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阕即景生情,追念起于京口建立功业的孙权、刘裕,作者深为仰慕。“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诗人起笔便抒发其江山依旧,英雄不再的感慨。“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这个句子在上句的基础上推进一层,非但再也找不到孙权这样的英雄人物,连那些反映他光辉功业的遗物也都杳无踪迹了。“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这是写眼前之景,词人由此联想起与京口有关的第二个历史人物刘裕。写孙权,先想到他的功业,再寻觅他的遗迹;写刘裕,则由他的遗迹再联想起他的功业。“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这三个句子,表达了词人對建功立业的刘裕无限景仰的感情。这一段借孙权和刘裕两个英雄人物的事迹暗讽南宋政权的无能,表达自己抗敌救国的热情。
下阕用刘帝、佛狸、廉颇的典故,继续写自己报效祖国的一片忠心,并表示自己不为朝廷所用的激愤。“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作者援用古事近事影射现实,尖锐地提醒现在的南宋统治者吸取前人和自己的历史教训。“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从这一句开始,词由怀古转入伤今伤己:作者原想收复中原,不期南宋朝廷昏聩无能,使他英雄无用武之地。“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回首”接上句,由回忆往昔转入写眼前实景:现在的中原早已风平浪静,沦陷区的人民已经安于异族的统治,这是多么痛心的事情啊!以此正告南宋统治者,收复失土,刻不容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结尾用廉颇自喻,抒发有志报国而不被重用的忧伤与苦闷。
全词将多种感受都委婉地抒发出来,慷慨悲歌,回肠荡气;全篇苍劲沉郁,豪壮中有悲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