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力衰竭是临床常见心血管疾病,该病症又称心衰,主要由患者心脏收缩、舒张功能出现障碍,导致心脏排血能力降低,血液淤积于静脉系统,而动脉系统则灌注不足而致病;其主要表现为腔静脉淤血、肺淤血等[1]。有研究显示,该病症非独立疾病,其属于心血管疾病终末阶段,临床中其死亡率极高,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安全。心电图是临床常用无创性监测技术,其主要分为监护心电图与体表心电图,但两种方法因放置电极位置不同,其监测结果存在差异性,但临床中尚不明确其存在的导联与具体差异[2]。本次研究,即对我院2016年6月—2017年7月收治的心力衰竭患者115例使用两种方法进行监测分析,报道如下。
选取2016年6月—2017年7月我院收治的115例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我国2010年《中国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中相关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确诊为心力衰竭。其中,男性患者67例,女性患者48例,年龄56~75岁,平均年龄(68.4±4.0)岁;患者心功能分级按照美国心脏协会(NYHA)分级标准:Ⅱ级50例,Ⅲ级47例,Ⅳ级18例;本组中,收缩性心力衰竭55例,舒张性心力衰竭60例。
筛入标准:(1)符合2010年《中国心血管疾病防治指南》诊断标准患者;(2)自愿参与此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患者;(3)意识清醒、愿意配合患者;(4)年龄不高过75岁者。
排除标准:(1)不愿配合研究患者;(2)存在神经疾病或老年痴呆患者;(3)因其他药物导致ST段改变者;(4)合并有皮肤过敏、严重心力衰竭患者、患有严重肺部疾病患者;(5)患者年龄超过75岁者。
对本组115例心力衰竭患者分别实施监护心电图机体表心电图,监护心电图:仪器使用JN23-ECG-8903/8903A心电监护仪,均采用五导线实施操作;患者电极放置位置:(1)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位置为左上(LA);(2)胸骨右缘锁骨中线第一肋间位置为右上(RA);(3)胸骨左缘第四肋间位置为中间(C);(4)左锁骨中线剑突水平位置为左下(LL);(5)右锁骨中线剑突水平位置为右下(RL)。为避免图形被干扰,需注意电极放置前清洁患者局部皮肤。
体表心电图:仪器使用ECG-1200型号仪器进行操作,导联放置:将生理盐水涂抹于患者两脚踝上与两手腕上,适宜松紧将电极板固定;使用生理盐水于患者规定胸前位置涂抹,将吸引电极固定;严格依照规定将导线连接,右脚踝上部接黑色、左脚踝上部接绿色、左手腕部位接黄色、右手腕部位接红色。患者胸前导联(VI~V6)分别接:V4、V2连线中点接绿色导线、左腋前线接黑色导线、左腋中线接紫色导线、胸骨左缘锁骨中线第五肋间接棕色导线、胸骨左缘第四肋间接黄色导线、胸骨右缘第四肋间接红色导线,依照10 mm相当于1.0 mV调节振幅放大钮,25 mm/s纸速,分别记录患者导联心电图,并记录患者不同时间段ST-T变化[2]。
根据T波起始前水平线为标准,测量其振幅;T波负向振幅测量,自起始线下缘项T低端垂直测量;正向振幅测量,自起始水平线上元项T波顶端垂直测量。图谱分析由一名专业人员分析。比较两种心电图在ST-T段的灵敏度。灵敏度=灵敏例数/总例数×100%。比较两组患者的异常率。异常率=异常例数/总例数×100%。比较两种心电图的T波振幅。
本此研究,统计学数据分析使用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对本组115例心力衰竭患者研究显示,体表心电图ST-T段的灵敏度低于监护心电图,组间异常率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种心电图ST-T段变化比较 [例(%)]
经研究分析,对比两种方法I、Ⅱ、Ⅲ导联中的T波振幅,体表心电图I、Ⅱ、Ⅲ导联T波振幅与监护心电图T波振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心力衰竭(heart failure,CHF)是临床中常见心功能障碍疾病,主要因心脏收缩、舒张能力发生异常病变,导致心肌供血动力不足致病[3-4]。该病症主要由心脏瓣膜疾病、高血压、心肌炎、冠心病及先天性心脏病等因素,造成心肌损伤,导致心肌功能、结构等发生异常病变,最终造成心室冲盈或泵血功能衰退[5]。
心电图作为一种无创性监测手段,该方法具有重复性强、操作容易简单、诊断费用较低等优点,近年来,被广泛应用与临床心血管疾病诊断监测中;该方法对诊断心肌梗死、心肌缺血、心律失常等具有不可替代的临床价值[6]。自心电图被广泛推广应用后,心血管疾病死亡率与往年比较得到巨大改善;该方法可对患者心脏异常病变有效监测,早期及时给予针对性治疗干预,提高患者生存率[7]。心电图根据其电极定位差异可分为动态心电图与体表心电图,两种方法其监测结果存在一定差异[8]。根据外国学者Davie等,早在1996年对心脏收缩功能不全96例患者进行心电图监测,结果显示:96例患者心电图均存在异常,其中心电图异常变化最明显的是ST-T变化,根据患者NYHA分级及独立病因分析,心力衰竭患者大部分均存在复极异常[9]。本次研究分析结果显示,体表心电图ST-T段的灵敏度低于监护心电图,组间异常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体表心电图I、Ⅱ、Ⅲ导联T波振幅与监护心电图T波振幅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监护心电图检测心力衰竭与体表心电图检测对比,前者对ST-T变化的检测效果更佳[10]。经研究分析,这可能与监护心电图对心力衰竭患者实施的24 h动态监护,可对患者病情变化进行全民的监测评估,可随时详细记录患者病情异常变化,可有效避免其他因素干扰检测结果[11-12]。而传统体表心电图主要通过体现不同波形对患者机体功能进行反应,该方法虽然操作简单,但实际应用中其受到外界干扰因素较多,导致检测结果准确性不高,存在一定误差。此外,也有研究指出[13-14],与监护心电图比较,体表心电图只可对短暂的心电图活动情况进行记录,对无法病情变化无法有效监控,因此,其监测结果并不理想。
表2 对比不同心电图T波振幅(±s)
表2 对比不同心电图T波振幅(±s)
images/BZ_117_213_3039_2303_3101.png体表心电图 115 0.20±0.10 0.26±0.10 0.30±0.13监护心电图 115 0.27±0.16 0.32±0.18 0.34±0.15 t值 - 3.978 3.124 2.161 P值 - 0.000 0.000 0.031
综上所述,经过本次研究分析,两种心电图检测方法中监护心电图监测结果更为准确;临床中为提高设备利用率,医师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检测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