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岩
【摘要】 目的 观察多奈哌齐片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效果。方法 12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 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奥拉西坦注射液进行治疗, 实验组采用多奈哌齐片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进行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及治疗前后简易认知状态评价量表(MMSE)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 对照组患者中显效21例, 有效27例, 无效12例,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实验组患者中显效31例, 有效26例, 无效3例,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对照组患者MMSE和ADL评分分别为(19.27±4.62)、(32.75±1.24)分, 实验组患者MMSE和ADL评分分别为(18.64±3.15)、(33.28±1.69)分;治疗后, 对照组患者MMSE和ADL评分分别为(22.37±3.51)、(37.62±2.46)分, 实验组患者MMSE和ADL评分分别为(26.85±4.77)、(44.69±2.35)分;治疗前, 两组患者MMSE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实验组患者MMSE和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多奈哌齐片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 值得推广。
【关键词】 多奈哌齐片;奥拉西坦注射液;血管性痴呆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9.03.067
血管性痴呆主要是指由于脑血管疾病, 如出血性或缺血性脑血管病所引起的脑组织损害, 从而使得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综合征, 主要临床表现为记忆力、情绪控制能力及认知力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衰退[1]。本文对12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分析, 现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5月收治的120例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中, 男33例, 女27例;年龄24~66岁, 平均年龄(42.45±8.28)岁;病程3~19个月, 平均病程(10.72±3.46)个月。实验组患者中, 男35例, 女25例, 年龄26~64岁, 平均年龄(43.72±7.36)岁;病程4~18个月;平均病程(11.34±2.54)个月。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血管性痴呆;且排除阿尔茨海默病或是拥有痴呆史患者、对药物过敏者、伴有严重心肾肝功能损伤者。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采用常规治疗, 给予患者控制血压、抗血小板聚集及改善脑部血管药物等。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者采用奥拉西坦注射液进行治疗, 将4.0 g奥拉西坦配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中静脉滴注, 1次/d, 持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实验组患者采用多奈哌齐片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进行治疗, 奥拉西坦注射液用法用量同对照组;盐酸多奈哌齐片睡前服用, 1次/d, 口服, 持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
1. 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的MMSE与ADL评分。疗效判定标准[2]:显效:MMSE评分改善情况>20%;有效:MMSE评分改善情况为12%~20%;无效:MMSE评分改善情况<12%。總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 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比较 对照组患者中显效21例, 有效27例, 无效12例,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实验组患者中显效31例, 有效26例, 无效3例,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 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MMSE与ADL评分比较 治疗前, 对照组患者MMSE和ADL评分分别为(19.27±4.62)、(32.75±1.24)分, 实验组患者MMSE和ADL评分分别为(18.64±3.15)、(33.28±1.69)分;治疗后, 对照组患者MMSE和ADL评分分别为(22.37±3.51)、(37.62±2.46)分, 实验组患者MMSE和ADL评分分别为(26.85±4.77)、(44.69±2.35)分;治疗前, 两组患者MMSE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实验组患者MMSE和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血管性痴呆主要是由于一系列的脑血管因素, 如缺血性、出血性、急慢性缺氧性脑血管病等, 从而导致患者出现脑组织损害而引发以认知功能减退为特征的一组临床综合征, 属于老年痴呆的主要类型之一[3]。血管性痴呆的起病较急, 认知功能呈阶梯式的恶化趋势, 且以波动性病程与局灶性神经症状为主要的临床体征。血管性痴呆的病因较为复杂, 在现阶段普遍认为, 脑动脉硬化所造成的脑血流量降低是引起血管性痴呆的主要原因。在临床治疗中, 目前国内外均为没有特效药物与效果显著的治疗措施[4];主要治疗方式是改善患者脑循环、脑代谢, 提高脑细胞供氧等药物治疗措施。其中奥拉西坦注射液便是临床治疗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药物, 其属于一种新型的吡咯烷酮类衍生物, 该药物适用于痴呆、脑血管病以及脑变性疾病所导致的脑损伤与由于脑损伤导致神经功能缺损、记忆智能障碍、社会功能障碍、人格改变以及日常生活功能障碍当中[5];其能够有效促进磷酰胆碱与磷酰乙醇的合成, 进而提高大脑中蛋白质与核酸的产生率, 从而达到修复脑神经细胞的效果。奥拉西坦注射液虽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 但治疗效果往往不够理想。因此, 多奈哌齐片被越来越多地应用在奥拉西坦注射液的联合治疗中。根据相关研究显示, 血管性痴呆患者相关区域的乙酰胆碱水平会有所降低;而脑内的乙酰胆碱作为一种神经递质、记忆以及学习的重要部位, 其在脑内的含量降低会使得患者出现明显的认知功能障碍。盐酸多奈哌齐片正是现阶段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 其能够有效保护患者的神经功能, 改善患者整个脑部血流的供应情况[6];同时盐酸多奈哌齐片还能够降低神经元的变性, 通过促进患者大脑皮层与海马回处细胞外的乙酰胆碱的浓度来提高患者机体智力与记忆的恢复程度, 从而有效防止血管性痴呆患者由于缺乏胆碱能而影响认知功能。联合两种药物共同使用, 不但能够有效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 同时还能够弥补单种药物的不足之处, 进一步促进患者神经功能与认知功能的恢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 对照组患者中显效21例, 有效27例, 无效12例,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实验组患者中显效31例, 有效26例, 无效3例, 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实验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 对照组患者MMSE和ADL评分分别为(19.27±4.62)、(32.75±1.24)分, 实验组患者MMSE和ADL评分分别为(18.64±3.15)、(33.28±1.69)分;治疗后, 对照组患者MMSE和ADL评分分别为(22.37±3.51)、(37.62±2.46)分, 实验组患者MMSE和ADL评分分别为(26.85±4.77)、(44.69±2.35)分;治疗前, 两组患者MMSE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 实验组患者MMSE和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 多奈哌齐片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能够有效提高患者治疗的有效率, 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许侃, 胡光菊. 多奈哌齐片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分析. 中外医疗, 2017, 36(27):134-135, 138.
[2] 沈展, 汪思阳, 沈婷婷,等. 奥拉西坦联合盐酸多奈哌齐治疗血管性痴呆49例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中国药业, 2018, 27(4):50-52.
[3] 秦连发. 多奈哌齐片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认知功能及血清IL-6水平的影响. 慢性病学杂志, 2018, 19(5):675-677.
[4] 邝素娟. 多奈哌齐片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安全性评价. 北方药学, 2017, 14(1):69-70.
[5] 杨小珍. 多奈哌齐片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观察.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6, 29(1):35-37.
[6] 于凌云, 张庆军. 多奈哌齐片联合奥拉西坦注射液治疗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中国药师, 2016, 19(1):114-116.
[收稿日期:2018-0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