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明霞
【摘要】电视是声画并茂的艺术,声音在电视节目表情达意的过程中举足轻重。但相较于人们对影像效果的推崇来说,声音的作用长期以来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但实际上,声音是最古老最丰富的表意元素,人类社会一切思想观点的表达,都是以声音为基础的。在电视节目中,声音的作用远不止于展现情节、渲染气氛这样一个笼统的概念,通过对几部优秀的纪录片进行分析,研究声音的丰富功能,探讨出声音的精细化设计在主题表达过程中能够起到的多元作用。
【关键词】声音;精细化设计;主题表达
画面和声音是电视节目的两大表现手段。近十年来,随着数字高清技术的飞速发展,电视观众可以不断体验到像素更高、还原度更好的视频效果,畅享一波又一波技术革新带来的红利。作为电视节目最主要出品方的电视台来说,也往往在视频器材的投入上不惜重金,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声音无论是资金投入还是实际应用的研究,都要相对滞后许多。
传统的电视新闻专題节目中,声音作为画面的辅助,通常以同期声或背景音乐、音效的形式出现,发挥的作用局限在展开情节和烘托气氛的层面。部分从业人员,对声音的应用还停留在“语感清晰”、“氛围合适”的简单要求上。随着电视精良化制作时代的到来,这些观念必将成为影响品质提升的制约性因素。
实际上,如果对声音的应用详加关注就会发现,声音在电视节目中可以发挥的作用是非常多元的,声音的设计尚有极大的空间可以延展。电视从业人员如能深刻理解这一点,并做到对声音声效进行精心设计,将使作品呈现出不一样的“高级感”,甚至可能创作出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
一、案例:声音精细化设计带来的表现力
纪录片是近年来策划、制作都日趋精细化的作品形式。本文以几部“重量级”的经典纪录片为例,可以看到制作者对声音设计的重视程度与高超技巧,以及这种技巧在作品主题表达过程中发挥的巨大作用。
(一)以“无声”的声效标记特殊时刻
日本纪录片《人生果实》是豆瓣打分高达9.6分的优秀作品。在这部纪录片中,已经是耄耋老人的建筑师津端修一与妻子隐居郊野,仍积极地生活着,用勤劳灵巧的双手和对生命的热爱,把自建的林间小屋变成了充满温暖的应许之地。这部作品虽然只在网络平台播出,但从口碑来看是获得巨大成功的,实现了网友“零差评”,甚至不少人在纪录片滚动片尾时在弹幕上发送留言“谢谢”。除了高纯度细腻感人的故事外,该片对细节的处理也极其精到,在表现手法的处理上时常有点睛之笔。比如,在全片三分之二处,正在厨房忙碌的修一爷爷的画面突然没有了声音,此处持续时间较长,长到令观众感到疑惑不解,但接下来的情节是,修一的妻子英子换上了黑衣,在房屋周围挂上悼念死者的丧幡,原来,在厨房的忙碌是摄像师拍到的修一爷爷生前的最后一刻。全片以此为界,转入后半场,讲述修一去世后英子的生活。这里出现的“默场”,既是对事件发生转折的交代,也寄托了对主人公津端修一人生最后节点的深情缅怀。这是一个令不少网友发送弹幕称“泪崩”的设计,在情感的表达上达到了一个高潮。
声音是用来表情达意的,通常情况下,唯有“有”声,才能准确地表露情感,实现观点的交流传输。但《人生果实》中此处的用法却棋高一着,它反其道而行之,通过消除声音,起到类似于“默哀”的效果,传达出制作方的创作态度——对生命的尊重,对两位老人人生哲学的无限崇敬。在技巧上,声音的突然消失也会令观众感到疑惑不解,因此会更加专注地从图像中寻觅信息,使画面的表现力实现增效,进而使几秒后揭示出的结果给人带来更加强劲的冲击力。试想,如果不采用这种方法,而是按照常用的处理手法打上“某月某日某人去世”的字幕,会使作品的艺术表现力逊色不少。
(二)以背景音参与角色
湖北电视台摄制的纪录片《英与白——99纪事》(也被简称为《英与白》)是一部屡获大奖的优秀作品,片中出现的主要角色是非常少的,只有混血驯养师白和一只从表演舞台“退役”的熊猫英,讲述了英与白在孤独中互相陪伴的故事。为了反衬这种孤独,片中的声音设计也极为精简,但出现了一位“重量级”的声音角色,即那台无时不刻不在提供外界信息的老式电视机。正如片名所框定的时间概念那样,这台电视机不停地播报着世纪末最后一年的新闻热点事件,在这里,电视机不仅仅是一个物品,而是成为具有丰富指代意义的符号,它象征着外面日新月异的世界,经济、科技高度发达,但人的内心却越来越空虚迷茫。“英和白的生活都异化了,他们在这种异化的生活中建立起了互相的认同。人与自己的同类开始疏远,反倒和异类亲近起来。人类大步前进的社会成了英和白共同异化的背景”。[1]在这部纪录片中,电视的“台词”要远远多于英和其他人物,通过这种象征、对比、反衬,把人类经过几千年的进化后反而无法跟外界沟通的苦闷酣畅淋漓地表达了出来。
在日本文艺界有“声优”的概念,“与演员的区别就是可以隐于幕后,不露面,要的是语音效果”。[2]在《英与白——99纪事》中,电视机也扮演了“声优”的角色,使媒介的功能拟人化了,达到了最大程度的延伸。这种应用突破了以往电视表达手段的局限,使该片的思想性和艺术性在纪录片领域独树一帜。
(三)以高还原度的拟音营造“代入感”
“拟音”最早出现于电影行业,“所有这些不能在大自然真实社会空间中录制到的声音,就需要通过人工录音技术的干预和声音创意的设计才能完美地得以实现。而这个设计和创意方法就是电影声音行业中的拟音工艺”。[3]随着电视大投入、大制作时代的到来,拟音也走出宽荧幕,成为电视荧屏上常用的表现手段。比如近年来大热的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它的音效之多、之精、之准,几乎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众所周知,在这部美食题材的纪录片中,大篇幅展现的是食物的诞生过程,包括生长、采集、炮制、烹煮等等,这些来源于生活日常的内容,如果只用解说进行平铺直叙的叙述,必将失之乏味。因此,我们看到,导演在创作时加入了大量的拟音,比如肉在炙烤时发出的滋滋声,汤沸腾时发出的咕嘟声,泡好的豆子倒出来时发出的既沉闷又有质感的声音,等等,还原度很高,数量密集。其作用,正如该片的音效制作人之一王同所说,“一个是让大家仿佛可以闻到,吃到;一个是尽量还原现场,带观众到厨房里去,到村落里去,到集市里去,到大海上去”。[4]基于这种理念,该片的声音设计分量极重,在重要的段落中,几乎都贴上了对点音效,音乐与画面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为观众营造出一种强烈的“代入感”,仿佛正在身临其境,能够近距离品其味、嗅其香。重视镜头和声音的精细化设计,为观众带来“沉浸式”体验,正是成就该片艺术价值的主要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