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元祥(四川现代医院骨科,四川成都 610000)
后侧Pilon骨折是机体受到垂直、旋转暴力而发生的胫骨远端后侧关节内骨折,通常会引发患者机体关节面压缩,属于特殊类型骨折于低能量旋转和高能量垂直暴力的中心位置,根据资料显示,仍有多数医学者将其纳入三踝骨折,由于后侧Pilon骨折并诊断为三踝骨折,对于患者的治疗效果普遍不佳[1]。针对后侧Pilon骨折的治疗措施有入路、固定等措施。存在较多的争议。此项研究通过对后侧Pilon骨折治疗手段的探讨,采用对比论证法,分析改良后外侧入路支撑钢板治疗后侧Pilon骨折的临床研究,为临床固定措施提供引导,2018年1—12月为时间范围,研究结果如下。
选取该院收治的后侧Pilon骨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男22例,女18例,年龄25~50岁,平均年龄(31.09±5.27)岁,左侧伤 22 例,右侧伤 18 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1例,高处坠落12例,摔伤17例;研究组患者,男19例,女21例,年龄23~51岁,平均年龄(32.16±5.12)岁,左侧伤21 例,右侧伤 19 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10例,高处坠落13例,摔伤17例。以上研究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了同意书,且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实施由前向后空心钉固定治疗。取踝关节外侧切开,暴露患者腓骨肌腱前方腓骨骨折,予以复位,使用钢板进行固定操作,利用透视机复位后踝骨折块,予以患者由前至后空心钉固定,放入引流管,对患者切口予以缝合。术后给予患者抗生素和机体制动,并且石膏外固定,周期为六周,骨痂生成后引导患者进行负重运动。研究组患者采取改良后外侧入路支撑钢板治疗。取患者侧卧位,利用腰硬联合麻醉,给予患者常规充气止血带,手术前患者骨折块位置,以腓骨骨折线为中心,取患者后外侧作为切口,切口为弧形,医生在进行操作过程中注意患者腓肠神经的完好,按照相应的层次进行分离工作,暴露患者腓骨折端[2]。复位外踝骨折,将钢板放在腓骨外侧予以固定操作;切开患者深筋膜、腓骨长短肌支持带,牵开腓骨长短肌,暴露踇长屈肌,显露后侧骨折,并且予以骨折块复位操作[3];利用透视机将骨折复位予以确定,引入负压引流管,缝合切口[4]。术后给予患者抗生素,并引导患者进行适当踝关节等运动。
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指标,包含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对比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评分表(AOFAS)进行评定,百分制,高于90分为优;75~89分为良;50-74分为中;低于50分为差[5]。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有愈合延迟、骨折再移位等现象。对比两组患者疼痛,根据VAS量表进行评定。
此项研究的调查数据应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用t检验与χ2检验,分别用(±s)、[n(%)]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研究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指标(±s)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效果指标(±s)
类别 手术时间(min)住院时间(d)骨折愈合时间(月)对照组(n=40)研究组(n=40)t值P值73.41±15.61 73.63±15.68 0.063 0.950 12.92±3.27 13.13±2.92 0.303 0.763 5.65±1.08 4.02±1.41 5.804 0.000
研究组患者AOFA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
对照组,切口延迟愈合1例,并发症发生率1(2.5%),VAS 评分(4.92±1.16)分;研究组,无并发症,VAS 评分(2.01±3.31)分。并发症发生率组间检验结果 (χ2=2.532,P=0.112),VAS 评分组间检验结果 (t=5.247,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Pilon骨折是因为患者受到高能量暴力引起的软组织受损现象,而依照胫骨远端解剖特性将Pilon骨折分为内柱、后、外等[6]。有学者利用CT对横断面进行扫描后,将Pilon骨折骨折线又细分为前侧分裂、后侧分裂等。
后侧Pilon骨折是由Hanseng提出,是因为垂直暴力或者扭转暴力引起的胫骨远端后关节内骨折现象[7]。后侧Pilon骨折是临床医学中较为常见的症状,距骨后外侧或者后侧半脱位是属于较为常见的类型,换言之,骨折发生可能会有垂直暴力。临床医学中对于后侧Pilon骨折的认知并不清晰,针对后侧Pilon骨折患者治疗措施以及相关的和治疗标准仍然无法统一,存在争议。后侧Pilon骨折患者的手术解剖复位内固定治疗已经有统一方案。医学者依照临床症状联合影像学相关结果表明,后侧Pilon骨折的系统并不能用Laue-Hasnsen的分类有效的解释。目前,针对后侧Pilon骨折还是有争议存在[8]。部分学者认为后侧Pilon骨折属于关节面坍塌,受到垂直暴力的作用,介于宣转星踝关节骨折间。但是有些学者认为后侧Pilon骨折是旋转和垂直暴力一同承受的结果,但是作用效果并不相同,根据分析表明,旋转暴力是较为重要的作用力,垂直暴力属于其次。
目前,针对后侧Pilon骨折手术进行中,入路的操作也有较大的争议,常见的有后外侧、后内侧等。若是给予患者单纯后外侧,能够有效暴露踝骨折和下胫腓联合后韧带,对切口能够有效处理,满足切口的美观性,创口也相对较小,但依旧存在一定的不足,患者骨折块有后内以及后外,在对患者进行软组织剥离操作时会对其机体造成一定创伤,并且骨折线延伸到内踝若是进行复位u,具有一定的困难。根据国外相关资料显示,针对后侧Pilon骨折治疗方案实施后外侧入路解剖复位手术,能够将患者后踝内外侧骨折块尽心复位。有根据报道,后侧Pilon骨折治疗,使用后侧支撑钢板固定措施,较为常用螺钉固定。根据研究结果表明,改良后外侧入路支撑钢板治疗和由前至后空心钉固定术治疗,两种方法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并无较大差异,但骨折愈合时间,前者明显优于后者,由此分析,两种治疗手段进行操作时的复杂程度并没有较大的差异,并且对后侧Pilon骨折患者实施改良后外侧入路支撑钢板术治疗对患者骨折愈合有积极影响。因改良后外侧入路支撑治疗切口于腓骨后侧,不会超过患者腓骨中线或者跟腱,能够较好地使患者骨折端显露,对骨折进行复位,尽可能降低腓肠神经的相应干扰现象,利用支撑钢板对后侧Pilon骨折予以固定操作,使得患者骨折部位有较好的力量进行支撑操作,加速患者骨折愈合。
相关资料指出,关节内骨折患者有关节急性机械心受损、关节出血、关节不稳定等因素,引起患者关节软骨产生退变。由此分析,骨折患者有一定软骨退变的威胁,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该预防力线异常或者过度负荷等情况。改良后外侧入路支撑钢板术能够对患者骨折内部提供较好的固定力,一定程度能够降低患者关节不稳定或者不协调等情况,对骨折愈合有促进作用。国外资料指出,复位程度对患者关节功能有一定影响,后侧Pilon骨折患者在进行首次手术时,若是骨折复位效果不良好等情况,术后一段时间会有明显的疼痛、肿胀情况。因此,手术复位的固定力对复位效果有较好的影响,改良后外侧入路支撑钢板术对诸多不良情况进行了有效的完善。
综上所述,对后侧Pilon骨折患者实施改良后外侧入路支撑钢板治疗,能够提升治疗疗效,改善患者疼痛以及踝关节功能,效果显著,临床医学中值得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