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析

2019-06-27 00:17张超
读天下 2019年13期
关键词:有效性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摘 要:阅读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学生获取信息的重要途径,新课程标准下,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必须提高对语文教学的重视力度,结合学生的现实情况,合理的组织阅读课堂,引导学生可以积极的进行阅读,并对学生的阅读方法、阅读能力进行全面培养,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一、 前言

阅读是语文学习中十分重要的一项技能,其在培养学生文本理解能力、信息获取能力、思考能力等方面具有加强的作用。初中生正处于阅读能力发展的关键阶段,在这一时期,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思考该如何采取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可以探究、创造、有情感的进行文本阅读,从而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开展阅读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一方面可以让学生对一些文字的内涵进行感悟,另一方面还可以培养学生的文字总结、表达能力,同时阅读教学活动的开展,还可以促进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形成,有助于学生综合发展。此外,学生良好阅读能力的养成单纯的依靠课堂教学是不够的,还需要学生在课外主动的寻找、阅读一些书籍,这就促进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同时还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需要特别注重学生阅读水平培养,从而为学生今后的良好学习、生活打下基础。在初中语文课堂上,通过阅读教学活动开展,还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有助于学生综合发展。

三、 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一) 开展启发式教学活动

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时,为了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就需要充分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上,这也需求教师采取适宜的教学手段来激发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在实践中,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对学生引导、启发,开展启发式教学活动,结合阅读教学内容,为学生设置一些具有思考性、探索性的问题,让学生在思考问题的过程中深入探索阅读文本。并在此基础上对学生的阅读方法、阅读技巧进行培养,并结合学生的现实情况,引导学生可以掌握契合自身实际的阅读手段,为学生今后阅读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例如初中语文教师在指引学生阅读《紫藤萝瀑布》时,进入课堂后,教师可以先利用多媒体手段,将文章的大体结构、内容等展现到学生面前,然后对阅读内容有简单的感知,接着教师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让各组学生分别思考“文中介绍紫藤萝兰时采用了什么顺序?在描述紫藤萝盛开的情景时作者是从什么角度进行的?作者采取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对紫藤萝花形、香味进行描述?”通过这样的问题引导,学生的阅读活动会变得更加具有针对性,学生通过主动的探索文章内容,就会全面理解到课文内容。

(二) 支持学生课堂发言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还需要积极主动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因此,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初中语文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性格,采取适宜的手段,引导学生可以大胆的发表自身想法、观念,并指引学生积极的与他人分享自身的阅读体验,通过多种途径来解决学生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这样才可以让学生在阅读中得到收获,才能为学生的综合发展奠定基础。

例如教师在课堂上指引学生阅读《春》的内容时,教师进入课堂后,先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引导学生将自己生活中看到的春天景色说出来,然后对课文内容进行细致阅读,找出课文中描写春天景色的片段。然后教师让学生对比自己现实生活中的春与课文内容描写的春,分析其异同点,在此基础上让学生思考作者是从什么样的角度对春进行描写的?作者创作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在学生思考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让学生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探索,或者是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的共同问题进行集中讲解,便于学生更好的理解阅读文本,促进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

(三) 鼓励学生自主阅读

在以往的初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对于阅读教学不太看重,经常会采取灌输式教学方法,单方面的将语文知识传授给相册生,并没有考虑到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也没有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造成了学生“不会阅读、不会学习”,影响到学生综合发展。鉴于此,在今后的初中语文阅读课堂上,教师应该尝试将课堂交给学生,要充分发挥出学生的自主学习积极性,鼓励、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考、探究,而教师则是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引、点拨,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疑惑。在进入课堂后,教师可以先给学生留出一定的自主阅读空间,并让学生在阅读中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究相关问题,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水平的提高。此外在学生阅读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教师可以结合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对文章结构、脉络进行考虑,协助学生进行自主阅读。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将文章的整体结构展现出来,然后组织学生进行自主阅读活动。当学生阅读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百草园、三味书屋之间进行相互比较,使得学生可以全面感受到百草园的乐趣及三味書屋的枯燥无味,这样学生就会更好的感知文章情感。此外,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思考文章的核心思想,让学生探究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什么,各组学生讨论结束后,教师可以让各组派代表发言,并对各组的观念进行评价,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这样学生就会更加深入的理解到课文内容。

四、 总结

总而言之,在初中语文教学活动中,阅读教学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其对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实践中,初中语文教师必须提高对阅读教学的重视力度,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采取适宜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阅读课堂上,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陈小玲.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提升策略研究[J].语文教学通讯:学术(D),2017(8):33-34.

[2]张大乾,韦爱芹.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科教导刊,2017(11Z):148-149.

[3]刘福城.简述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J].考试周刊,2017(80):54.

[4]韩云.略谈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吉林教育,2017(6):115.

[5]陆宁.让兴趣引领学生阅读——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的探究[J].华夏教师,2018(1):35-36.

作者简介:

张超,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四川省阿坝州金川县中学。

猜你喜欢
有效性初中语文阅读教学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英语评判性阅读教学实践与探索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高阶思维介入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