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鹏 罗银河 周姗
摘 要: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模式,即PBL教学模式是现在国际国内医学专业教学的主流趋势之一。问题设计是PBL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学问题设计得合理与否、问题有效价值的高低直接关系到PBL教学效果的好坏。临床案例教学是培养医学生临床思维的有效方法和途径,因此,结合PBL教学能够更好地提升教学质量。文章以“小儿肺炎”为例,基于PBL教学模式设计了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以期为相关领域研究者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PBL教学;案例教学;问题设计;小儿肺炎
作者简介:李丽鹏,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中西医结合临床内分泌、小儿呼吸系统疾病(湖南 长沙 410208);罗银河,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西医结合学院(湖南 长沙 410208);周姗,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小儿肺系疾病。(湖南 长沙 410007)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2017-208)、湖南中医药大学教研教改課题(2015-9)、湖南省普通高校十三五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9)12-0032-02
目前许多高校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教学面临着学生基础理论知识学习和临床知识、技能操作学习相脱节的窘境。学生因为需要同步学习中医和现代临床医学两方面的内容,加之大学课程安排紧凑、教学医院条件可能存在一定限制,他们在校学习理论知识时,大多将精力用于消化同期多门书本知识,而实践操作少,对疾病诊疗往往没有概念或者自觉心有余力不足,消极应对这些课程学习的情况时有发生;而进入医院临床学习阶段后,他们又容易出现理论知识记忆模糊或者各学科知识混淆等问题,面对真实的病人无从下手或跟不上带教老师教学节奏。因此,教师在有限的临床教学时间里如何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其学习效率和保证教学质量,是摆脱上述教学窘境的重要途径。
PBL教学,即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roblem-Baesd Learning),是由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的神经病学教授Brarrows首创,后因为能作为传统教学的有效补充而在国际上流行开来,目前已成为国际教学中的主流教学方法之一。[1]PBL教学模式于20世纪80年代末引入我国,至今在医学教育行业得到了较多推广,近十年间甚至出现一股研究PBL教学模式的热潮。PBL教学作为一种以问题为核心的教学方式,组织形式上适合成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团体,教师通过问题教授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是以点带面的应用学习。[2]有别于传统课堂的灌输式讲授,这种教学模式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基础知识的系统掌握程度,对教师教学过程中的把控能力和引导发散思维能力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链接教师和学生的是问题,因此教学问题设计关乎教学实施情况并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好坏。教学中的好问题应该符合教学层次和教学对象特点,能够体现出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可以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整个问题设计具有完整性、系统性和可调控性,解决问题的途径是非唯一性的,问题的答案应具有相对标准性。[3]
案例教学法于1870年由哈佛大学法学院院长C.Langdell首倡,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分析与处理来完成知识内容的讲解。这种教学方法在多学科尤其是需要大量实践经验的学科领域的教学中得到了普遍认可和应用,临床教学活动就属于这一类。
案例教学法与PBL教学法共同之处是均强调教学过程中以学生为主导,重视师生互动,强调启迪式思维的学习,均属于双向式研究性学习模式。将二者相结合,可以优势互补,针对特定的疾病知识章节,以临床案例为教学素材,以疾病诊疗为核心学习点关联相应的知识结构,设计教学问题,能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主动解决问题。教师需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大方向上的指导和提点,帮助学生拓宽知识获取途径,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最终达到教学相长。[4]
呼吸系统疾病是儿科临床最常见的系统疾病,其中“小儿肺炎”是我国现代儿科重点防治四大疾病之一,最为常见和高发。该章节是“中西医结合儿科学”课程中的教学重点内容,也是学生经常反映的学习起来有困难的内容。文章现以“小儿肺炎”为例,充分结合PBL教学法和案例教学法进行教学设计。
1.选取教学案例。挑选典型案例,普通肺炎1例(以下简称病案A),重症肺炎1例(以下简称病案B)。要求病例的临床特点和教材重点叙述贴合度高,现病史中没有超过2次的诊疗过程,不涉及先天性病因诊断。因不同年龄段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有所不同,结合一般临床习惯,对病例年龄可以做出婴儿、幼儿和年长儿的区分,或者选择同年龄段。为了方便普通病例和重症病例的比较,体现“辨病”与辩证思维的结合,宜选择处于同一个疾病发展阶段的病例。
2.设计教学问题。根据前述,教学问题紧紧围绕“肺炎的中西医诊断”与“肺炎的中西医治疗”展开,层层递进,环环相扣。诊断依据主要是症状、体征、辅助检查三项,重在考查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治疗问题设计旨在考查学生对治疗原则及治疗目的的理解和治疗个体化的运用。为了体现中西医结合思维的培养,需要设计中医和西医互相比较参照的问题。为了帮助教学对象从医学生思想角度向医生思考角度转化,尽量模拟真实情境,强化临床参与感,问题主要采用对第二人称的提问形式。
一是诊断问题列举:①你认为病案A和病案B的主症和兼症是哪些?②你认为对病案A和病案B有诊断价值的体征是哪些?③在两个病例信息描述里,你认为有没有中医特色或中医习惯用语?你能从中整理或翻译出中医四诊内容吗?④你认为给出的辅助检查有哪些意义?⑤总结完前面的问题,你脑海中浮现的中医诊断和西医诊断有哪些?⑥对于前一问题的诊断,你是否有足够的信心和患儿家属进行病情告知谈话?如果没有,你觉得你还需要哪些东西?
二是治疗问题列举:①根据你的诊断,你会对病案A和病案B的患儿分别采取什么样的中西医治疗?②在你给出的治疗里,中医治疗措施和西医治疗措施是怎样的关系?③如果你实施了前一问题的治疗,你觉得患儿会发生什么情况?
三是综合问题列举:①你认为病案A和病案B相同的地方有哪些?②你认为病案A和病案B不同的地方有哪些?③你觉得造成两个病案这些异同的原因是什么?
3.安排教学。教师把选择的病案和问题编写成教案,设置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学问题有统一的参考标准。先对教学对象进行分组,单数成组,原则上每组不超过15人,设立组长1名,每组配指导教师1名。教学安排分为教学案例分发和课堂汇报两个阶段。第一次教学案例分发占时10分钟,教师告知学生讨论范围,分发案例后让学生分组讨论,在讨论中适时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打开思维的同时又确保他们不过度跑题。随后给学生1-2天时间,针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图书馆资料查阅、网络文献检索、组内合作讨论,每名学员均须对自己的讨论、查阅过程做好记录。第二次课堂汇报占时50分钟,每组总结自己组内最后的讨论意见,以PPT文件或书面报告的形式进行汇报,教师提出修改建议,对学生表现进行评价。
PBL教学旨在加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教学长度不同,评分标准可以参照胡燕等[5]使用的进行改良,结果是形成性评价而非终结性评价。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持积极鼓励、耐心负责的态度。
参考文献:
[1]刘军,陈生弟.PBL教学在医学教育中的应用与前景[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4):5-6+26.
[2]郭林杰,吴浩,唐承薇.PBL教学方式探讨[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4,(3):215+231.
[3]王斌,郑亚安.浅谈PBL教学模式下问题的设计[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5,(2):63+136.
[4]萬云高,徐敬东,王跃秀,等.PBL与临床案例结合促进内科教学的思考[J].继续医学教育,2015,(3):32-33.
[5]胡燕,王孟清,荀春铮.形成性评价体系在中医儿科学PBL临床实践教学中的应用[J].中医药导报,2016,(3):123-125.
责任编辑 陈 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