娜迪热·多力坤
摘 要:在文化传播背景下的中国故事是异彩纷呈的,是最接近真理的。新时代需要我们把中国故事讲好讲实,也期盼我们能通过中国故事把中国精神传播到世界各地。关于创新传播形式,习近平总书记有着“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的重要批示。而讲好这种符合创新传播形式的中国故事的具体路径和策略成为了目前各大政论类电视节目进一步探索和创新的重点。
关键词:文化传播;中国故事;路径
在过去的三十年里,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像中国一样发生过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今中国取得的发展和成就跟历史的任何时期相比,无疑是一种超越以往的现实跨越,是那么的不同寻常、振奋人心。“一带一路”倡议的背景,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新机遇。
上海社科院文学所所长荣跃明表示:“在对外传播过程中,更为行之有效的方法不会是一上来就讲理念,而是先要讲故事,让人家觉得形象可感。”东南卫视《中国正在说》节目在这一新的历史机遇下,选择了用讲故事的方式把中国的文化、中国的理念和中国的成就阐述出来,让全世界更多的人了解中国精神。《中国正在说》活用文化传播的多种路径,讲好了中国故事,还给电视媒体提供了在文化传播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的新策略。
一、文化传播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
讲述中国故事是要把那些真正代表中国传统、中国风格、中国形象和中国精神的老故事和新故事,真实无欺地逐一向世界呈现,理直气和地回应世界对中国的各种关切。2018年8月22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主动宣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动讲好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故事、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不难看出讲好中国故事是新形势下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任务。
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性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点:一是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培育和提升方面起到促使作用;二是有助于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话语权的有效提升;三是有助于中国以积极的态度引领世界的发展;四是能直接影响到中国人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激励他们传播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1]
二、文化传播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的几种路径
(一)在理性传播背景下讲述中国故事
理性传播是跨文化传播和国际传播中的一种更为理智更为客观的传播行为方式。理性传播要求用精确的语言、客观的内容、理智的行为进行传播。我们不需要用口号式的呼喊来讲述中国故事。通过理性传播的方式讲中国故事可以借用人类共有的逻辑思维和理性话语,用最朴实、最准确、最真实的话语打动世界。
《中国正在说》节目解读的中国现象,就是用实例解说重要的观点。王义桅在《中国崛起的天下担当》中用中国7亿人的脱贫致富来证明了中国找到了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武器制导控制技术”首席专家梁晓庚教授在节目中,详细阐述了我国的导弹人如何在恶劣的条件下进行导弹开发和实验并使导弹技术跻身国际先进行列。看完整个节目,作为中国人,我们不由自主地为国自豪。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东南卫视打造的《中国正在说》恰逢其时,通过构建话语平台,讲好了“中国人民奋斗圆梦的故事”,充分展现了中国的“四个自信”。
(二)在情感传播背景下讲述中国故事
情感传播具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传播的机制,在传播过程中持更为积极的传播态度,以柔克刚,以情感制胜,探索情感传播的密码和传播机制。情感传播要求用有感染力的语言、主观的内容、亲近的行为进行传播。情感传播的内容维度构成传播双方联系的纽带,这种纽带即情感互動,它是情感传播维持的需要,也使情感传播活动不断开展,形成情感传播策略。[2]
找到国家之间和人之间的“情感”支点,能为中国的故事和中国的声音添上触动人心的力量。让中国道路和中国文化“带着情感说话”,新的理念和遗存就能鲜活灵动起来。王文在《世界格局“大变相”》这一期节目中用大量的数据分析了中国对世界的贡献,讲了中国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奋斗的故事。华黎明在《崛起中大国的国际战略》中用海外撤侨的实例来展示祖国的强大。华黎明回想2011年从利比亚安全撤回祖国的一位中国工人,镜头里的这位工人到达北京后跪在地上亲吻祖国大地的情景让人感动得止不住眼泪。王义桅在《中国崛起的天下担当》中指出“一带一路”是中国分享中国发展和脱贫致富经验的一个平台。中国这种“己之所获,享之于人”的精神深受各国的欣赏。中国在海外设立了一些文化传播和教学机构,希望以此提升“软实力”,但有些宣传却给人“不自然”的感觉。“宣传”只是为了让外国人欣赏到本国文化,只有发自内心的欣赏才能实现情感上的亲近,这样世界才能够看到真实而全面的中国形象。
(三)由“我方”讲述中国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精心做好对外宣传工作,创新对外宣传方式,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关于创新传播形式,习近平总书记又有着“用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的重要批示。[3]近年来我国外宣工作者及学者都普遍重视如何将中国观点进行国际化的表达,强调外宣工作者跨文化视角与意识的创新。这些都是从“我方”出发来不断创新传播方式的。
对于中国故事,“我方”可以进行认真整理和充分挖掘,并完整无缺地逐一向世界呈现。比如《中国正在说》节目里的“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故事”、长征精神、“三农”问题、雾霾治理、反腐拐点等重要内容还是得由“我方”来讲。重温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回顾党章发展脉络,再现历史深处不为常人所知的细节,我们要敢于直面重大的热点问题,坚持以故事讲思想,以事实讲道理。
(四)由“他方”讲述中国故事
“国之交,始于民。”当代中国需要国际认同和沟通的空间,讲述中国故事时,我们也可以借声说话,借筒传音。20世纪上半叶,在北京海淀西山地区以贝熙业、铎尔孟、圣–琼·佩斯为代表的一批法国友好人士为中国的乡村建设、社会教育乃至中国革命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风土人情和文化宝藏也经由他们传播到了西方。这段历史往事,至今让许多法国学者十分倾心。这样一批国外友好人士,可以成为我们的文化交流使者。
《中国正在说》节目也可以考虑在主讲嘉宾的地域、国籍范围方面进行拓展,使嘉宾组合类型多元化,邀请来自各国的专家和学者,通過《中国正在说》这样一个平台分享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故事。在华接受高等教育的留学生们可以亲身感知真实的中国,在互联网社交媒体的多种传播渠道下,借助来华留学生,可以实现在国际平台上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他方”讲述是消除偏见、塑造真实中国形象的重要渠道。留学生名人讲述中国故事,起引领示范作用,可以形成国际效应。[4]
三、文化传播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的对策
(一)理性与情感的“完美结合”
理性传播和情感传播是以传播的思维方式和心理取向为尺度的传播模式,是一组对立传播形态的辩证统一。广义的讲好中国故事指的是将最真实的中国人民生活的现状、社会发展现状、经济和政治发展水平、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的体现等多种内容表现出来,传递中国的价值的传播效果。[5]北京大学国家战略传播研究院院长程曼丽在第五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论坛发言中提出:“讲好中国故事是国家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强调顶层设计之下的效应与能力构建。但是也不能只讲政府层面的故事,也要讲国外民众关心的故事。”
我们应该以诚恳的态度表达我们的目的。我们讲中国故事不只是为了提高中国的“软实力”,更多的是“真诚希望改变世界上因为欠发达而造成的问题”。除了为中国的成功经验骄傲外,我们还要为世界上处于贫困状态的人民着想,真正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现进行传播。目的和态度的改变,将带来接受度的改善,这才是“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故事”合格的脚本。
(二)“我方”和“他方”的“完美合作”
对外文化传播不是单向、单声道、单主体地面向对象国的硬输出和灌输,而是一个主体与另外一个主体或多个主体碰撞、交往、交流后的调适与共享。对外传播所追求的不是以我为中心,而是以我们(包括你)为中心。[6]在国际平台上发出中国声音,除了充分利用国内主流媒体的主传播渠道外,还需要让更多的外国友人加入到中国故事“合唱团”的行列,从不同的视角、用不同的语言唱响中国。[7]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群体对中国会有不同的看法,对中国信息的需求也不一致。
在《中国正在说》节目《国防建设与国家安全》这一期中,罗媛少将讲述了电影《英雄儿女》中蒋庆泉对祖国忠心耿耿的精神气概。罗媛少将从“我方”视角讲完中国革命英雄的故事之后,还通过“他方”视角(一名美国老兵的视角),展现了长津湖战役中我们志愿军英勇顽强的精神。《中国正在说》节目中还有观察员提问和观众提问的环节,常有一些外籍观察员和观众出现在节目现场。讲好中国故事,需要“我方”更加精准地进行对外传播,也要“他方”像这样以第三方的视角正确认识中国价值观,并进行正面的传播。因此,日益增长的来华留学生群体独特的“他方视角”、留学生名人的影响力和“意见领袖”的传播力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他们在国际舞台成为中国故事讲述者的外交价值和政治潜力。
参考文献:
[1]阮静.文化传播背景下讲好中国故事的原则和策略[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5):178-184
[2]李建军,刘会强,刘娟.理性与情感传播:对外传播的新尺度[J].江西社会科学,2015(5):240-245.
[3]王莹.文化自信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对外传播[J].广东社会科学,2017(5):75-81.
[4]马春燕.中国故事的“他方”讲述与传播初探——以来华留学生为视角[J].理论导刊,2017(8):93-96.
[5]曹琳琳.海外华文媒体讲好中国故事的路径选择[J].新闻研究导刊,2016(7):210.
[6]李建军.关于提升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能力的思考[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7):119-126.
[7]谭震.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好中国声音——第五届全国对外传播理论研讨会综述[J].对外传播,2017(8):14-16.
作者单位:
新疆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