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昊
(河南省直属机关第一门诊部内科,河南 郑州 450003)
肾性高血压(renal hypertension)主要是由于肾实质性病变和肾动脉病变引起的血压升高,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继发性高血压,也是导致终末期肾功能恶化的主要原因。治疗中有效控制血压并保护肾功能是治疗的关键。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ECI)和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是治疗高血压的两类常用药物,二者单独应用的疗效欠佳。目前临床提出ACEI和ARB联合治疗肾性高血压疗法,以增强疗效。为观察ACEI和ARB联合治疗肾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本研究选取我院收治的168例肾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结果如下。
选取我院2015年10月—2017年10月收治的168例肾性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CEI组、ARB组及联合治疗组,各56例。ACEI组男29例,女27例;年龄29~79岁,平均年龄(54.37±6.48)岁;疾病类型:慢性肾小球肾炎22例,慢性间质性肾炎7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15例,糖尿病肾病9例,其他3例。ARB组男26例,女30例;年龄26~76岁,平均年龄(52.13±6.27)岁;疾病类型:慢性肾小球肾炎20例,慢性间质性肾炎8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14例,糖尿病肾病10例,其他4例。联合治疗组男25例,女31例;年龄27~78岁,平均年龄(53.26±6.51)岁;疾病类型:慢性肾小球肾炎21例,慢性间质性肾炎9例,原发性肾病综合征14例,糖尿病肾病8例,其他4例。三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肾性高血压的诊断标准;②24 h尿蛋白≥1.0 g,血清肌酐<265 umol/L;③患者同意接受治疗,自愿在治疗知情书上签字。排除标准:①患急重型、恶性高血压及原发性高血压、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嗜铬细胞瘤等者;②双侧肾动脉狭窄者;③对ACEI和ARB药物过敏者;④合并其他严重疾病者;⑤合并精神障碍患者[1]。
所有患者停止服用其他降压药物2 d,禁烟禁酒,低盐低脂饮食等肾保护措施。ACEI组给予福辛普利(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80197)治疗,20 mg,qd,po;ARB组给予缬沙坦(北京诺华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0217)治疗,160 mg,qd,po;联合治疗组给予福辛普利(10 mg,qd,po)和缬沙坦(80 mg,qd,po)治疗。三组均连续治疗8周[2]。
比较三组治疗前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水平,24 h尿蛋白排泄量(24 hUPE),肾功能指标血肌酐(Scr)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经过8周治疗后,三组SBP、DB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均低于ACEI组、AR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情况比较
治疗后三组24 hUPE、Scr水平较治疗前均降低,且联合治疗组均低于ACEI组及AR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三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及Scr水平比较
ACEI组、ARB组及联合治疗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化发生率分别为10.71%、7.14%、5.36%,三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咳嗽、恶心呕吐、水肿程度对药物的继续使用并无影响。见表3。
表3 三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肾性高血压是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逐渐升高,约占高血压患者的5%~10%。该病发病机理为一方面肾脏疾病使得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水钠潴留,机体血容量增多,心排血量增多,导致血压升高[3];另一方面各种肾脏疾病引起肾血流灌注不足,从而激活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RAAS系统),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增多,兴奋中枢和交感神经,引起血管收缩,外周阻力增加,血压升高[4]。随着病情进展,肾实质遭到破坏,肾髓质细胞生成前列腺素A2(PGA2)、前列腺素E2(PGE2)等扩血管物质减少,血管收缩,阻力增加,使高血压进一步加重。肾脏疾病和高血压互为致病因素,长期的高血压也会加速肾小球硬化,最终造成肾功能恶化。因此有效控制血压和保护肾功能是治疗肾性高血压的关键。ACEI类药和ARB类药是目前临床上常用的降压药物,在治疗肾性高血压疾病时多单独使用,但降压效果并不理想。考虑ACEI和ARB二者联合应用治疗肾性高血压[5]。
ACEI和ARB均是通过抑制RAAS系统活性来起到降压作用,但二者作用机制并不相同。ACEI可抑制缓激肽的降解,保存缓激肽舒张血管降血压的作用,但缓激肽降解减少,易导致咳嗽、血管神经性水肿等不良反应[6]。ACEI可减少尿蛋白的产生,对肾功能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ACEI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血管紧张素转换酶的活性,从而抑制AngⅠ转化为AngⅡ,阻止AngⅡ的生成,
AngⅡ具有缩血管,刺激醛固酮释放增加血容量,升高血压的作用。AngⅡ除了可以通过ACE途径产生外,还可以通过糜蛋白、组织蛋白酶途径等其他途径产生。所以ACEI并不能完全阻断AngⅡ的产生,且AngⅡ水平下降增加了血管紧张素Ⅰ型受体(AT1)受体的敏感性,使得治疗效果并不明显[7]。
ARB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药,是在受体水平阻断RAAS系统。该类药物可阻滞,AT1受体,从而抑制AngⅡ收缩血管及刺激肾上腺释放醛固酮的作用,降低血压。且AT1受体受到阻滞,血浆中肾素反馈性升高,导致血量中AngⅡ浓度增高,可激活AT2受体,促使血管舒张,减轻心脏负担[8]。与ACEI相比,ARB具有作用专一,阻断更完全的特点。并且抑制了糜酶途径,不抑制缓激肽的降解,不良反应少且轻微。
因此从理论上讲,ACEI与ARB联合使用治疗肾性高血压可发挥协同作用,二者优势互补,可有效降压且保护肾功能,可有效避免肾性高血压患者间个体差异导致的疗效不理想的情况。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联合治疗组血压水平、24 hUPE、Scr水平明显低于ACEI组、AR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ACEI药物和ARB药物联合治疗可有效降低肾性高血压患者的血压,保护患者肾功能,且安全有效。
综上所述,ACEI与ARB联合治疗肾性高血压的疗效确切,可显著控制患者血压,保护肾功能,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