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脉”临床意义浅析*

2019-06-28 00:58
中国中医急症 2019年6期
关键词:线状脉象内伤

李 鑫 王 新 滕 晶

(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

“附脉”一词首见于齐向华教授的《辨证脉学》,是指出现在桡动脉之外呈线状的搏动,随着动脉搏动时隐时现,又称“线状脉”“边脉”[1]。 “附脉”虽临床常见,自古至今却鲜有医家重视,传统脉学28脉中并没有论述“附脉”,其最早的记载见于清·龙之章的《蠢子医》,该书云“右寸外边倒一线,右膀疼痛不能堪。左寸外边倒一线,左膀疼痛不能堪”“右寸里边倒一线,喉疼喉干不能堪。左寸里边倒一线,心疼心热不能堪”[2]。当代甘肃省名医彭应天老师在其《中医方脉精微》中也记载论述了“附脉”,例如其指出防风脉象是“浮取右手三部脉管壁外侧,紧邻管壁处有一线状脉,随同脉搏跳动”[3]。其他如桂枝脉证、羌活脉证、独活脉证及紫苏脉证中也均描述了“线状脉”的存在,并详细论述了其症候表现、证药配伍及病理演变,对临床诊脉用药有明确的指导作用。本文通信作者滕晶教授、齐向华教授在其著作《初涉脉诊四部曲》中指明“附脉”是跟随桡动脉搏动出现在脉管壁周围的线状皱起,而非双歧脉,并认为临床上附脉的出现多由外邪侵袭引起,根据其出现在桡动脉上的部位可辨外邪侵犯人体的相应病位,与症状、体征及其他脉象要素组合可辨明外邪的性质[4]。

1 全息生物学在脉诊中的应用

了解全息生物学对了解附脉的形成机制及临床意义有重要作用。全息生物学是我国著名生物学家张颖清教授创立的。全息生物学认为,每个机体都是由若干全息胚构成,全息胚都有着向新个体自主发育的能力,都是整体发育的缩影,包含着生物整体的全部信息[5]。在每个全息胚内部镶嵌着机体各种器官或部位的对应点,或者全息胚上可以勾画出机体各器官或部位的定位图谱,这些对应点分别代表着相应的器官或部位,甚至可以把它们看作是处于滞育状态的器官或部位[6]。例如针灸中的耳针,一个耳朵上的不同部位对应了人体的五脏六腑。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按尺寸,观浮沉滑涩而知病所生”[7]。可见以脉诊体察患者全身疾病由来已久,脉诊作为中医独特的诊断技术,蕴含着丰富的全息生物学理论。《素问·脉要精微论》云“尺内两旁则季胁也,尺外以候肾,尺里以候腹中。附上左外以候肝,内以候鬲,右外以候胃,内以候脾。上附上右外以候肺,内以候胸中,左外以候心,内以候膻中。前以候前,后以候后。上竟上者,胸喉中事也。下竟下者,少腹腰股膝胫足中事也”[7]。 《脉经》则明确了寸、关、尺三部与脏腑的对应关系,提出了左手寸、关、尺 对应心、肝、肾,右手寸、关、尺对应肺、脾、肾(子户、三焦),并确定了表里两经在同一位置上的对应关系[8]。当代许越远先生提出“脉人”说,认为“寸口脉分属似胎儿睡在脉道里,一侧寸口脉就是其人的半个身躯……各脏器基本按照现代人体解剖学井然有序地排列在脉道中,而且是三维立体的”并认为切脉就是 “摸脉人”[9]。齐向华教授结合临床实践及全息理论将脉管细致划分为五带六区七层,详见图1、2、3,对临床脉诊疾病的定位具有重要的意义。

图1

图2

图3

2 附脉形成机制

附脉的形成源于脉管壁张力增高。正常情况下,脉搏波向脉管壁外均匀的传导播散,则管壁外不会出现附脉。当人体感受外邪、内伤或心理紊乱导致局部皮肤腠理拘紧时,根据全息生物学理论,拘紧部位相对应的脉管壁张力就会增高,这时当规整的脉搏波沿着桡动脉向远心端传导经过局部张力增高的脉管壁时,脉搏波向脉管壁外扩散的能量会被放大,能量放大的脉搏波遇到脉管周围皮肤和组织时会形成反射波,反射波和传导波具有完全一致的频率和传输速度,但传播方向相反,两波在脉管壁外相互叠加就会形成驻波[10]。驻波的平均能流密度等于零,能量只能在波节与波腹间来回传导,因此驻波的形状不传播,所以附脉仅出现在张力增高的脉管壁周围[11]。

3 附脉的临床意义

3.1 附脉常标志着外邪侵袭 齐向华教授在《辨证脉学》中言到 “桡动脉周围组织出现附脉常标志外邪内袭”[1]。临床上附脉的出现以外感寒湿邪气最为常见。寒性收引,感受寒邪,局部组织出现痉挛,相对应的桡动脉管壁张力增高,同时相应脉段的搏动不能自然舒张,脉管壁形成一种细、敛、刚的状态,即所谓的“紧脉”[12];湿邪浸淫肌表,经络痹阻不通,肌肉痉挛僵硬,亦会使相对应的桡动脉管壁张力增高。当寒、湿邪气痹阻经络,皮肤腠理或肌肉僵硬时,相应部位的桡动脉张力增高,既可能出现附脉。如彭应天先生所述 “独活脉”,当寒湿侵袭腰部时,常在左手尺部外侧诊到附脉[3]。 再如《伤寒论》第 31 条“太阳病,项背强,无汗恶风,葛根汤主之”[13]。既是由寒湿闭表、经气不通导致的项背肌肉僵硬,腠理密闭而无汗恶风,此时右寸脉管外壁现紧象,右寸脉管壁外侧就很可能出现附脉。

3.2 附脉的出现与内伤、疼痛有关 内伤所致的附脉临床上较外感少见。彭应天在其《中医方脉精微》中言“当桂枝脉出现处的脉管壁侧面,如有残缺不够完整时,这是内伤病脉象”。又言“左内侧三部脉,似桂枝而边缘不整如锯齿者”。为内伤病特有脉象,其中桂枝脉是指出现在左手寸、关、尺三部脉管内侧面完整的附脉[3]。内伤和外感病因不同,却存在着病理上的共性。据笔者临床考证,彭应天所述出现在左手脉管壁内侧的桂枝脉及内伤线状脉皆常见于内伤所致的附脉,一般由阳气不足血络受寒、气滞血瘀阻滞经络、疼痛痉挛等因素导致。如心脏病患者出现的附脉,常见左寸沉而紧敛,左寸管壁内侧出现附脉,其病因多以内伤为主,外感诱发,由患者平素心阳不足,复外感风寒阻滞血络致病。在内伤病中,附脉的出现与疼痛痉挛的关系尤为密切,“弦主痛”,任何部位的疼痛痉挛状态都会导致相应脉位的脉管壁张力增加而出现附脉。

3.3 附脉也提示心理紊乱状态 附脉的出现常提示精神紧张的心理紊乱状态。寿小云发现:精神高度紧张者以尺部脉壁紧张绷急的脉象为特征[14]。临床上长期压力大及精神紧张者会出现颈肩背部肌肉僵硬,亦会出现相应脉位的脉管壁紧张绷急,从而出现附脉。恐惧情绪也会导致精神紧张而血管壁张力增高,恐惧脉以尺部脉象的沉紧、悸动、震颤、脉搏高峰迅速回落为特征,也可能出现尺部内侧的附脉。心情长期压抑者,以左寸脉壁收引、僵硬的感觉为特征,甚则影响到寸部以外的脉位,其左寸管壁上部有一小段线状拘直缩窄感觉的附脉,这种特征的附脉也可见于平素行事仔细认真、小心谨慎者[15]。

4 病案举隅

患某,男性,7岁。患者2个月前曾患感冒发烧,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心肌炎”。住院治疗2个月余未见好转,为求中医治疗遂来就诊。证见:浑身乏力,精神差,面黄,食少,眠可,二便调,舌淡红,苔薄白。切诊:整体脉象怠缓弱、进少退多,二十余至中出现结脉1次,左寸微浮大,右寸微紧且管壁外侧出现附脉。分析:整体脉象怠缓弱、进少退多、结脉是气虚推动无力,心功能下降的表现,左寸浮大而弱亦表示心气涣散,射血乏力,右寸微紧且出现附脉表明风寒未去。证属素体内虚,外感风寒。治以补气疏风。处方:党参10 g,白术10 g,茯苓 10 g,陈皮 6 g,清半夏 6 g,防风 10 g,荆芥6 g,藿香 3 g,干姜 10 g,砂仁 10 g,炙甘草 3 g。 水煎服,3剂。患者服,3剂后饮食增多,精神状态改善,嬉笑玩耍更有活力。切诊:附脉消失,脉势较前有力,五六十至中仍有结脉1次,遂再予补气血药调养。

5 结 语

脉诊是中医诊疗疾病过程中重要的诊断技术,精细的脉诊可以指导精准的治疗,而且可以诊察患者无法提供的病因病机线索,并能够预测疾病的发展从而防止传变,极大地提高治疗的有效率。近现代涌现出许多脉诊研究者,通过自己的临床摸索总结出新的发现,如清代龙之章对寸上脉、尺下脉及边脉的发现;清代周学海提出“位、数、形、势、微、甚、兼、独”[16]的脉象纲领;现代的金伟、许跃远发现了与西医疾病对应的脉象特征;现代的寿小云将脉诊引入到心理学领域,研究出与心理状态对应的脉象特征……当代中医学迎来了迅速发展的契机,中医脉诊也不能局限于传统的28脉而止步不前,应该尽可能全面地收集脉象信息,正确认识附脉临床意义对于临床诊断疾病,提高治疗效果,高水平中医人才的培养,以至脉诊仪的研发有重大意义。文中不足谬误之处,望同道指正。

猜你喜欢
线状脉象内伤
中医脉诊学习之感悟
探索脉学的学习方法
憋出内伤
关于装配式建筑发展的几点思考
治愈系心理学
线状生命
脉象采集分析系统的设计
自拟理中止嗽散治疗慢性咳嗽80例
关于脉象在疑难病诊治中作用的一些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