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亮布的绿色“破坏性”二次设计*

2019-07-03 09:55
山东纺织经济 2019年6期
关键词:坯布破坏性双氧水

王 田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广东 佛山 528041)

前言

面料的二次设计是基于形式美法则,在成品面料的基础上进行肌理、图案和色彩等一系列外观再创造的过程。这一过程也是服装设计师进行服装局部造型创意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审美的不断提高,服饰品的个性化定制与提升文化价值相结合的产品,会愈来愈迎合高端市场。在探寻设计领域的文化价值时,绕不开对民族文化的挖掘。侗族亮布(以下简称侗布)是侗族非物质文化传承的载体之一,同时具有传统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但是侗布的视觉时尚性还有待建构。在时尚界追求古朴自然的原生态着装风格的当下,设计师更加注重面料的独特肌理和视觉感受,结合现代审美和设计理念,在汲取传统非物质文化养分的同时,焕发出新的时尚活力。

1 侗布的制作工艺

侗布是在我国贵州、湖南、广西三省交界的侗族地区流行的传统衣料,颜色以蓝紫色和紫红色居多,表面泛着幽幽的金属色亮光。面料质地较硬,拿在手上抖动,声音清脆。侗布工艺繁复,历经数月才能做好一匹布,因此多用来制作侗族盛装或作为馈赠佳品。

传统的棉纺织技艺是侗族妇女从小要学习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传统的侗族家庭,家家户户都有织布机。侗族的轧棉机、纺纱机、织布机构造简单实用。侗布在染色以前的坯布就是侗族妇女用传统的织布机织造而成。由于织布机本身宽度的限制,这种家织棉布的幅宽大约在40厘米左右,长度在9~12米左右。常见的组织结构有平纹、斜纹和提花组织的“斗纹”。坯布织好以后要用清水进行漂洗,晾干以后就可以进行染色和后整理了。

染色和后整理是传统侗布制作的重头戏,是保证侗族亮布特殊质感和外观的重要工艺。明朝宋应星所著的《天工开物》中记载“凡蓝五种,皆可为靛”。极具智慧的侗族先民在秦汉时期,就运用了木蓝、马蓝(板蓝根叶子)和蓼蓝等植物作为染料,来进行蓝染,世代相传,直至今日。因此侗布有耐脏、驱蚊、护肤等优点。

每年的9月底,侗族妇女收割新鲜的木蓝、马蓝和蓼蓝的叶子,并将其放入大木桶中,加水没过后,进行沤制。等溶液呈现蓝色时,将没有沤烂的根茎捞出,加入石灰,搅拌,使植物中的靛蓝和水分离,沉淀后形成靛泥。此时再备一缸清水,将草木灰、靛泥和自酿的米酒按照一定的比例倒入水中,进行为期两周左右的发酵。期间要不断的搅拌,使靛蓝形成隐色体。直至溶液变成黄色,染液就达到了可以染布的标准。

在坯布下染缸的同时,要保证染液在20摄氏度左右。将漂洗好的坯布从头至尾,依次下入染缸中。漂染结束后,将布匹进行晾晒。晾晒的过程中,靛蓝在空气里进行氧化反应。一般要反复漂染、氧化数次,颜色从浅蓝到深蓝,逐渐加深。直至得到满意的饱和度后,进行漂洗,晒干,就得到了蓝染的棉布。

为了达到硬挺的效果,将晒干的蓝染棉布放进熬制好的牛皮水中,进行浸泡。或者将熬制好的胶状牛皮水均匀地涂抹在布料上。晾干后放入煮好的薯莨水中再染一次,目的是利用薯莨植物中的单宁与牛皮水中的蛋白质产生化学反应,在面料表面形成棕红色,与之前染成的深蓝色相混合,最终形成蓝紫色或紫红色。进行完牛皮水的整理后,晾干,进行捶打。捶打的目的,一方面是使靛蓝氧化还原后形成的沉淀颗粒,进入到棉纤维中,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染色牢度;另一方面是将棉纤维表面的绒毛敲平,使布料外观更加整洁。捶打后,再将布料进行牛皮水处理,再捶打,反复操作3至5次,就得到了类似丝光棉光泽以及质感硬挺的侗布。为了使侗布更加硬挺、更具光泽,用鸡毛或鹅毛将鸡蛋清均匀的涂抹在布料的正面,晾干,再涂抹,反复4至5次。最后将晾干的布料放入锅中蒸大约1.5个小时左右,使鸡蛋清中的蛋白质凝固,取出,晾干。至此,一匹侗族亮布就制作完成了。

2 “破坏性”二次设计实验

2.1 工艺实验原理

侗布在染色和后整理的过程中,运用了天然的植物染料和蛋白质,在破坏性面料再造的实验过程中,利用化学试剂或在高温状态下,针对植物染料和蛋白质进行化学反应,生成无毒的气体,进行绿色环保的破坏性外观肌理和图案设计。

2.2 实验工艺步骤

2.2.1 实验工具及准备

图一为展示的实验工具和药品。(a)侗布:贵州黎平县肇兴地区的侗族亮布。(b)工具:烙铁、烫斗、毛笔。(c)药品:双氧水、冰醋酸、直接染料。

图一

2.2.2 烫花破坏实验

将侗布按照预先设计的肌理,进行折叠。将烙铁烧至200度,在折痕处用烙铁头划过,就得到了图二所示的图案效果。折痕处的蛋白质遇到高温,发生降解,形成了碳化的颗粒。侗布的光亮被去除掉后,露出底色,形成哑光的效果。

2.2.3 双氧水和冰醋酸破坏实验

首先将烫斗预热至120~160摄氏度。然后用毛笔蘸取双氧水,涂抹于侗布上,静置两分钟后,用烫斗对其进行熨烫,直至干燥。在干燥的过程中,双氧水分解成对人体无害的水和氧气。此时,侗布上涂抹双氧水处,呈现白色。双氧水单宁类染料氧化为浅色甚至是无色的结构,最终与表面的蛋白质显示出接近白色。此时可以用直接染料在白色的区域进行填色设计(如图三所示)。在采用双氧水进行破坏性实验时,也可在涂抹完双氧水后,继续涂抹冰醋酸,加快双氧水的氧化反应。由于反应速度加快,渗透性增强,蓝染的靛蓝颗粒被部分氧化,在加热熨烫干燥后,在涂抹处会出现浅咖色。如图三中所示,不同区域的色彩对比。

图二

3 设计应用

运用以上的实验方法,结合当下时尚,对侗布外观进行抽象和具象的图案设计。如图四、图五为偶然的抽象肌理。图四是将适量双氧水倒至侗布上,随意按照不同的方向进行流淌,得到了偶然的图案。图五是把侗布进行揉搓后,蘸冰醋酸,用烫斗烫干,得到了类似枯叶的做旧肌理效果。

图四

图五

以下是结合国画的绘画手法,进行的一组图案设计(如图六所示)。

图六

结论

通过以上的实验,在时尚设计面料创新的过程中,艺术与技术的结合是进行面料二次设计的新路径。在进行侗布时尚性创新的过程中,要保留民族文化与传统。只有继承了文化的精髓,根植于文化底蕴中,创新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时尚才拥有跨文化的感染力。

猜你喜欢
坯布破坏性双氧水
市场营销仍显不足 价格微幅下跌
夏市销售环比回升 价格小幅上涨
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在棉织物退浆中的应用
棉针织物冷轧堆炼漂工艺影响因素分析
河南心连心建设年产40万吨双氧水项目
转杯纺纱纯棉帆布染色经向疵点的产生与分析
富铼渣双氧水浸出液铼钼分离工艺研究
筑起堤坝,拦住洪水
对手机植入破坏性程序并非法谋利的行为定性
学习调查要“四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