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宇鑫
摘要:音乐,是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的一种途径,一部好的音乐作品可以反映作者的内心世界,反映一个时代,很多人说音乐是精神的花朵。笔者很支持这个看法。一首感人动听,受人喜欢的曲子,能够使人得到美的精神享受和熏陶,同时能够使人受到鼓舞,内心受益,除了作品本身具有较高的艺术感染力之外,很重要的一个方面,还在于演唱和演奏者的“二度创作”,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舞台上的表演。表演者将一个平面化的歌曲转化成真正的景色为观众呈现,这对演唱和演奏者的考验很高,除了将基本的东西表达出来,演唱和表演者还要体会和领略作品的内涵,通过自己的基本功传达情感,让观者感受作品中丰富的情感,达到作品预期的效果。
关键词:当音乐表演艺术 “二度创作” 表现
中图分类号:J60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9)11-0055-03
对于音乐表演的研究它的作用是难以预料的,一方面它不仅能加深对音乐表现问题的研究,而且,在新时代相关人员如何站在专业的角度考查新的表演形式,阐释新的表演问题,以达到对于音乐表演的新的认识。这篇文章从不同音乐文化表现力出发,介绍不同表演形式对于音乐本身的影响,最后为目前音乐表演者提出了一些关于音乐的“二度创作”如何协调共性与个性的建议。
一、不同的音乐文化具有不同的表现力内涵
音乐表演的表现力受制于不同的文化环境和不同的表演情景。这种表现力特征不仅是由不同的音乐样式而产生,更是由它的不同文化意义所承载的特殊的表现性内涵所决定。
(一)古琴艺术的表现
中国自古就有琴棋书画一说,古琴是十分能够代表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一种艺术形式,古琴是文人志士修身养性的一种方式,追求传达意境。表现手法一是通过勾、挑、拨、撮、抹、摘等,二是通过琴弦的张弛有度与节奏配合,古琴艺术的表现力自古以来具有较为节制的情感表达意向,从表演的本质和定义上来看,古琴艺术强调自我修养。
(二)佛教音乐的表现
佛教音乐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很强的仪式性、功能性和附属性。但是随着文化传播和音乐研究的需要,佛教音乐表演也逐渐出现在舞台上。审美表现不是主要的功能。佛教音乐表现手法多样,通过诵读、念唱和打击乐穿插形式。佛教音乐主张传达出内心本源的情感,表现的是超脱世俗的崇高。
(三)京剧艺术的表现
京剧是我们国家的国粹。它主要表现了不同角色与音乐段落之间的联系,京剧中不同声腔所表达的气氛不同,不同声腔与唱腔的配合所传达的感情不同,加上板式和伴奏乐器的丰富变化等等诸多方面都构成了北剧艺术形式的表现,这也是京剧独一无二的魅力所在。但是,如果你不知道京剧的唱法,不了解京剧的程序和背景文化,那么他听起来就很晦涩难懂。京剧中蕴含的文化美学成分十分突出,体现了中国传统声乐艺术的类型。
二、不同的表演场合具有不同的表现力意义
音乐表演作为一种特殊的艺术表演形式,在社会文化中有着特殊的表现意义,但是由于听众的需求和其他原因,使音乐的原形性质有所变化,赋予了新的表现意义,以配合欣赏者的需求,或更好展示作品,渲染氣氛。
(一)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作为原始生态形式,中国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起源于西部地区的土著文化。它用演奏乐器、唱歌、跳舞的方式展示了维吾尔人的美好人生和高贵的情感。在人们生活中,它主要表现人们生活状况,不过表演成分少。从演奏者和欣赏者关系的观点来看,演奏者和欣赏者形成了一定联系,当它转移到舞台上,生活和娱乐场景排在第二位,提高了表演性,成为为了观赏者的舞台艺术。因此,舞台上的木卡姆艺术无疑失去了大部份真挚、休闲的生活意味儿和自我陶醉的感情,更像是“为了表演而表演”,这种舞台上的表演实际上削弱了音乐表演本身的表现力。另外,在观众与演奏者的关系上,观众与演奏者保持一定的距离,不能近距离去感受,与生活状况不同。同样的作品以不同的表演的目的中,表现力的意义不同,呈现的感情不同。
(二)管弦乐作品
譬如,歌剧前奏和交响乐这样的管弦乐作品,在歌剧公演演奏的时候,管弦乐主要起到移动歌剧情节,完成预测情节的作用、概括情节的内容、显示歌剧风格的作用。当这些乐器作品分别从歌剧场面脱离时,它们通常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因为他们独特的音乐主题和感情。当作为音乐小品被放在更大的交响音乐会上时,它们的表现作用被分离出作为器乐音乐作品情节的独立表现力。当然,听众熟悉原作情节的内容,可以根据音乐自身的心情和风格来联系歌剧情节。同一作品的表现背景不同,所展示的细节也不同,或速度的减缓,或速度的加快,无论是哪一种都是为了音乐整体的和谐性。
(三)宗教仪式音乐
在中国的某些地区,宗教仪式的音乐逐渐脱离了宗教的意义,因为与社会和生活息息相关,逐渐在推广和发展的过程中脱离了宗教的内涵,被赋予了新的意义。比如,一些葬礼使用了宗教为基础的音乐,由和尚带领的西方军乐队演奏的人气歌曲《老鼠爱老鼠》,伴随着军乐队演奏革命歌曲调的诵经。这种音乐的演奏方式,导致音乐因为葬礼,完全失去了原本的美的意义和价值。值得注意的是,在葬礼形式的背后,体现了中国人对于宗族,家庭的一些根深蒂固的传统思想,通过这种方式展示展示自己的地位,最终将礼孝文化与现实相结合。
三、目前音乐表演者存在的问题
当前,在音乐表演艺术中,主要存在两个问题:其一是守旧。音乐艺术者对音乐作品缺乏自己的理解,缺乏创造性。主要原因是他们没有对音乐作品中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进行挖掘,不能理解作品的意义,单纯的音乐表演,不能感动欣赏者;第二音乐艺术者虽然对音乐作品的思想感情进行了挖掘,但是过于表现自我,没有传达出作品的思想感情和内容,内涵不够。总的来说,就是没有处理好“二度创作”共性与个性的关系。
四、音乐表演艺术者在“二度创作”中如何表现个性
音乐表演艺术者在进行二度创作的时候,应该尊重一度创作者,演奏者的态度要端正,应该与作曲家的意图相接近。最直观的方法是读谱,也要研究相关历史资料,一个真正的音乐表演艺术者的基本功包括对于历史知识的分析、对于音乐艺术作品分析等,界内对历史资料的研究有着不同看法,比如:海德格尔就认为,求助于历史资料是分析者的无能。虽然这句话很偏激,但是有一定道理,从谱面上读到的东西当然比历史资料更重要,不能忽视谱面的研究。历史资料的研究也能在一定程度帮助我们理解作品生成的原因。尊重一度创作中,很多人会忽视研究作品本身的独创性,作品独创性是了解作者的创造性意图主要途径。比如肖邦的g小调,全乐章就仅是一个展开部分,无结尾。他作品反映的当时战争未结束,音乐的戛然而止,可以真正反映当时的情景。其次,音乐表演艺术家应该尊重广大听众的审美心理。
时代在进步,群众心理在改变,音乐为人服务,所以也就应该尊重当今听众的心理。车尔尼雪夫斯基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很好地反映了艺术应该与时俱进,符合大众审美。“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中说过:任何事物,我们在那里面看得见依照我们的理解应当如此的生活,那就是美的。” 最后参加音乐表演的艺术家必须尊重自己的艺术创造力。这不仅体现了艺术家对音乐表演的责任,也体现了音乐表演艺术者对艺术创作的尊重。奥依斯特拉赫每一次演奏前,都会做大量的练习,哪怕是已经表演过很多次的曲目。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要求演员能够随时呼唤灵感。事实上,灵感像一个不受控制的精灵,不听从任何人的召唤,在音乐表演艺术中每一次的準备,都是呼唤灵感的一次尝试,因为灵感藏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只有不断练习,才可能比较顺利进行创作。
五、结语
音乐艺术表演者只有统筹音乐作品的历史真实性与音乐表演创造性的统一,才能为音乐表演打下牢固的基础;音乐表演中如何表达作品本身蕴含的感情和自己感受至关重要。音乐表演艺术从本质上讲是以把音乐传达欣赏者为目的的。也就说,音乐表演的好坏取决于欣赏者的感受,一个好的音乐表演者是使欣赏者满意的,这就需要相关人员要倾听欣赏者的呼声,认识到欣赏者的心理需求,根据欣赏者的需求不断调整,不断的改进,让听众满意。
参考文献:
[1][美]卡尔·西肖.音乐美的寻觅[M].郭长扬译.台北:全音乐谱出版社,1970.
[2]高拂晓.音乐表演表现力的多维视野——以《梦幻曲》的几个视频演奏版本为研究个案[J].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13,(03):113-126.
[3][美]戴维·布鲁姆.卡萨尔斯论演奏艺术[M].马思琚译.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3.
[4][日]铃木大拙,[美]佛洛姆.禅与心理分析[M].孟祥森译.北京: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