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读好长句子

2019-06-30 23:21鲁益平
湖南教育·B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额头短语词语

鲁益平

统编教材对低年段学生的朗读能力提出明确要求——读好长句子。教师不但要教会学生读长句子,而且要教会学生读好长句子。如何在低年段语文教学中精心指导,有效设计教学策略,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读好长句子呢?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巧建“金字塔”,为读好长句子夯实基础

一年级学生识字量少,识字速度慢,对朗读长句子易产生畏难情绪。教师可根据学生心理和年龄特点,搭建“金字塔”——“塔尖”是简单的词语,“塔身”是由该词语扩展开的短语,塔底就是整个长句子。例如:一年级下册《我多想去看看》一文中,“遥远的北京城,有一座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非常壮观”。该长句涉及三个空间场景转换,“北京城—天安门—升旗仪式”,每个场景词都带有修饰语,对一年级学生来讲,读好它有一定难度。教师可以先指导学生读准塔尖上的“北京城”“天安门”“升旗仪式”等词语,再指导读“的”字结构短语——“遥远的北京城”“雄伟的天安门”“广场上的升旗仪式”,最后连起来读整个句子。这样逐级推进,各个突破,化繁为简,就大大降低了朗读难度,提高了学生朗读的兴趣。

又如二年级上册《妈妈睡了》中“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水的额头上”这一句中有两个“的”,停顿的处理比较关键。教师也可以按这样的步子指导:“额头上”—“微微渗出汗水的额头上”—“粘在微微渗出汗水的额头上”—“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水的额头上”。这样先小步走,再逐层添加句子成分,整个句子的意思就读出来了。

二、巧借“符号”,为读好长句子推波助澜

好的朗读能将意思读出来,就是因为朗读者处理好了字词的轻重缓急。教学中,如果教师能指导学生利用常用符号进行合理的停顿和连接,学生有了明确的朗读指向,练习起来就能有的放矢,朗读效果就能事半功倍。

1. 借显性符号标点,处理好句子的缓急。一年级学生在幼儿园时接触了大量儿歌、童谣,习惯唱读。进入小学,朗读课文时,他们有时候会不自觉地一口气读完,忽略了标点的重要作用。教学时,我们可以指导学生关注不同标点符号的停顿时长,避免唱读。例如一年级下册《怎么都快乐》一文中“拔河,老鹰捉小鸡,打排球,打篮球,踢足球……连开运动会也可以”一句,由一串动宾结构的短语构成,每个活动项目之间由逗号隔开,所以必须适当停顿,才能读得清晰,从而突出很多人在一起玩的快乐。而《四个太阳》里“高山、田野、街道、校园,到处一片清凉”是由顿号隔开的,顿号的停顿时间比逗号的停顿时间更短促一些,读的时候注意这一点就能读出太阳遍及的范围之广。

2.借隐性停顿标志“/”,处理好句子的节奏。有些句子虽然没有标点,但词语之间的停顿也十分重要。如一年级上册《雨点儿》,“不久,有花有草的地方,花更红了,草更绿了。没有花没有草的地方,开出了红的花,长出了绿的草”一句,教学时不仅要指导学生读好逗号和句号的停顿,还要特别注意句中的停顿。“没有花”和“没有草”之间要稍作停顿才能读出感受来。再如《怎么都快乐》第4小节中的最后一句“连开运动会也可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这样画出停顿:连/开运动会/也可以。读好了句中的停顿,也就理解了句子的意思。

3. 借重读标志“·”,处理好句子的轻重。重音符号也是朗读中的关键符号。它起到着重提醒、增强语气、表达情感的作用。一年级下册《彩虹》一文中“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一句,含有三个连续动作,只要引导学生在动词下面标上重读记号“·”,读出重音,就能感知文中作者动作的先后顺序,加深对句子的理解。此外,重读还能够读出强烈的情感。二年级上册《坐井观天》中“朋友,别说大话了!天不过井口那么大,还用飞那么远吗?”怎么读出青蛙的盲目自大呢?通过重读“别”“井口”“那么远”就读出了一只自以为是的青蛙形象。

和重音相反,有的词语需要读得轻而短。像“的”“地”“得”字短语可以将字体变小、显红来提示学生朗读的时候要轻而短,做到不拖音。

三、巧理层次,为读好长句子扬帆起航

随着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教材选文的难度也逐渐增大,理所当然对学生朗读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于比较复杂的句子,可以根据句子之间的关系进行分层指导。

1.借思维导图进行逻辑分层。例如《端午粽》第2自然段中:“粽子是用青青的箬竹叶包的,里面裹着白白的糯米,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这个长句子由外及里介绍了粽子的样子。我们可以让学生分三层读好:(1)读一读,想一想,这句话写了粽子的哪些特征,找一找相关的事物:箬竹叶、糯米、红枣。(2)引导学生说一说这些事物分别是怎样的:青青的箬竹叶、白白的糯米、红红的枣。这些短语在前面朗读指导中已经有一定的基础,这里再让学生美美地读一读。(3)引导学生关注作者介绍的顺序,从而发现句子由外及里描写了粽子的样子。抓住“用……包的、里面、中间”这几个方位词,把停顿读正确,通过反复诵读,既能读好这个长句子,又能培养学生的语感。

2.借線性结构进行意思分层。长句子的朗读切忌一直进行机械化的、整齐划一的齐读训练,应在学生理解意思基础上,用朗读的方式来学习读好长句子。一年级上册《动物儿歌》是一首充满童趣的儿歌,怎么读出韵律和趣味呢?可以指导学生厘清每一行的意思。通过初读,学生发现每一行都是由“谁、在哪里、干什么”组成的,根据这样的意思来分层,就注意了节奏和韵律。又如《咕咚来了》中“一个木瓜从高高的树上掉进湖里”这句,就是“什么—从哪里—怎么样”的思路,由此指导学生断句,简单易懂。

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说:朗读是非常重要的,学生把文章读好了,什么语言呀,情感呀,理解呀,表达呀,全都有了。的确,只要我们在朗读教学中,采取有效的方法,处理好句子的轻重缓急以及连接和停顿,就能为读好长句子打好扎实的根基,为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架起一座桥梁。

(作者单位:长沙市长郡浏阳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额头短语词语
为什么发烧时要给额头降温
找词语
初中英语词组高频考点聚焦
考考你:混水摸鱼、一哄而散,这些词语你能否读对?
动词与动词短语(二)
两张小纸片
美化额头有办法
攻击和防御
词语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