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氏腹针联合隔姜灸治疗颈源性眩晕患者的临床观察*

2019-06-28 00:58谢晓梅邓扬嘉黄俊凡杨光静
中国中医急症 2019年6期
关键词:颈源腹针体征

谢晓梅 吴 倩 邓扬嘉 黄俊凡 刘 晶 杨光静

(重庆市中医院,重庆 400011)

颈源性眩晕多由椎动脉颅外段病变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致,是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主要表现[1]。表现为头晕、目眩、恶心、呕吐、视物不清,头颈活动时诱发或加重,甚至摔倒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2]。本病发病机制复杂,患者就诊时眩晕症状多较为严重,迫切需要快速缓解症状。近年来治疗本病多为药物疗法,但缺乏快速缓解症状的有效措施特别是中医非药物疗法及相关研究[3]。本研究基于中医经络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理论,以循证医学为导向,旨在观察薄氏腹针联合隔姜灸治疗颈性眩晕的临床效果,为颈源性眩晕患者提供快速有效的中医非药物治疗手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1)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及辨证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4];西医诊断标准根据《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2010版)[5]确定的颈型颈椎病诊断标准。2)纳入标准:年龄20~80岁;符合颈源性眩晕中西医诊断标准;生命体征平稳;血糖正常;本观察经笔者所在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3)排除标准:不符合纳入标准者;生命体征异常者;低血糖者;妊娠或哺乳期女性;精神疾病病史者;晕针者;同时使用其他治疗眩晕药物者。

1.2 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笔者所在医院急诊科收治的符合纳入标准的颈源性眩晕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男性1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43.50±2.39)岁;平均病程(3.43±0.89)年,急性加重(3.28±1.04)d;合并颈椎病者12例,颈部外伤者10例,胸廓上口综合征者8例;无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病等慢性疾病。观察组男性11例,女性19例;平均年龄(54.39±6.54)岁;平均病程(3.82±1.43)年;急性加重(3.47±0.96)d;合并颈椎病者12例,颈部外伤者12例,胸廓上口综合征者6例;无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慢性肾病等慢性疾病。两组性别、年龄、病情严重程度等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眩晕诊治专家共识建议[6]的方法静脉滴注山莨菪碱(河南天方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709182,规格1 mL∶10 mg)10 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及肌肉(臀部)注射异丙嗪(常州康普药业有限公司,批号38171003, 规格 2 mL∶50 mg)0.5 mg 治疗,6 d 为 1 个疗程。观察组使用薄氏腹针加神阙穴隔姜灸治疗,方法参照《薄氏腹针疗法》[7]取穴,主穴:中脘、下脘、气海、关元、商曲(双侧)、气穴(双侧)针刺地部。各分型取不同配穴,神经根型配穴选取曲池、外关、丰隆、足三里、太溪、悬钟;椎动脉型配穴选取天柱、风池、完骨,均为双侧。第1天开始针刺,每日1次,每次留针20 min,同时联合神阙穴隔姜灸,共6 d。

1.4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的一般情况、既往史、中医证型等资料,治疗前和治疗后每天分别进行DHI评分,并于治疗结束1个月、3个月时进行随访,观察临床疗效并记录眩晕复发情况。根据相关资料将眩晕和常见的伴随症状、表征组成中医证候调查表[8],共涉及症状56项,精神、声音、体态、面色和舌象、脉象等12项表征,每个选项1~3分,总分为150分,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使用眩晕评定量表的评分系统(DARS)进行评分,对患者眩晕程度做出积分评价并对比。

1.5 疗效标准 使用DHI进行评价[9]。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症状、体征积分减少≥90%,随访3个月无复发。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有好转,症状、体征积分减少≥30%,<90%,但随访3个月偶有复发。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症状、体征积分减少<30%。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6 统计学处理 应用SPSS20.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不符合正态分布采用秩和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见表1。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 (均P<0.05);且观察组积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s)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下同

组 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0 89.30±6.32 45.67±8.72*△对照组 30 91.41±7.60 56.90±9.57*

2.2 两组治疗前后DARS评分比较 见表2。治疗后两组DARS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均P<0.05);且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DARS评分比较(分,±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DARS评分比较(分,±s)

组 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0 27.64±4.25 15.22±2.73*△对照组 30 28.10±3.70 19.34±3.51*

2.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3。治疗结束后,随访3月。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3 讨 论

颈源性眩晕是颈椎退行性变而引起的一种继发性的眩晕,好发于中老年人,发作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颈源性眩晕约占急诊眩晕患者52%[10-11],属中医学眩晕范畴,多由劳损或体虚,致颈部经络痹阻、寒凝血瘀,气血不能上荣清窍引起[12]。颈源性眩晕发作给患者的生活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随着人口老龄化逐渐加快,年轻人不健康生活方式流行,患者日趋增多,目前临床治疗方式较多,其中以药物治疗为主,副作用大,医疗成本高,给患者带来一定的生理和经济负担[13]。目前国内外治疗急诊颈源性眩晕患者多以药物治疗为主,常用药物有天麻素、异丙嗪、丹红、葛根素等[14]。 有学者研究中医薄氏腹针治疗颈性眩晕急性发作的效果评价[15],有研究表明隔姜灸对治疗颈源性眩晕有效,但未发现有薄氏腹针联合隔姜灸治疗急诊颈源性眩晕疗效的报道[16]。

中医治疗眩晕自古有之。目前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眩晕中医辨证可分为肝阳上亢、痰浊中阻、气血亏虚、肾精不足和瘀血阻窍5种分型[17-18]。通过长期临床实践,笔者认为颈性眩晕的中医病机多属虚实夹杂,以中气亏虚,经络痹阻为多见。既有自身中气亏虚,又有寒、湿、瘀血为病邪阻滞经络。中气亏虚,则清阳不能上荣脑窍,引起头昏蒙不清;寒、湿、瘀血阻滞经络,经络痹塞不通,则头部重、胀、疼痛,转头时加重。以上与临床观察到颈性眩晕的症状相符合。笔者认为,隔姜灸神阙穴具有补益中气的效果;腹针具有驱寒、除湿、散瘀的效果。二者联合使用可以补益中气,通痹止眩。因颈源性眩晕病性虚实夹杂,故笔者提出腹针联合隔姜灸来治疗颈源性眩晕的方法,以隔姜灸的温阳、培元、补虚作用,来温通经络、补益中气,以期清阳上升;以腹针来驱寒、除湿、散瘀,祛除病邪、疏通经络,使经络通则气血至,气血至则眩晕止。

通过薄氏腹针联合隔姜灸治疗临床颈源性眩晕患者发现,治疗后两组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治疗结束后,随访3月。治疗后试观察患者总有效率为90.00%,高于对照组的73.33%,提示薄氏腹针联合隔姜灸的疗法对颈源性眩晕确有疗效,且疗效持续性优于单用西药治疗。薄氏腹针采用先天经络系统,以神阙系统为核心,调控人体全身各种机能达到治疗目的,根据颈部眩晕取相应的穴位,配合相应的手法,隔姜灸用生姜切片如硬币厚,艾灸神阙穴,以加强治疗效果[19]。疗效的持续性可能与治疗过程增强患者正气有关。

综上所述,薄氏腹针联合隔姜灸治疗颈源性眩晕急性发作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是一种确切可行,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猜你喜欢
颈源腹针体征
针灸治疗颈源性头痛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
腹针结合头颈部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Endoscopic pedicle flap grafting in the treatment of esophageal fistulas: A case report
“低头族”注意了:当心颈椎病引发高血压!
腹针加局部痛点围刺法联合独活寄生汤治疗膝骨性关节炎临床观察
头痛,您查颈椎了吗?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
针推疗法治疗颈源性头痛的研究进展
腹针治疗慢性腹泻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