,延伸出秋天的“红”,秋天的“黄”,秋天的“绿”。其实,只要用心,学生都能写出一篇很好的作文。但是他们往往缺少正确的写作方向,这导致写作结构混乱,思维导图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确定正确的写作方向,构建稳固的写作结构。
(三)结合思维导图,总结写作技巧
写作技巧是使作文焕发生机的重要存在。在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熟练运用写作技巧,同时还要用得准确、用得精确,这样才能让作文质量更高。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来完善学生的写作技巧。
另外,针对学生的写作技巧训练,教师还可以导入微写作的教学形式。比如,以“松树”为例,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写作技巧”作为关键词,罗列技巧,并进行完善。大多数学生会列出“拟人、托物言志、比喻、夸张、动静结合”等方法。教师让学生自由地选择这些技巧,并根据自己的思路撰写一篇100-200字的文章。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尽量多列出几种技巧。学生创作完毕,教师对学生的技巧进行总结与指导,汇总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
结语:
总的来说,思维导图可以有效提升初中语文的作文教学质量,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有效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突破传统写作的困境,真正对写作产生兴趣。当然想要实现这个愿景,我们广大教师还需要在教学中以实践为基础,以创新为目标,在不断探索中挖掘思维导图的作用,进而为学生带来更好的课堂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