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对比研读 觅得文言津梁

2019-07-02 11:04王号芝
关键词:研读语言运用

王号芝

摘要:苏教版必修三有六篇古文内容中的用词非常精妙、准确,一些貌似“浅易”的字词实则“深刻”、“丰富”。只有通过引导学生“细读”对比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子,才能走到文本的深处领略到经典作品语言表达的精妙。

关键词:字词对比;研读;语言运用

中图分类号:G623.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9-089-1

文言文作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结晶,语言精炼,意旨深远,将道理、情操、志向、人物形象等巧妙地融入其中。如果不细细品味其中的语言,“明察”其字词间的细微差别是无法得到其中的“真意”的。

苏教版必修三《寻觅文言津梁》板块共收录了《烛之武退秦师》、《谏太宗十思疏》、《廉颇蔺相如列传》、《鸿门宴》四篇课文和《秋水》、《非攻》两篇选教或自读课文。细细研读发现,这几篇课文内容中的用词非常精妙、准确,只有引导学生“细读”,才能领略到经典作品语言表达的精妙。

一、实词体骨波澜现

清代刘淇说,“实字其形体而虚字其性情”,由此可见,想要理解古代文人的所言之志、文章所载之道,抓住文中的实字和虚字来发掘语义间的相关联系和细微分别是很有必要的。在《鸿门宴》这篇课文中,有几个动词词义相近,学生读的时候很有可能就一带而过了,但把它们拿出来细细品味却很有深意。比如,其中有这样一段话:“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这里有两个表示动作的词:“操”和“持”,都有“拿”的意思。但深入解读发现词义相近却语境不同。“操”的常用义是手的动作娴熟,由熟练我们可以引申到“习惯”,含有稳固不变的意思,在当时诸侯之间互相赠送一些礼物这是惯常的礼节,所以张良问“大王来何操”即大王你带了什么礼物来的?张良从臣子的角度维护了刘邦的尊严(这是平等的交往)。而“持”是指手往上托,是“奉上”的意思,含有恭敬的意味。“危而不持,颠而不扶”,扶持是用手往上面托的意思。刘邦虽然有灭项羽的心思但现在自知还不是他的对手,所以表面上装出臣服恭敬的态度来韬光养晦,即使是在心腹张良面前也不表露。一个“持”字将刘邦的虚伪狡诈表现的淋漓尽致,可见司马迁的春秋笔法。

无独有偶,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也有“持”字:“王授璧,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在这里理解“持”这个字的意思也更能现出来蔺相如身陷险境却不卑不亢、临危不惧,为自己的国家争取尊严的品格和胆识。

二、虚字传情需细吟

如果说,实词是文章的体骨,虚词就是文言文的性情。古人作文多喜欢借助虚字来表达情感,“一用虚字,行文变活”!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烛之武退秦师》中烛之武的“抱怨”:“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我们很容易想到“壮”与“老”的对比,有英雄暮年的喟叹。却很难去注意到“也”“矣”有别。袁仁林《虚字说》;“虚词发音不同,传达情感也不同”。“也”、“矣”、“已”都是句末語气词,不同之处在于“‘矣其声尖利清越,倒卷净尽,亦尝随语轻重。‘已略带止息缩住意,声与‘矣字一样尖细,但彼则声情卷起悠长,此则声情止息无余。‘也字之气疏爽质实,专确无疑,故其于语也,勾勒完结。”近代的人认为:“也”多用于叙述静态事物的句子,对事物是非的判断,表示一种状况;“矣”多用于叙述动态的事物的句子,表达事物已经怎样或者将会怎样,表示一种过程。

综合今人和古人的观点,“今老矣”表示“我”已经由壮年步入暮年这一动态的过程,吟诵时尾音拖长加强语气,更能体现出烛之武对于自己韶华逝去的无奈和惆怅,甚至年轻时未被重用而颇有情绪,此处烛之武初露真容,虽然言辞了了,但因虚词的妙用,曾经年轻时的激情和抱负随着时间的推移化作惆怅与无奈,哀怨于顿挫之间尽显。

三、句法之中辨真意

文言文大都谋篇布局,句法结构严谨,但由于流传下来文字的散佚和各家看法的不同,部分地方会出现不同的版本。而有的时候,这样不同版本的对比教学让同学们“辩一辩”更能让学生理解文意,提升文学素养,《谏太宗十思疏》中就有一个很好的例子。苏教版的《谏太宗十思疏》中有这样一句:“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望国之治,虽在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其中“虽在下愚”在人教版中是“臣虽下愚”。

“虽在下愚”按照文言文翻译信、达、雅的原则,省略了主语“臣”,“虽”有即使、虽然的意思,虽然是表示事实的情况而“即使”是表示假设的情况,魏征作为臣子劝谏君王态度应该是十分谦虚谨慎的,所以这里取即使的意思更好一些,“在”可以解释为“处在,身处”,直译的意思是:我虽然处在愚昧无知的地位。然而“下愚”在课下的注释是“最愚昧无知的人”,综合考量应该是:“我”即使是身处愚昧无知中的人。人教版“臣虽下愚”可以翻译为:“我”虽然是最愚昧无知的人,两相比较人教版中魏征拿自己和唐太宗比自谦说自己是最愚昧无知的人,苏教版中身处愚昧无知中的人则是虚指,注释将“下愚”解释为“最愚昧无知的人”更适合人教版的选文了。在文言文学习活动中,面对课外或者辅导书上的解释有不同的版本,学生们常常不知所措或者一味地“服从教材”,缺乏质疑和思辨的能力。

总之,在文言文教学中,如果我们能够从字词句篇中由源溯流,撷取吉光片羽,让学生们潜心其中感受语言之美、文字之美,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在思辨中自身的文学、文化素养得到提高,这正是古代经典的魅力!

猜你喜欢
研读语言运用
浅谈新课改下语文课堂教学创新的两个关键点
浅谈如何研读合唱作品
例谈“一文一字尽风流”
2016年高考语文“语言运用”四大特色题评析
西风凋树惆何处,灯火阑珊情满路
浅析威廉?布莱克的《老虎》
浅谈《警察与赞美诗》中的幽默艺术
关注句子教学 重视语言运用
注重方法,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让 巧妇”不再难为“淘”米之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