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资产管理探讨

2019-06-28 11:03陈明
中国市场 2019年20期
关键词:资产配置资产管理民办高校

[摘要]近年来,我国民办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办学规模不断壮大,资产管理作为促进学校教科研和其他各项工作的重要保障,未能与学校快速发展与时俱进的状况时有发生,主要表现为资产配置缺乏科学性、管理水平低下、管理制度不健全等问题。如何加强民办高校资产管理,使其能有效促进办学水平提升,达到资产规模和办学效益的双提升,一直是民办高校正在探索、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

[关键词]民办高校;资产管理;资产配置;资产管理制度

[DOI] 10.13939/j.cnki.zgsc.2019.20

1 研究意义

民办高校作为民间非营利组织,是企事业单位或个人利用非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面向社会举办的高等学校,是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主办方多为社会组织和个人,资产管理问题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资产在民办高校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毋庸置疑,如何通过科学有效的方式进行高效的资产配置和管理,促进教学质量提升、推动科研水平进步,达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双丰收,已经成为了民办高校资产管理中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2 民办高校资产管理现状

2.1 资产配置缺乏科学性

民办高校资产主要来源是社会出资人,资产种类以固定资产居多,兼具流动资产和无形资产。在办学初期,资产配置主要受国家对民办高校办学资产的刚性要求和出资人偏好的影响,有的也会受到出资人其他资产持有状况的影响。其中不乏照搬其他高校资产配置情况,因未充分考虑学校学科性质之间的差异,一些资产在购买时缺乏规划,购买后长期处于闲置状态,不仅大大降低了其利用率,还导致在其他方面投入不足。也有部分出资人单纯追求规模效益、急功近利,建设初期仅为满足一时办学需求,缺乏通篇布局和长远规划,待学校规模增长后,配套设施无法相应跟上,重复建设成本极大,以致于陷入进退两难的境地,资产配置严重阻碍学校发展的速度。

2.2 资产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高校资产管理的目标是保证资产的安全性与完整性、提高资产的使用与管理效率、实现资产管理的规范化。现实中,因管理制度缺失等原因,部分民办高校资产管理规范化水平较低,具体表现为:其一,资产建账管理不规范,部分资产,诸如接受捐赠的仪器设备或图书馆藏书等并未进行资产登记;其二,资产报废处置手续不完善,部分实验设备、仪器因体积小、数量多等原因虽已报废,却未及时销账,又或者部分已损坏的仪器设备或淘汰的办公设备因未及时清理而未及时销账;其三,因人员的离任、转岗为及时办理移交手续,造成资产设备丢失,账物不符。可以说,这些都是因为缺乏科学的管理体系和制度,还在采用原始的手工盘点资产等资产管理方式,造成资产管理混乱,无形中增加了办学成本,降低学校经济收益。

3 加强民办高校资产管理的建议

3.1 加强资产配置的科学规划和长远谋划

民办高校社会出资人要摒弃以“办企业”的模式来办高校,摒弃以运营“企业资产”的模式来运营民办高校资产。民办高校法人代表和管理层要高度重视资产管理工作,结合民办高校的自身特点,结合民办高校的办学规律,吸收先进的资产管理理念和方法,不断加强科学配置资产的能力。在资产购置过程中,要结合民辦高校自身的中长期规划,紧紧围绕办学目标,充分论证购置的合理性,集中力量统筹谋划布局。尤其当前,科学发展日新月异,学科结构不断变化,适度调整资产配置状况,淘汰老旧资产,合理更新前沿学科的仪器设备、筹建实验实训教室,在人才培养成果和资产发挥效能上找到平衡,既是学校升级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资产管理的重要职能。3.2 创新资产管理理念,优化资产管理方式

从学校规划阶段开始,就应和资产管理制度体系结合起来,将资产管理与学校发展紧密结合,做到同步谋划、同步落实、同步考核、同步更新,不断优化资产结构,切实发挥资产管理在推动民办高校高质量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将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有效结合,通过科学的预算管理逐步提高资产管理的利用率,优先解决需求最大、利用率最高、效能最大的资产购置需求。加强内控机制和资产管控意识,在资产管理实践中不断改进、创新,积极探索仓储式的管理方式,保障资产不流失,盘活闲置资产,提高资产利用率,使民办高校校内资产能有实现有序流动。结合“共享”概念,探索民办高校资产的社会化使用,让民办高校和其他社会群体通过资产的共通、共享,实现良性互动,扩大交往范围,适度进行市场化运作,以期实现更大意义上的资源共享,将民办高校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挥到最大。

3.3 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引进信息化管理系统

在资产的投资、验收、管理、清查等各环节建立健全具有实操性的资产管理规章制度,有效协调各职能部门在资产管理方面的权限、明确责任,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发挥民主决策的作用。构建民办高校资产管理监督机制,充分调动财务、审计、使用单位参与资产管理工作的主动性,对资产进行全方位、立体化的管控。建立资产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定期进行资产清查,规范和约束资产使用单位对资产的管理和使用,深入一线了解资产使用状况,优化资产购置质量,及时调整管理方式,将资产使用情况纳入考核评价体系,保障资产使用效能。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转变原始、低效的资产管理方式,通过信息管理系统,实时掌握资产状况,利用各项数据科学分析资产配置情况,统筹协调资产使用,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全面提高资产利用率,目前已经成为各民办高校高效解决资产管理的有力工具。以湖南某计算机学院为例,为了解决计算机软件硬件资产难统计,固定资产分布分散、难于统一管理的现状,引入了某全面资产管理系统,将管理权限分级授权,具备自动提醒维修、监测,定期盘点等功能,在资产购入时即灵活设定使用年限和折旧方式,最大限度提高资产的利用率,简化资产管理方式,满足实际的管理需求,确保了资产管理的可靠性。

3.4 共享经济大环境下,探索高校资产服务社会的经营管理模式

在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充分使用大数据、云共享、新闻媒体等手段,促进高校资产应用的社会化探索。高校管理层特别是高校资产的经营单位,要充分领会大数据条件下高校资产应用的社会化探索,例如,对于高校的部分专有资产,如教学仪器设备、多媒体教室、食堂、运动场、图书馆等,在不影响教职员工工作学习的前提下,通过大数据进行分析,分析各类资产使用的峰谷,并积极接入相关APP,并通过一定形式的收费以补偿成本,个别经营性项目也可以考虑适当的利润。通过相关举措,使得高校资源能够得以更好利用,以充分使用资产,开源节流的同时也发挥了高校文化的引导作用。

4 结语

民办高校资产管理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系统工作,当前,民办高校所处的内外部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此,在资产管理过程中,高校管理人员应转变传统的资产管理理念和思想,通过充分论证资产购买的合理性,提高资产管理内控意识,健全资产管理制度,合理引入信息化管理系统,逐步形成规范化、标准化、信息化的资产管理机制,为管理决策提供高效的动态数据和可靠的决策依据,不断提高民办高校资产管理水平,有效促进办学质量的提升,以创造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曹杨.论民办高校资产管理与预算管理的有效结合[J].会计审计,2016(7).

[2]姚婧婧,孙品阳,徐善东.基于资产清查信息化视角的高校资产管理探析[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8(1).

[3]张继霞,赵睿英,高培峰,等.高等学校科研项目中资产管理问题研究[J].时间技术与管理,2016(10).

[作者简介]陈明(1988—),男,汉族,山东青岛人,财务处科长,中级会计师,本科,研究方向:资产管理。

猜你喜欢
资产配置资产管理民办高校
个人高净值客户跨境投资业务背景与需求分析
浅析国有企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及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应对方法探讨
关于民办高校人才培养适应市场需求的研究
浅谈民办高校中的人才培养模式
民办高校“脱困”要多从自身找原因
民办高校大学生人际关系与自我概念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