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史料在农村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2019-07-01 03:38曹利敏
考试周刊 2019年48期
关键词: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史料

摘 要:随着新课程的改革,史料在历史教学中运用越来越多。农村初中的学生由于资源条件和家庭条件所限制,他们的课外知识比较贫乏。如何让他们正确的认识史料,理解并运用史料,是当前历史教学中所要迫切解决的难题。

关键词:史料;农村初中;历史教学

一、 正确认识历史教学中的史料

史料是指研究历史和编纂史书所用的资料。“今观周子之所搜,无非史料也。”“今天需要掌握可靠的史料,运用新的观点写出人民所需要的历史。”“真正的史料只有两种:证据与批判,即生活与思想。”现在一般将史料区分为第一手史料及第二手史料。一般所称史料,主要是指第一手史料而言。

20世纪80年代,我国著名历史学家荣孟源把史料分为四大类,第一类为书报,包括历史记录、历史著作、文献汇编等;第二类为文件;第三类为实物;第四类为口碑。如文字史料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文献史料、思想或学术著作、文学作品、报刊杂志、日常生活中的文字遗留等。

口传资料是指经历代口耳传承得以保存下来的以往人类的言行。梁启超曾形象地说:“十口相传为古”,说明口传资料也是重要的史料形式,但是文字资料无疑更加丰富完备而更为重要。

二、 如何在课堂教学中使用史料教学

中国历史的教学,学生可以通过查找搜集相关的史料加以补充学习,因为一些历史事件在语文课本中已经以一定的形式呈现,学生查阅资料的难度不大。但在世界历史的学习中,世界历史知识对学生来说就是一个未知的世界。以《启蒙运动》一课的教学为例,这一课主要围绕三个人物伏尔泰、卢梭、孟德斯鸠的思想。在这一课的教学中,这三个人物对于学生来说是陌生的,这时候三个人物的图片资料展示,让学生有了初步的感知。通过图片可以感知很多的信息:比如人物的外貌、性格、神态,由此引导学生来推测人物的思想。

“原来是伏尔泰、卢梭亡了法国!我宽恕造成我死亡的人,祈求上帝在我鲜血抛洒之后,法国土地上再不流血了。(1793.1.21.38岁)——路易十六”

这样一段文献资料的引用,让学生想象伏尔泰、卢梭传播的是什么思想?——资产阶级的革命思想,从“人性”的复活到“理性”的孵化转变。引用恩格斯的话来进一步证实:“封建中世纪的终结和现代资本主义纪元的开端是以一位大人物为标志的。这位大人物就是意大利的但丁,他是中世纪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最初一位诗人。”

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如何实现从“科学”的启示到“理性”的启蒙?进一步引用文献材料:“自然科学借以宣布独立,好像重演路德焚烧教谕的革命行动,是哥白尼那本不朽著作的出版……从此自然科学便开始从神学中解放出来。——恩格斯《自然辨证法》”通过材料让学生感悟感知启蒙思想的内涵,进而更深刻的理解分析法国大革命。从“强权”的反智到“理性”的反思:“第三等级是什么?是一切,然而是受束缚、受压迫的一切。他们要求什么呢?要求有一定的地位。”

阿莱特·法尔曼收集了各色人等日记、密报、手抄、新闻、档案,从社会心态视角研究革命爆发的原因。从中发现巴黎空气中飘散的言论实际上恰恰反映了民众拒绝沉默接受生活现状的社会群体焦躁。政府严格控制言论恰恰又成为谣言四起的根源之一;而政府为扑灭谣言提供的“真相”,在人们看来它却是更大的谎言。“这就是18世纪法国的新气象之一,可以说18世纪巴黎城里的谣言其实就是一种政治启蒙。”

教师展示三个人物介绍,具体分析启蒙思想:

伏尔泰,他用理性精神审视-鞭挞天主教会和教皇是“迷信的恶魔”和“两足禽兽”;他用理性精神号召人民粉碎天主教会的精神洗脑和君主专制的定于一尊;他用理性精神倡导开明君主统治和君主立宪;宣传天赋人权和平等自由;他用理性精神主张法律应该以人性作为出发点,而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一生为了思想和言论自由而战,靠自己的笔过一种独立的生活。伏尔泰启蒙思想导致了革命,抑或革命需要伏尔泰?

查理·路易·孟德斯鸠,反对君主专制,主张三权分立。代表著作《论法的精神》。它是自亚里斯多德以来最伟大的政治哲学著作。

让雅克·卢梭是法国大革命的精神偶像,代表著作《社会契约论》,他的思想有:“万恶之源:财产私有制和财产分配制度;社会契约:‘主权在民与‘公共意志;天赋人权:人生而自由,但却戴着镣铐;直接民主:消灭君主制,建立共和制度;不断革命:人民拥有持续和永远革命权”。

教师总结:启蒙核心是人的独立思考和理性判断;“人是目的而非手段”;主权在民,自由平等是人生来的权利。

“我青年时代就对法国文化抱有浓厚兴趣……读孟德斯鸠、伏尔泰、卢梭、狄德罗等人的著作,让我加深了对思想进步对人类社会进步作用的认识。”通过习近平总书记的一段话,让我们的学生对自己、对人生都有一个更深的思考。

三、 史料在初中歷史教学中运用的注意事项

史料参与下的历史教学过程是一个构建历史情境、认识历史事实、解决历史问题、训练历史思维的过程。在这样的情境教学中,学生与教师双方的主体性都得以体现,学生在“学”当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尊重,教师在“教”之中的主体作用也得到发挥,教学成为一个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的过程。然而,史料在教学中的运用也容易走进一些误区,影响实际的教学功效。

为了更好的使用史料,更好的适应初中历史学科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 充分挖掘教科书史料,处理好课文内容与补充资料之间的关系。教科书中补充的史料都是编者精挑细选出来的资料,是以教学内容为基础的,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2. 正确处理基础知识与学习能力的关系,史料参与的历史教学也要做到两者之间的平衡。3. 史料的运用注意遵循真实、适度的原则。为了让史料既符合初中学生的认知水平,又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在教学中使用的史料必须经过教师特别处理。

参考文献:

[1]沈昌直.《柳溪竹枝词》序.

[2]吴晗.灯下集·从曹操问题的讨论谈历史人物的评价问题[M].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2006.

[3]朱光潜.《克罗齐哲学述评》第六章[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12(9).

[4]恩格斯.《共产党宣言》意大利文版序言,1848.

[5]张芝联,冯棠译.(法)西哀耶斯.什么是第三等级?[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

[6][法]阿莱特·法尔热著.法国大革命前夕的舆论与谣言[M].上海:文汇出版社,2018.

[7]习近平在中法建交50周年纪念大会的讲话,2014(3):27.

作者简介:

曹利敏,江苏省徐州市,江苏省徐州市睢宁县沙集中学。

猜你喜欢
农村初中历史教学史料
五代墓志所见辽代史料考
史料二则
例谈数据史料的辨伪与解读
史料教学,史从何来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