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玉
关键词:小学语文 培养 写作兴趣
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特别是小学作文教学时,老师觉得难教,学生觉得难写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写作能力较低。有许多学生在第一次接触写作文时,感到无话可写,有的小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甚至从优秀作文选中抄袭别人的习作现象,这对于学生未来的写作是极其不利的。事实上,学生写作兴趣不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学生没有认真的观察生活,缺乏写作素材。教师只有从生活实际出发,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生活,更好的认识事物,获取写作素材,才能为学生以后的写作打好坚实的基础。教师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学生的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一)作文内容空洞无物
当前小学生的作文中或多或少的都会出现一些内容空洞无物的现象,从学生的作文中难以读出真情实感,这样的作文很难打动读者,这也是导致学生的写作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小学生的社会阅历浅,生活经验不足,加上本身就没有在生活中积累下丰富的写作素材。作文课上,每当教师布置作文题目之后,学生往往不知道如何去写,从何下笔,头脑中没有与题目相关的写作素材,不能针对教师布置的作文题目去立意、选材,他们就会翻阅有关的优秀习作,然后将文章的内容进行改造加工,但是,作文的基本模式是一样的,小学生通常都会采用这种方法,这就导致了小学生作文千篇一律的现象,很难写出内容新颖、与众不同的作文来。另一方面,小学生在写作时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的生活阅历,而是按照书本上的写作模式去写作文,写出的文章往往都是缺乏真情实感,空话、套话连篇,这样以来学生的写作思维受到了限制,不可能写出高质量的作文来,这也是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亟需解决的问题。
(二)缺乏对生活的观察
作文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都是写作的素材。由于小学生年龄小,不会用心去观察和感受生活,不知道去做生活的有心人,这也就导致了学生在写作时,无从下手,无话可说,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写作任务,就只好东拼西凑,写出的作文质量也可想而知。由于小学生缺乏对生活的细心观察,不知道积累生活中的写作素材,对生活中的体验和感悟不深刻,这就导致了他们在写作时不知道怎样去写,写什么,久而久之,他们就会对作文产生厌烦情绪,甚至有的同学会产生惧怕写作情绪,一提起写作就感觉头疼。
(三)中心不明确
通常小学生在看到作文题目时,不能认真去思考这篇文章怎样去立意,而他们首先想到的是这个作文题目要写哪些内容,为了完成老师布置的写作任务,他们会找一些与题不相关的素材来写,目的只是为了能够达到老师要求的字数,这就导致学生写出的作文中心不明确,内容空洞平淡。另外,由于学生年龄小,语言表达能力还不是很强,在写作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用词不准确,语句表达不具体,甚至还会出现语句不通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就是他们平时在阅读中不善于积累优美的词句造成的。
(一)感知生活乐趣,培养写作兴趣
我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是一切艺术的母体,像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老舍先生的《北平的秋》都是来源于生活的好文章,小学作文也不能与生活相脱离,教师必须认识到生活与作文紧密相连。教师要引导学生走进生活、感知生活,从生活中发现美,从生活中感受到乐趣,进而产生出将这种美与乐趣用语言、用文字表达出来的愿望,即实现了写作兴趣初步的培养目标。首先,教师要引导、培养学生观察的习惯与能力。如在引导学生写《家乡的桥》这篇作文前,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去实地观察,由粗到细、由浅到深,将桥的各项特征都观察清楚、记录清楚,然后再下笔写作,让文章写得有理有据,严谨正确。其次,教师要利用生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写作欲望与写作能力,例如在万物苏醒、百花齐放的春天组织学生进行一场春游活动,在春游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景色、人物,并将自己的观察与感想及时写下来,将生活落到纸上。
(二)通过广泛阅读,培养写作兴趣
阅读是学生爱上写作、学会写作的必要途径。若作文是一所殿堂的话,那阅读就是通往殿堂的阶梯,通过阅读,学生不仅能学习、借鉴优秀的写作技巧,还能从中受到美的启发,更能通过有效的积累,丰富自己的词汇语句,夯实自己的写作基础。作文是一种艺术,该艺术的精髓就是美,实际上,通过阅读一些名家经典我们就会发现,无论文中描绘的是幸福还是悲惨,都能让我们感觉到美好,心灵受到震撼,因此鼓励、引导小学生广泛阅读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从他人的文字中发现这种高级的、隐秘的美,并从中受到启发,产生自己想要创作这种美的欲望,进而对写作产生兴趣。其次,若作文是树,那词汇就是泥土,语言就是根须,只有在积累了大量词汇与语言的基础上,作文这棵大树才能开枝散叶、开花结果,才有被润色、被升华的可能,所以丰富的词汇、得体优美的语言是一篇好文章的基本保障。因此教师应该引导、鼓励学生广泛阅读,并在阅读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摘抄优美的词句,夯实语言基础,便于日后写作。另外,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的过程中,除了引导学生阅读中国的优秀作品,也应引导学生广泛涉猎外国优秀文学作品,在增强学生语言积累的同时开阔阅读视野,拓展写作思维。
(三)走进生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在小学写作过程中,学生往往感觉到面对作文题目无话可说,究其原因就是学生生活面狭窄,生活枯燥、单一,与社会、大自然相接触的机会少,不能亲自去感受大自然的美丽。这就需要我们小学语文教师鼓励学生走进大自然,走进生活,去感受大自然,感悟生活,培养他们的观察力。鸟语花香的春天、霞光四射的清晨、星光灿烂夜空等等都是大自然馈送给我们写作素材,教师要鼓励学生去观察、去发现、去感悟、去说、去写——每次观察活动之后,教师都要安排一节课左右的时间,让学生相互交流,各抒己见,勇于发表自己想法、看法。最初,内向学生往往会出现闭口不语的现象,但是,只要有一个学生开始发言之后,其他的学生就会纷纷举手,争相发言。而后,教师要抓住时机,鼓励学生把自己刚才讲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记录下来。例如,我曾经引导学生以《春天的果园》为题让学生进行写作,我首先带领学生到果园里进行观察,果园里的桃花、梨花、苹果花,争相开放,在阳光的照耀下,各种各样的花显得格外鲜艳,蜜蜂嗡嗡的在花间飞舞。如此美丽的景象,使学生大开眼界,不住地发出感叹声“果园的景色实在是太美了!”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发现“春天果园的美”,他们很快用自己手中的筆描绘出了《春天的果园》而且还写出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这样以来,学生的对写作产生浓厚的兴趣,人人都感到有话可说,有话可写,消除了学生一提作文就惧怕心理。
(四)注重学生的作文批改
由于每一个学生的观察能力,认识事物的能力不同,学生的作文水平也有所不同,因此,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的对他们进行鼓励。通过鼓励来提高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不断提高。
1.恰当的使用评语。教师的评语是教师与学生进行写作交流的重要方式。教师使用恰当的评语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的积极性,而且还能使学生树立写作的自信心。教师在对学生进行作文评价时,一定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既不要夸大,也不能一味地贬低。每次写作后,教师要全面的分析总结,对每一个学生习作中的优点要及时的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对学生习作中出现的不足,教师要从鼓励的角度进行点评,教给他们修改的方法。通过教师的评改,可以让学生充分的认识到自己在写作过程中优点和不足,以便于日后更好的写作。
2.采用灵活多样的评改方式。随着语文课堂教学的不断深入,作文课堂教学方式也多样化,教师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写作实际采取灵活多样的作文评改方式。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互评互改,在评改前,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讲清楚评改的具体要求、作用和重要性。这样学生在评改时就会格外认真,其次,要求学生在评改时要善于发现文章中的优点和存在的不足,对习作中存在的不足,要给予修改的建议。待学生修改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的评价对每一个学生的习作写出总体评价。这样通过组织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培养了学生对写作的严谨态度,促使學生养成良好的写作习惯,对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了极大推动作用。
总之。在小学作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从小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激发学生乐于写作的积极性;广泛的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开拓学生视野;给学生提供口语表达的机会,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注重加强学生的作文评改,使学生树立写作的自信心,全面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
参考文献:
[1]吴艳飞.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J].明日,2018,(19).
[2]陈静.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中),2018,(03).
[3]周长活.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培养[J].学周刊,2014,(20).
(作者单位:山东省临沂市临沭县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