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丽丽 韩 钊
(温州医科大学定理临床学院;温州市中心医院神经内科 温州 325000)
肩手综合征(SHS)作为一种以局部疼痛肿胀、疼痛性活动受限、肢体功能障碍等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是脑卒中(CS)后多有发生的并发症[1]。目前,以运动疗法、作业疗法、物理治疗等常规康复治疗方案为主,但存在起效慢、周期长、疗效差等问题,致使病人在长期康复过程中失去恢复的信心与耐心[2]。基于以上多种原因,笔者开展了神经肌肉电刺激肌筋膜扳机点配合常规康复治疗CS后并发SHS的临床疗效观察的研究,现将详细内容叙述如下。
选取于2017年3月~2019年2月就诊于我院的CS后并发SHS病人78例,按就诊顺序分为联合组与基础组各39例。其中联合组中男21例,女18例,平均年龄(59.42±11.56)岁;平均病程(2.83±1.47)月;基础组中男23例,女16例,平均年龄(60.47±13.42)岁,平均病程(3.13±1.72)月。两组病例在一般情况上,无比较价值(P>0.05)。
诊断标准:符合《实用内科学(第15版)》[3]对于CS的诊断标准,并符合《神经康复学》[4]对于SHS的诊断标准。
纳入标准:(1)入院时经头部CT或MRI检查,得到确诊;(2)经SHS分期评定为Ⅰ期;(3)年龄在18岁以上;(4)近15d内未服用可影响结果的药物;(5)病人均自愿加入本项临床试验。
排除标准:(1)虽诊断为SHS,但属于CS以外疾病所诱发;(2)处于妊娠或哺乳期;(3)精神状态异常;(4)合并有严重脏器功能衰竭;(5)合并有严重语言、认知、意识等功能障碍。
基础组:(1)缺血性脑卒中:抗血小板凝聚、抗感染、营养脑神经等常规内科治疗;(2)出血性脑卒中:止血、抗脑水肿、营养脑神经等常规内科治疗;(3)常规康复治疗:肢体摆放与运动、压迫性向心缠绕、冰水刺激性浸泡,1天1次。
联合组:在除基础组的治疗外,给予病人增加神经肌肉电刺激肌筋膜扳机点,部位选择主要以病人的自体感觉为主,以患侧上肢的肌紧张与疼痛为特征,选取偶数个筋膜或皮下的条索或结节、亚敏痛点、牵扯痛点(一般为4~6个)。用法:将电极置于所选取的肌筋膜扳机点处,频率为20~30Hz,双向脉冲波,通断比为1∶5,以肌群随波形轻度运动为宜,20min/次,1天1次。
两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在治疗前及每个疗程结束后设立1次面对面随访,共4次随访。
(1)患侧上肢疼痛情况采用SF-MPQ进行评价:其中包括疼痛分级指数(PRI)、视觉疼痛评分(VAS)、测试时疼痛状况(PPI)。
(2)患侧上肢运动功能采用FMA进行评价:其中包括上肢反射活动、共同活动、分离运动等多个项目,共计66分,分数越高,表示病人上肢活动范围与上肢各关节活动功能越好。
(3)病人日常生活能力采用MBI进行评价:其中包括进食、大小便控制、转移等多个项目,共计100分,分数越高,表示病人自理能力越强。
(4)临床疗效判定标准:痊愈:上肢关节处疼痛及肿胀情况消失,活动范围恢复正常,且无任何肌萎缩的情况;显效:上肢关节处疼痛情况有所减轻,但肿胀情况消失,活动范围亦有明显改善,且浅表部肌肉萎缩情况并不明显;有效:上肢关节处疼痛情况均稍有缓解,但肿胀情况依然明显,活动范围有部分改善,且肌萎缩情况依然存在;无效:上肢关节处疼痛及肿胀情况未见缓解,活动范围未见改善甚至加重,且存在明显的肌萎缩情况。
统计学结果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采用均数±标准差、百分比进行统计描述;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来比较两组病人SF-MPQ、FMA、MBI各项评分、临床疗效情况。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经过全部疗程的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基础组SF-MPQ、FMA、MBI各项评分均有一定程度的改善(P<0.05),而联合组均有较大幅度的改善(P<0.01);且与基础组相比,联合组的改善程度更为明显(P<0.05),见表1。
组别SF-MPQFMAMBI联合组(n=39)治疗前36.17±5.7414.62±2.2333.78±5.82治疗后9.72±1.69#Δ29.48±3.35#Δ61.94±7.45#Δ基础组(n=39)治疗前35.73±5.8215.23±2.4234.23±5.78治疗后21.32±3.95*21.82±2.94*49.47±7.08*
注:与治疗前相比,*P<0.05,#P<0.01;与基础组相比,ΔP<0.05。
在总有效率方面,与基础组相比,联合组有一定的提高(P<0.05);而在显效方面,与基础组相比,联合组有较大幅度的提高(P<0.01),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经治疗后临床疗效的比较[n(%)]
组别痊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联合组(n=39)1(2.56)26(68.57)#11(22.86)1(2.56)38(97.44)*基础组(n=39)0(0.00)11(22.86)17(43.59)11(22.86)27(69.23)
注:与基础组相比,*P<0.05,#P<0.01。
SHS作为一种CS后常见的神经功能障碍类疾病,其发生率一般在12.5%~74.1%左右,若不及时治疗,可严重影响CS病人的早期康复进程,而CS后所并发SHS的发病机制相对较为复杂,一般认为其发生肿胀的原因主要与毛细血管通透性及淋巴刺激增加、神经源性炎症、静脉回流受阻等因素的影响有关,而其发生疼痛的原因主要与外周神经敏感化、中枢神经整合作用异常、肌肉痉挛等因素的影响有关,但目前尚未有统一的准确定义[1]。
肌筋膜扳机点(MTrPs)作为存在于骨骼肌上能够诱发疼痛及痉挛的重要部位,其病因主要分为诱发因子(其中包括:各种创伤、力学性运动控制失常、退行性骨关节改变等)与持续因子(其中包括:内分泌性缺陷、营养物质缺乏、局限性生物力学缺失等),而对于CS后并发SHS的病人来说,其主要表现以局部区域内发生疼痛与各关节活动受限为主,且由于本病恢复周期较长、肌力呈持续性增高、运动功能障碍等问题的存在,促使绝大多数SHS病人在其患侧上肢及其各处关节处不断形成MTrPs,反复影响SHS病人的恢复情况[5]。而神经肌肉电刺激(NMES)能够诱发局部肌群运动、促进浅表淋巴回流、恢复关节功能,同时可刺激已损伤的神经组织,促进其轴突重新发芽,让潜在或替代的突触活化,以此来重建CS后并发SHS病人的神经控制功能,进而改善其各关节的功能障碍[6]。同时本项研究亦证实,联合组所采用的治疗方式,导致其不论是在SF-MPQ、FMA、MBI各项评分方面,还是在临床疗效的方面,均要优于应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组。
综上所述,采用NMES刺激MTrPs联合常规康复治疗的联合组,在治疗CS后并发SHS时疗效更为显著,但也存在着诸如MTrPs位置各异,病人自身耐受情况不同,电流强度不一等问题,仍需在今后的研究中继续扩大样本量,进行多因素与多水平控制下的分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